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寻找经济转型中的“口红效应”
· 消费指数下降口红销量大涨
· 中国出口或将受益于“土豆现象”
· 经济寒流下生活必需品有刚性需求
· 危机中把握契机做支鲜艳的口红
· “口红效应”
能否助推文化娱乐消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危机中把握契机做支鲜艳的口红
  不单是更低成本的化妆品直销行业,很多行业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那支口红。

  口红效应是发生在成熟市场的现象,中国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势,就更有了对这种效应带来商机的憧憬。

  全球金融危机让张扬的消费模式归于沉寂。不过,“节俭时代”对于制造商们也并非只有坏消息。节衣缩食的生活让微波炉意外在美国和香港成为明星产品。

  据格兰仕有关人士表示,金融危机爆发后,格兰仕在美国的微波炉销售增长了18%。这个变化即便在格兰仕香港子公司的员工里也十分明显,香港公司的很多白领都放弃了外卖,改带饭盒。美国的情况和香港很像。

  微波炉成了少数得益于金融危机的产品之一。而事实上,金融危机令物美价廉的必需品需求上升,也促使人们的消费心理趋于谨慎,这给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们新的启示。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原本的边缘产品可能会变得热门;买家的订单数量可能减少,或者倾向于下小量的订单以满足短期的需求;买家也比以往更加担心供应商的稳定性和成本压力下产品质量的保证,但明智的制造商只要洞悉买方需求,市场仍旧存在。

  有人因此认为,中国的文化产业亦可趁此机会,做一支鲜艳的“口红”,甚至有学者提供支持的观点说,由电影借“口红效应”推广开去,其他文化娱乐产业也可以从“口红效应”中获益。

  最近,在无锡召开的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上,专家们认为:虽然全球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却是一次机会。他们所说的机会,是指2010年以动漫产业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6%,将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这已经不是第一个有这个目标的城市,或许,“口红效应”会是一个契机,但前提是,成为消费者心仪的那支口红,还必须有足够好看的颜色。

  (本报综合《上海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等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危机中把握契机做支鲜艳的口红 2009-1-8 浙江日报000102009-01-08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