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政治与社会新闻·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传递你的坚强 分享我的快乐
· 家门口可以缴违章罚款
· 附:杭州市51个交通管理服务站名单
· 家电下乡:农民有哪些期盼
· 上海人最爱
搜索生活信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家电下乡:农民有哪些期盼
  记者近期在河北农村调研了解到,“家电下乡”消息传出后,不少农民认为,这是国家出台的一大惠民措施,渴望早日买到“下乡”家电产品。还有农民反映,应增加“家电下乡”种类,其他一些方便群众生活、农民急需实用的家电产品也应列入“下乡”行列。

  既要买得起还要用得起

  河北省藁城市小长安乡里庄村是一个有5000多人的村庄,村民多以种植蔬菜为生。村民张增阳告诉记者,老百姓买家电,国家给贴钱,农民得了实惠,家电企业也能卖出更多产品,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农民买家电,讲究物美价廉,简单实用。村民赵计长介绍,里庄村95%的农户家里已有彩电和手机,但有冰箱和洗衣机的农户只占10%左右,主要是新人结婚时的陪送。日常生活中,电视机和手机使用率比较高,但由于总体生活水平较低,加上买肉买菜比较方便,在很多人家,冰箱用来盛放碗筷、饼子和剩饭,成了“碗橱”。

  衡水市郑家河沿镇魏庄村党支部书记闫酉起对记者说,国家政策补贴能提高农民购买家电积极性,但对总体消费水平较低的农村群众来说,买得起还要用得起、用得方便。

  魏庄村有194户730人,人均1.4亩地,去年人均收入4700元左右,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

  闫酉起解释,“用得起”要考虑电价成本。以魏庄村为例,一度电0.53元。按一天耗一度电计算,一台冰箱一年得花190元电费。对于城市消费者来说,冰箱是一件普通家电,但在农村,许多人家考虑到电费高,不舍得用,二是需要冷存食物不多,往往闲置下来。

  “下乡”家电种类再多一点

  郑家河沿镇副镇长缴长宁对记者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农村很有市场潜力。但从当前消费需求状况分析,洗衣机、热水器、电动自行车是老百姓比较急需的产品。缴长宁建议,拓宽“下乡”家电种类,将电动自行车等家电列入补贴范围。

  郑家河沿镇有64个村庄,全镇仅七八个浴池,有的并不是随时开业。村民们要么不洗澡,要洗澡就得到县城去。一些村民反映,夏天洗澡可以在自家院子里冲凉。到了冬天常常只能“忍”着。其实如今自来水普及率已经比较高,如果将太阳能热水器纳入政策补助,村民一次投入可长期使用,将极大方便农民生活。

  售后服务要跟上

  在各方面关注下,如今的农村不再是假冒伪劣产品的终端消费市场。但在商品售后服务方面,一些基层干部反映,不少厂商存在“重销售、轻服务”的习惯,农村市场售后服务主要靠特约维修来解决,而厂商又缺乏对农村特约维修门店相关人员培训,使农村售后服务水平、素质与城市有差距,长此以往会挫伤农民消费信心。

  随着家电在农村普及,用电量增加和农村电网负荷大、变压器容量小的矛盾逐步显现。促进“家电下乡”,除了家电生产厂家负有责任,电力等方面服务也要跟得上:电网、电价会影响家电使用,手机信号覆盖质量则直接影响到农村用户使用效果和手机在农村的销量。

  保定市易县梁格庄镇娄亭村是一个山区村。村支书曹生说,国家列出的家电下乡产品在山区和落后平原地区农村都比较实用,但山区手机信号不好,通话质量不行,不少地方还没有接通有线电视线路,买了彩电也收不到几个台,眼下亟需解决这类问题。

  另外,记者调查发现,家电使用率较高季节,往往会出现线路跳闸断电情况,主要原因是电网负荷不够。

  考虑不同地区消费需求

  保定市白沟镇是一个比较富裕的乡镇,全镇33个村街、13万人,人均收入9200元。白沟镇镇长罗利说,“家电下乡”应考虑不同农村地区消费者需求,适当增加下乡产品种类。

  罗利认为,首先,在白沟镇这样的平原地区,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家电产品基本普及,农户对电脑等高端产品需求较大;在中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和山区,农民消费水平低,可考虑选择那些地区老百姓欢迎的家电产品下乡。

  其次应督促销售企业将售后服务网点延伸到农村。在偏远地区,农户家的电器一旦出现问题,要跑几十里乃至上百里去维修,有的家电可能就因为一点小故障而闲置报废。

  第三,不仅应对家电下乡试点中标企业加强管理,还应对整个家电市场加强规范管理,彻底堵住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媒体点击 00011 家电下乡:农民有哪些期盼 2009-1-6 浙江日报000112009-01-0600021;浙江日报000112009-01-0600022;浙江日报000112009-01-0600023;浙江日报000112009-01-0600024;浙江日报000112009-01-06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