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那时候,城里人会羡慕我们”
· 在创业中求业绩
在创造中求作为
· 送祝福 保平安
· 让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
· 苏浙沪共建危险化学品
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
· 省高院首次聘请咨询专家
· 政府资金铺底
农户出钱入股
· 为村民建挡风遮雨的“港湾”
· 外来工打官司可享受免费保全
· 网上“便民岗” 温暖司机心
· 浙江造轻型飞机试飞成功
· 七万茶厂不抵
一家“立顿”的思考
· 加强信息沟通
开创合作交流新局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七万茶厂不抵
一家“立顿”的思考

朱国良
  新华社近日报道: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由于缺乏品牌效应,七万家中国茶厂在总体实力上竟难敌一家英国立顿,立顿茶业年产值相当于中国茶业年产值的七成。

  中国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茶为国饮”,不仅名茶林立,而且茶叶产量高居世界第一。西湖龙井、普陀佛茶、九华毛峰、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多有声名,时传佳话。但提起世界名茶品牌,让人众口一词、备加推崇的却很少。“与中国茶现状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英国不产茶,但‘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中国茶亟待国际化品牌建设,才能在世界上牛起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如是说。

  七万中国茶厂,不抵一家“立顿”的事例让人深思。茶叶成本高,但价格低廉、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素影响着中国茶的国际形象。目前,中国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平均每公斤仅值2美元左右,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这又一次告诉我们,品牌是一种公信力,也是一种软实力,在发展经济中千万不可小视,对品牌的认识不足,是一种愚昧和落后,落后不仅要挨打,而且有时还会挨宰。所有这些,都是痛楚和苦涩的,是有警示和教训的。

  企业,因品牌而荣耀,城市,因品牌而显赫。发展品牌,固然需要政府的扶持,社会舆论的支持,但更需要自身的坚持,需要自身的创新。在传承特色工艺、特色产品、诚信质量、道德文化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做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坚持做精、做特、做好、做强,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里实现骐骥一跃。

  俗语说:“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梨一筐。”诚然,在食不果腹瓜菜代的年代,光想吃“鲜桃”是不切实际的。但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会甘愿舍弃求发展,坚决摒弃那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经营格局,坚定地走品牌之路,努力实现变创业为创新,变仿造为制造,变贴牌为名牌。要有“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气魄,与科学攀亲,走技术创新之路,敢为人先,敢吃“鲜桃”。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但“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对国际市场,我们要走出去,走得更远,要注重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还要注重惠及子孙后代,影响五洲四海的品牌产品。今天,我们要发展“效益外贸”和“效益农业”,就应该具备“一万只舢舨不及一艘航母”的理念,打掉“土围子”、“小作坊”的做法,去掉“小家子”、“小打闹”的作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从核心技术和产品设计上突破,力争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效益比较高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有朝一日,当我们的高、精、尖的品牌能够向全世界同类产品“叫板”之时,我们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提高其附加值了。那时,我们的腰板就更直更挺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七万茶厂不抵
一家“立顿”的思考
朱国良 2009-1-6 48256F32002924A6482575340009B615[A1-朱国良≈B1-丁ju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