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颠覆传统规则的全民娱乐
“山寨现象”从经济到文化遍地开花
· 老百姓自己演自己的节目
“山寨版春晚”面向草根平民
· 人人都可以“山寨”
民间文化中也有创新的力量
· 山寨春晚拿什么叫板
· 山寨背后的民间智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山寨春晚拿什么叫板
  财力物力充足的央视春晚面前,一个民间发起的草台班子凭什么“叫板”?老孟说,山寨春晚与央视春晚最大的区别,是它会让大家觉得很“亲切”。“亲切”两个字,正点在央视春晚的死穴上。这些年,“阳春白雪”的央视春晚尽管用层出不穷的高科技手段制作得豪华炫目,却让观众感觉越来越乏善可陈。近日,一项关于“最受观众喜爱的春晚节目”的调查中,排在前十名的节目还是《乡恋》、《难忘今宵》、《宇宙牌香烟》……没有一个是近十年创作的。第一代春晚导演黄一鹤感慨,如今的春晚少了感情,缺了魂儿。

  央视春晚和老百姓拉远了距离,“下里巴人”的山寨春晚带着群众智慧的精神气质应运而生。不久前名门痞女洪晃还客串了一把“名誉导演”,建议干脆就把央视春晚节目一个个都恶搞了,大家肯定爱看。老孟说,发起山寨春晚的初衷是打破央视垄断,是对民间文化艺术力量的一种展示与释放。

  从山寨机到山寨明星,“山寨”从原来的商业产品范畴逐渐扩展到诸多方面,略带巧合的雷同,刻意模仿的恶搞,只要内容带有一定娱乐元素,都会被放到网上,冠以“山寨”之名,而网友的回复也大都是“太山寨了”、“很雷人”等特色鲜明的网络形容词。显然,山寨行为进入娱乐领地,评价也从毁誉参半扭转成万人皆欢。因为山寨自娱自乐的精神气质能带给人们独特的快乐,又不必担负损失。山寨手机可能有质量隐患,机主个人安全堪忧,但山寨娱乐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多的谈资和快乐。

  山寨春晚以反垄断战士的姿态出现,但它既不在电视台播出,也就和央视不在一个较量平台上,何来“叫板”,山寨春晚的本质是草根娱乐,是拿央视春晚开涮。山寨人自语:凡是山寨版,都是穷急火燎的人搞的。这个“穷”,不是贫穷的“穷”,而是山穷水尽的“穷”。没有平台,没有机会,没有资格,没有资源,一肚子才能无处发泄,所以只好因陋就简,比照着那个最牛的来PK。山寨版表面上似在模仿,其实骨子里是创新,而且是双重创新:首先,是创新平台,其次是创新产品。

  不过,一旦超越了自娱自乐的范畴,山寨又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就像当年胡戈恶搞《无极》,娱乐人民,一时风头无二。按现在的定义,胡戈自然是山寨娱乐的旗手,然而,一年后,他再也没能以有影响力的作品堂而皇之地进入公众视野。和山寨产品一样,山寨娱乐也是昙花一现,噱头大于实质,只有当山寨春晚也像央视春晚一样,连续办上20年,不然何谈“叫板”?

  (据《北京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山寨春晚拿什么叫板 2009-1-6 浙江日报000102009-01-06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