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资讯
3  4  
PDF 版
· 行进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行进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
——对话萧山航民村党委书记、航民集团董事长朱重庆
  航民村景

  ——对话萧山航民村党委书记、航民集团董事长朱重庆

  行进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

  浙江航民集团是航民村控股的村级企业集团。

  航民村地处风景秀丽的钱塘江南岸,位于杭州市萧山东部,距沪杭甬高速公路瓜沥出口处1公里、萧山国际机场10公里。全村现占地2平方公里、340户、1081人,可耕土地800亩、山林200亩、精养鱼塘126亩。1979年,以6万元农业积累开始创办工业企业。随着村级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1997年8月,组建了浙江航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现有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21家,拥有总资产30亿元,职工1.2万人。集团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8月成功上市。

  二十余年来,航民围绕“做强主导行业,开拓新兴产业,优化体制创新,推进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不断向高起点、多元化、外向型拓展。目前,全公司形成了以纺织、印染、热电、染料、建材、冶炼、饰品等行业为主体的多门类工业体系;以宾馆、商场、房地产业和金融投资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布局;以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产相配套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2008年,全公司可实现销售产值50.3亿元,利润2.2亿元,上交国家税收1.9亿元,在全国村级经济中居领先地位。

  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步伐。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村庄建设达到了城镇化水平,率先跨入了全国富裕村行列。

  航民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既坚持共同富裕,又不搞平均主义,实现了“全村没有困难户,家家都是富裕户”的目标,营造了一个“充分就业+按劳、按资分配+社会福利”的和谐新农村。

  “航民”的三个文明建设,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浙江省“文明村”、“模范集体”、“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首届魅力新农村”和全国“村镇建设文明村”、“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十大特色村”、“中国经济十强村”等称号。集团党委二度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视察,更激励了航民的奋发进取精神。

  展望未来,航民将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富裕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而努力。

  航民村——一个充满传奇的村庄。它凭借改革之力摆脱了贫困落后,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典,以“浙江首富村”闻名遐迩。

  航民集团——一个不断演绎着精彩的村企集团。它以宽广的视野和独特的思路壮大自己,以强壮的实体活跃在资本市场。

  “航民”,三十年来,它始终和着改革开放的节拍,稳健而快速地前进。今天,它犹如一艘巨轮,正乘风破浪地行进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引来无数同行敬佩的目光。

  然而,“航民”的掌舵人——航民村党委书记、航民集团董事长朱重庆,做事踏实,处事低调,尽管是位名人,但很少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盛典中,他终于在企业同行和省市媒体的期待中,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海啸”中我们没有偏离“航向”

  问:朱董事长,每当经济发生重大转折的关头,人们总习惯于把目光投向著名的企业集团。在今日的金融海啸中,航民这艘“巨轮”有没有受到影响?

  朱重庆董事长(以下简称“朱”):海啸来了,“船”颠簸几下总是难免的,但我们感到波动不大,特别是没有偏离“航向”,也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航向。相反,在这次“海啸”中,我们更体会到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只有把住这个正确的“航向”,“航民”才能破浪前进。这里我先报几个数据:今年,我们可实现50.3亿元的工业产值,可上缴1.9亿元的税收,这两项同比增加10%左右;利润也有2.22亿元,比去年增长3%。当然,这同我们原来的设想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利润这一块。

  “好”字当头,安全比速度更重要

  问:这已是相当了不起的业绩!请问朱董事长,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吗?

  朱:我们航民的领导班子做事向来比较谨慎,有多少力量就办多少事,从航民的实际情况出发,看准投向,提高投效,不搞超越自己能力的投资,因而没有出现过大的投资失误。我们的这种谨慎,并不是胆小,而是出于一种责任。航民集团作为航民村控股的企业集团,一直来都坚持集体经济的体制,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因而领导班子在决策时必须认真细致地考虑1000多位村民和12000多位外来务工者的利益。其中,航民股份公司又作为上市公司,更要考虑投资者、股东、股民的利益。企业搞不好,我赔点钱不要紧,但广大村民、广大职工怎么办?广大投资者怎么办?这份责任的分量是非常之重的。因此我们办事总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郑重谨慎,总是把做“好”放在第一位,从不与别人“别苗头”、比名次。有一位著名企业家说得好,企业运营的安全比速度更重要。

  早在1982年,“航民”的盈利就达到了100万元,航民村也因此成了当时萧山县第一个“百万富翁”村。但当时我们也没有陶醉,“焰火固然美丽,却只能耀眼一时”,我们更希望“航民”的发展能够细水长流,日积月累。村民和企业职工也都能认同这样的理念。现在也有些人胆子很“大”,可以胜当“英雄”,败就走人,这其实是一种赌博心理。

  我们总是提醒自己,办企业虽然要获得利润,但不能贪婪;要抓机遇,但不是投机。有些项目,开始利润很高,我们也很感兴趣,但要不要上,需要正确分析,往往利润高的项目,上的人很多,一旦大家投产,产品就过剩,利润就下来,甚至马上亏损,所以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项目,我们不敢上,虽然发展慢一些,但群众也能接受。

  传统产业要做得精细、时尚、创新

  问:刚才您说“颠簸”了一下,那么企业在经受了“颠簸”之后,又如何保持“船”的平衡呢?

  朱: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风吹浪打,好在我们“航民”一直以来都能在出现“颠簸”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将影响减到最低程度。今年的金融海啸对于我们传统制造业的冲击是相当大的,这个产业还要不要做,怎么做?之前我们就进行过多次认真的思考。我们认为,“传统”之所以能“传”下来,那是因为它是经过历史的洗刷之后保留下来的比较有生命力的东西,既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更是群众需求的积淀。纺织印染是我们萧绍地区的传统产业,不管你科技怎么发达,毕竟每个人都是要穿衣服的,因此这个行业是每个时代所必需的,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做得精细,做得时尚,做得创新。而我们“航民”在创新产品上总能比别人快一步,新产品的研发一般需要3~6个月左右,推出新产品的周期平均在一年左右,能够保证“一年一新”。往往市面上同类产品一多,价格就下来,利润就很小了,就必须换上新的产品去打市场。

  “航民”的产品65%是内销,35%是通过外贸公司出口的,今年出口这一块受冲击比较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内销上,主要就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多加工些诸如高级衬衫布、混纺布等加工费相对高的布类。由于我们的印染质量高、品种新,今年我们的印染加工费就提升了10%。所以从总体产值上来看,我们反而比去年多了五个亿左右。

  当然,重点在内销,不是放弃出口。你看,今天上午又有日本客商找上门来,与我们进行洽谈。除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我们还将发展的触角延伸到了服务业,宾馆、商场和商业一条街等项目,也能给我们带来不少收益。

  “走出去”不只是到境外去,国内的市场也大得很。从1987年开始,广东、辽宁、山东、河南都有“航民”人在当地市场活跃、发展的身影,最近,我们在河南郑州的一个企业也要开工了。当然,一些高科技的项目我们也在考虑,但必须是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在投入上我们能承受的,因为这些项目特别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撑。

  吸引人才要靠“人性化”

  问:确实,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在“航民”职工中,外来员工是本村员工的近20倍,那么“航民”是怎样吸引人才的呢?

  朱:在我们“航民”,有这么一句话:“以灵活的机制培养人,以真挚的情感关怀人,以美好的事业激励人,以远大的目标凝聚人。”在企业中,竭力营造一种“人人讲贡献、各个负责任”的氛围,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我们主张不拘一格用人才,凡在各个岗位上都能“派得上用场”的是真人才。办厂之初我们比较倾向于招实用型的人才,我们曾聘请过乡长来当村长,让村长来当厂长,他们管得非常出色,为发展“航民”做出了贡献。

  虽然我们是村办企业,但正如你所说,我们绝大多数员工都不是本村人,但是他们和村民之间已建立起一种融洽的关系,1万多名外来职工把“航民”当作第二故乡,许多人被评为先进。我们也竭力为他们创造一种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我们一线工人的月薪平均能达到1800元左右。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我们为他们的“安居”也做了大量工作,为他们准备了夫妻房、四人集体宿舍、套房等不同类型的房子,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提供相应的住房。像中层管理人员就能按成本价买70~90平方米的套房,如果你在“航民”工作到退休,这套房子就归你了。如果有职工买了房子中途离开了,我们就会将房款悉数退回。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位在航民工作过的印染专家,他原是上海人,却一直在这里干到了73岁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老人家说他就是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大家在一起特别开心。如今,我们“航民”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中级职称以上的员工已有520多人。

  和谐,是人人皆大欢喜

  问:有人曾这样形容航民村:“小孩读书报学费,老人发放养老金,农副产品凭票领,用电用水有补贴,家家户户住别墅,生活超过城里人”,真的是这样吗?

  朱:是真的!这几句话是对航民村百姓生活的概括,比较贴切。你也可到村里走走,与村民聊聊。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一直都将它放在突出位置。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航民村的建设可以说已达到了城镇化水平。文化、教育、卫生及各项福利事业日趋完善:全村从幼儿园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上大学享受奖学金;统一实行村民、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其实从1985年开始我们村里就已经发放养老金了,现在每个月村里的老人们都能拿到350元养老补贴;企业退休的每月平均650元,村民、职工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进村入户。我认为,和谐社会就是男女老少皆大欢喜,家家户户都较富裕。

  村里企业效益好了,村民的收入也就高了。去年全村341户居民,人均收入2万元,还不含股金分红。1081个村民,从1992年开始就住进了自建别墅。2000年开始,村里又建了一批别墅以较低价格卖给个人,平均每幢都有320平方米,水管电线都装好。当时规定谁家要买新房子,就必须把自己的老房拆掉,村里每户配套资金需要八万元,村民相当乐意。此外,我们还先后投资1800万元,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文化设施,影剧院、图书馆、阅览室、游泳馆、歌舞厅、篮球场、老年活动室等一应俱全。

  人与自然也要皆大欢喜

  问:印染作为航民集团的主业,在给“航民”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少污染。那么你们又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呢?

  朱:毫无疑问,环境保护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建厂初期我们走了先发展后治理的路,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训。当时有一个染料化工厂污染比较严重,我们认为这种钱不能赚,后来搬迁我们也不扩产,但其他地方靠这个项目赚了很多钱,有人认为我们不搞有点可惜,我说,不可惜!青山绿水是用千金万银买不来的。

  如今我们已经在努力实践先治理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近些年用于环境治理的在硬件上的投入就达到两亿八千万元,而在运转费上的投入每年都超过4000万元,明年预计要达到5000万元。在节能减排的号召下,我们热电厂今年的用煤量减少了18万吨,治污投入达到了600万元,虽然增加了成本,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觉得是非常值得的。经济的发展是不应该让生态环境来买单的。

  此外,我们还建造了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现在印染厂的冷却水回收率达到了100%,清洗水已经有30%通过过滤回收达到了再利用的标准,明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0%。我们还拆除了分散在各厂的小锅炉,关停了水泥厂立窑。曾经是“经济繁荣”象征的40多支烟囱早已被我们拆除,现在的10支烟囱,都含有水磨除尘、脱硫、除烟等现代化治污功能。我们还准备搬迁改造一些企业,“腾笼换鸟”,来发展高层次的产业,提升产业层次。

  保护环境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人要皆大欢喜,自然环境、人与自然之间也要皆大欢喜,这才是科学发展,才是和谐社会!

  □ 张晨

  村民别墅

  幼儿园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0 行进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 2008-12-29 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10;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11;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12;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13;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14;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16;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17;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19;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21;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22;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24;浙江日报000102008-12-29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