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月光鱼”重回小溪里
· 《龙窑》讲述浙东近代山村变革
· 学习畲乐 传承文化
· 国安与泰达面临巨大考验
· 业余比赛专业水准
· 广厦男篮送云南队十一连败
· 火箭队首度遭遇三连败
· 亚洲最大天然滑雪公园
将于15日在长白山开园
· 美国职业棒球再出兴奋剂事件
· 鼓励大众骑车健身
英法筹建跨海峡自行车道
· 《赤壁》(下)首映
火爆杭城
· 上海话告别无字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1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上海话告别无字史
52个写不出的字有书面语
  本报讯 据新闻晚报报道 在上海话里,表示“躲藏”意思的“ya”字怎么写?表示“剩余”的“ting”字怎么写?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大学第二届国际上海方言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多位语言学家对《上海话大词典》进行了审定,以往这些“说得出写不出”的沪语统统有了对应文字,上海话难写的尴尬历史宣告结束。

  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介绍说,此次审定的“写不出的字”共有52个,之前从没有对应书面语。专家将其分为“写不出字的名词”、“打不出的字”、“写不出字的动词”、“写不出字的形容词”和语气助词、拟声词等几大类,而选定的替代字读音和上海话读音基本相近。

  在这批借用字中,“打不出的字”所占比例最大。如表示 “歪斜不稳欲倒”意思的“圮”字;表示“雨雪因风吹如雾散飘进来”的“抨”字;表示“剩余,留”的“挺”字。

  其次为“写不出字的形容词”,如表示“背曲”的“佝”字;表示“倔强”的“艮”字;表示“气喘”的“吭”字。此外,“壮”被用来表示“胖而突出的样子”;“生砰砰”被用来表示 “态度生硬”;“汤汤”被用来表示“被雨完全淋湿的样子”。

  在“写不出本字的动词”中,表示“躲藏”意思的“ya”字被确定为“迓”。

  记者发现,上海话中用来骂好动的人的“活狲”用了“活”字,之所以不用“猢狲”的“猢”字代替,钱乃荣解释说,这两字读音差异较大,用“活”字更为接近它在上海话中的读音。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体育新闻 00005 上海话告别无字史 2009-1-8 48256F32002924A648257537003DD04B[A1-冯颖平≈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