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顺
浙南边陲的
生态明珠
【前言】
发挥生态优势
推进后发崛起
泰顺位于浙南边陲,全县总面积1762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306个村居,总人口36万。
生态环境“优”。泰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境内“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覆盖率达74.9%,是一个山清、水秀、景美、空气好的休闲旅游胜地。2005年、2006年的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泰顺名列全省第一。
自然资源“富”。泰顺是中国农村小水电之乡,地表水资源21.4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达40万千瓦;旅游资源单体总数295个、聚合区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岩岭被称为“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省级风景名胜区承天氡泉水温高、矿度低且保健功效好;叶蜡石、辉绿岩储量大,其中盛产叶蜡石矿的龟湖镇号称“世界蜡都”;作为中国茶叶之乡,茶叶品质优良,“三杯香”茶被列为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
传统文化“浓”。泰顺是著名的廊桥之乡,宋至明清时期遗存的古桥有80座,其中15座古廊桥和“仕水碇步”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药发木偶”、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顺畲族文化被确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试点县,泰顺木偶戏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革命历史“久”。1935年4月刘英、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进入泰顺,并在九峰乡白柯湾成立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1988年泰顺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县”。
改革开放3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奋发图强,泰顺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经了经济发展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外出谋生到创业创新演变、从社会事业严重滞后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变迁、人民生活水平从不足温饱向基本实现小康跨越的“四变”。从“走生态之路,做特色文章,兴绿色产业,求民富县强”之路,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战略的全面实施,再到生态屏障、生态产业、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生态建设模式构筑,泰顺生态文明之路越走越宽。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0.4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1.47%;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0.028亿元增加到2007年2.71亿元,增长了96.8倍,年均增长17.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是1984年的15.2倍,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正在浙南边陲闪烁。
【创业创新 生态产业蒸蒸日上】
泰顺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改革开放以来,泰顺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良好生态环境,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之路,创业富民、创新强县,生态产业蒸蒸日上,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形成了有机茶叶、高山蔬菜、竹笋两用林、食草型动物四大主导产业,建成特色农业基地45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2万亩。200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99亿元,是1978年的18.7倍。生态工业不断壮大。建成彭月、交洋等产业发展基地,形成了绿色食品加工、竹木制品加工、水电开发、矿产加工等四大传统行业,涌现出玩具制造、机械制造、橡胶塑料制品等新兴行业。2007年泰顺工业总产值达到19.03亿元,是1978年的192倍,年均增长19.2%。生态旅游业迅速发展。建设观光飞云湖、沐浴氡泉水、重走红军路、探密乌岩岭、梦圆古廊桥“五条黄金”旅游线路,形成了氡泉、乌岩岭、廊桥三大旅游品牌,2007年共接待游客5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同时,随着三大旅游品牌逐步打响,氡泉旅游文化休闲中心、温州氡泉大峡谷古堡乐园等一批旅游项目成功落户并加快建设,廊桥文化园和乌岩岭生态旅游区稳步推进,泰顺正迅速成为浙南生态休闲旅游之胜地。
承天氡泉一景
碇步
廊桥
泰顺是典型的集山区、边区、老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是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战略源地。经过30年的探索、实践、改革和发展,泰顺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从封闭型泰顺经济向开放型泰顺人经济互动,农民创业从自主谋生向创业创新演变,社会事业从严重滞后向协调发展迈进,人民生活水平从不足温饱向总体小康跨越,开创了富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
回顾泰顺改革开放30年,坚持走“生态立县”之路是最成功的实践。我们从“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大县”,到建设“生态小康县”,再到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战略,扎实推进“生态泰顺、小康泰顺、和谐泰顺”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3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适合泰顺实际的发展思路,并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泰顺的各项事业发展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适合泰顺实际的生态发展之路,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3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泰顺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泰顺后发崛起的必由之路。只有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动力支持,泰顺的各项事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努力在更大的范围利用资源,在更宽的领域发展自己。我们必须坚持把上级精神和泰顺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落后观念,以新理念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以新思路推动发展、实现跨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创业精神,一笔笔绘就新蓝图,一步步实现新飞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在激发民智、用好民力,解决民生、造福百姓上下更大的气力,花更多的功夫。
30年励精图治,30年继往开来。当前,泰顺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迎来了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将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继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践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坚持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家园、生态文化”建设,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人文优势,创新发展思路、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为中共泰顺县委书记)
□ 陈浩
【同心同力 生态家园日新月异】
30年前,“脏、乱、差、边、穷”是泰顺城乡落后面貌真实写照,“散、小”是乡镇主要特点。30年来,泰顺历届县委、县政府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力,发扬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精神,坚持基础优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家园日新月异。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面实施了县乡村公路畅通、硬化工程,特别是52省道改建工程完成,新58省道建成通车,乡乡通公路、村村通车目标的实现,全县公路密度达109.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实现“到杭州5小时、到温州2小时、到乡镇1小时”交通蓝图。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泰顺的城镇也正日益变大、变美。撤区扩镇并乡和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完成,下山移民工程深入实施,特别是新城区建设快速推进,拓宽了县城发展空间,加快了“小县大城关、小乡大集镇”的山区城镇化进程,现已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县城新城区拓展至15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人口由1978年约1.2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5.2万人。大力开展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的三级联创和社区建设行动,整合“千百工程”、生态村、文明村等建设资源,统筹推进整治村、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及城乡和谐社区创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市级生态乡镇创建率、整治村创建率均超过50%。如今泰顺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景美,是温州乃至浙江宜居宜游的好地方。
泰顺30年大事记
1978年,国务院批准泰顺县为全国一百个年产2500吨的茶叶基地县。
1980年8月,泰顺被列为全国林业基地县之一。
1985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1986年9月,泰顺茶厂生产的天坛牌特级珍眉,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25届世界优质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
1988年5月,省人民政府批准泰顺为革命老根据地县。
1991年6月,团中央确定泰顺为全国一百个“希望工程”实施县之一。11月7日,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纪念碑在九峰乡白柯湾落成。
1992年5月,泰顺实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9个区建制,原60个乡镇并为38个乡镇。
1993年3月,浙西南长途光缆温州——泰顺段开通,泰顺长途传输实现数字化。
1994年1月,泰顺县获得浙江省唯一的县级全国希望工程建设奖。
1996年7月,泰顺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
1997年2月,国家环保局批准泰顺县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第二批试点地区。
1998年1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泰顺脱贫。11月,全县536个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
2002年3月,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专家组考评验收,泰顺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誉称号。
2003年3月,52省道改建工程完成通车,泰顺到杭州从原来的12小时缩至5个小时,泰顺纳入杭州“五小时交通圈”。
2004年1月,泰顺举行数字电视试播仪式。以泰顺廊桥为代表的浙南木拱廊桥,作为浙江省六个申遗项目之一,正式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了申报。
2005年7月,泰顺县顺利通过全国农村水电电气化县验收。
2006年12月,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浙江以生态环境列全国最优。泰顺县生态环境全省第一。
2007年3月,泰顺一年一度的“百家宴”规模创全省之最。7月,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入选“温州十大避暑胜地”。
2007年12月,新58省道正式通车,泰顺纳入温州“两小时交通圈”。
新58省道
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泰顺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根本目标,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不断推进社会保障、科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残疾人等事业繁荣进步,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县人民。改革开放30年来,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覆盖城乡的义务教育体系全面建立。2007年,三残儿童入学率99.3%;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8%,在校生巩固率分别为100%、99.4%。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个,省推荐国家级保护名录1个、省级保护名录6个、市级保护名录6个、县级保护名录8个。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农民健康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县有编制病床数444张,实际开放332张,比1978年增长61.5%。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和城市低保等社会保障核心制度基本建立,到2007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2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7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9824人。
有机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