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一堂课有泪也有笑
· 外来工提早返乡
引发孩子转学潮
· 我省农村行动迅速
不让返乡孩子滞留在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外来工提早返乡
引发孩子转学潮

  谈到近段时间农民工提前返乡的子女转学潮,柳青民工子弟学校的语文老师金盛开颇有感触:“近一两个月来,我们学校转学都快有40个学生了,各种原因都有,其中因父母停工而中途转学的学生占到三分之二。”金盛开担任该校教导主任,每个学生办理转学都要经过他的手。

  “上星期五,二(3)班一位谢姓女孩的父亲突然来访。他说自己上班的工厂停工了,得提前回家,要把孩子转学回老家。”因为是自己任课班级的学生,金盛开对此记忆犹新。“小女孩一声不吭,她接过自己的作业本、刚考完还未来得及批改的试卷,跟着父亲离开了。”

  提起这名学生,金盛开有些不舍,他说这是一名成绩不错的学生。

  这段时间里,父母返乡孩子被带回的现象,在当地各所民工子弟学校或多或少存在。义乌廿三里初中一位韦姓同学的爸爸说,他认识的一对夫妻前几天回湖南老家了,孩子留下来由亲戚照看。他认为现在有部分外来建设者对是否带子女回家进退两难。

  居住在北苑街道一间10来个平方米小屋的李莉,是安徽固镇县石湖乡人。8岁的儿子黄习文就是附近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二年级学生。

  李莉告诉记者,她原来在附近的一家饰品厂做穿珠、结链子等手工活,丈夫用拖拉机给建筑工地运送沙石等建筑材料。但是2008年9月以来,丈夫的活有一茬没一茬地干着,李莉基本上找不到手工活。

  “几个星期前,老公就急着要回家。我说孩子刚读到学期的2/3,半途而废对孩子不利。所以决定让孩子读完这个学期再回去。”现在,两口子还一直为了孩子在坚持着。

  13岁的小伟已在义乌待了5个年头,他也是柳青小学的学生。小伟的爸爸申茂贵在义乌做皮包来料加工,妈妈在一个玩具厂上班。

  半个多月前,申茂贵就已接不到订单,这几天更是处于停工状态。小伟的妈妈所在的玩具厂也于昨天“放假”。这几天,小伟没事不敢去打扰父母。“他们烦恼着呢。”小伟说。虽然生意不好做,但为了小伟的学业,申茂贵夫妇俩还是选择了坚守。小伟的妈妈说,丈夫前几天找了份工地的活,自己则继续留在厂里。“在我们身边还有几对类似的家庭,不过我们相信生意马上会好起来。”小伟的妈妈说。夫妇俩还打算2009年把女儿也接到义乌来读书。

  谈到今年部分民工提前返乡并带走子女的现象,柳青学校的政教主任乔家伍老师认为,今年恰逢西方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也遭受了一些影响,出现了工人提前放假的情况。这影响了部分外来建设者的收入,但他们的孩子应该依旧能享受到良好教育。“现在国家对城镇和农村的义务教育实行全免,不必担心孩子辍学。但各地教材的差异,教学进度的快慢,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些影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外来工提早返乡
引发孩子转学潮
2009-1-8 48256F32002924A64825752F000A290B[A1-陈洪标≈B1-庞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