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保增长 抓转型 重民生 促稳定
· 亿元转贷资金帮企业渡难关
· 放飞理想
· 浙江在线10岁了
· “就业援助”帮困难户圆工作梦
· 用镜头展示辉煌
· 一个展览,浓缩三十年变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展览,浓缩三十年变迁
——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图片展综述
本报记者 刘 慧
  岁末,参观由省委主办、省委宣传部承办的“潮涌钱江——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展览自本月19日开幕以来,短短7天,有6万多干部群众涌入展厅,在一组组精彩纷呈的航拍镜头、一件件珍贵的物品、一张张精彩的照片面前,喜看浙江大地30年的沧桑巨变,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鼓起攻坚克难迎接新挑战的信心。

  展览因百姓的参与而栩栩如生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因为它众多的展品,是许多普通老百姓保存并捐献的。

  30年,浙江热土潮起潮涌,我们一同经历时代的飞跃,感受人生的变迁;30年,历史的记忆融化成生活的点点滴滴,被你我他小心翼翼地珍藏。

  也许改变我们一生命运的那份准考证还静静地藏在书本的一页中;也许我们精心准备了很久的新婚呢制服和结婚礼品还实实地压在箱底;也许倾注多年积蓄购买的“三洋”录音机或黑白电视机仍被我们精心收藏……只要能勾起我们对30年变迁感叹的一纸、一图、一影、一物,也一定会引起所有浙江人的共鸣。

  今年8月,当省委宣传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组委会向全省发出“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和实物启事”后,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百姓的支持。人们纷纷翻箱倒柜,挖掘记忆的“深井”,将自己珍藏的最有纪念意义的收藏和回忆贡献出来。短短1个月里,组委会共收到了6万多件图片、文字和实物材料。

  一串串珍贵的记忆碎片,在勤劳、智慧的浙江人手中拼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因大众的珍藏与参与变得栩栩如生。

  12月19日,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潮涌钱江——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在浙江世贸国际展览中心1号馆隆重开幕。连日来,从领导到百姓,从地方到部队,从机关到学校,从省内到省外,各界观众纷至沓来,在大红地毯铺就的展馆里细细品味,追忆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时光。7天内,6万多名观众在530余幅图片和近200件实物中,体会中央和省委领导的“关怀·决策”,在“大突破:敢为人先”、“大发展:走在前列”、“大变化:迈向小康”中寻找感动。直到今天下午5时许,展览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展厅里的观众依然络绎不绝。

  一个图片展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流连忘返?“因为这里记录着我们人生中最美好、最艰难、最值得骄傲的岁月!”老知青陈建杭如是说。(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就像那台老式黑白电视机,那架蒙着一块披巾的缝纫机,曾经是我们生活中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可不知何时悄悄消失了,此时却蓦然出现在这个展厅里。它让我们每个人都会想到,原来今天习以为常的生活和过去是多么的不同!

  一个展览就是一部

  生动的历史画卷

  “短短一圈,看尽30年历程。”这是一位观众留下的观后感言。

  走进这个图片展,就像走进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这个以图片、实物、视频相结合的展览,直观地再现了改革开放30年间,浙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创造的奇迹。

  展览中,许多观众都要好奇地在一张普通介绍信前瞄上一眼。介绍信上写着——

  “新疆乌鲁木齐:兹介绍徐蒙新同志等一人前来你处联系缝纫,请予接洽为荷。东阳县吴宁镇个体工商户联合会。1983年8月10日。”

  这张介绍信四角已经卷损,纸面也污迹斑斑,徐蒙新却一直珍藏着。因为这个展览,这位东阳农民把自己收藏的车票、住宿票、税务单一起拿了出来,这些构成了改革开放之初浙江商人走南闯北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生动写照。

  1987年的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揭开了浙江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幕。勤劳、勇敢、智慧的浙江人民冲破樊篱,敢为天下先,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最强音。

  在展览中,人们为浙江人创下的无数个第一而深感自豪——

  1986年10月5日,苍南县桥墩门啤酒厂股东大会通过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成为全国第一个股份合作制章程;1986年10月23日,黄岩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合股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成为全国关于股份合作企业的第一个系统的“红头文件”;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第一次提出“温州模式”,“温州模式”开始引发全国关注;1984年,率先富裕起来的温州苍南县农民,自己掏钱造出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伴随着一个个的改革创新之举,展示浙江人往昔创业艰辛的图片,也引来观众无限感叹——

  上世纪70年代末,浙江的一批农民走出村子,开始了最初的远行。当时,修鞋匠、理发师、弹棉花匠、建筑工、五金匠、豆腐嫂……几十万浙江人在全国各地走街串巷、艰苦创业。展厅里,一组组历经风吹日晒、破旧泛黄的“弹棉花”、“货郎担”、“养蜂人”的老照片,记录着“既当老板,又兼销售”、“能乘飞机,能睡地铺”的浙江人走过的创业之路。出差来杭的青海观众李河西边看边感叹:浙江人真是能吃苦啊!

  许多观众在展览的留言墙上表达心声:只要我们拿出浙江人当年“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有什么难关不能过?

  30年变迁老百姓感受最深

  对普通观众来说,展览中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反映老百姓生活变迁的展示。

  在展厅二楼,浙江日报老记者徐永辉30年跟踪拍摄的“钱塘人家三搬家”组照,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这些照片显示:在离钱塘江不远的一个小村庄,农民汪水灿三代人,以前住的是茅草屋;1978年开始,汪水灿开展多种经营,种田、当漆匠、开小作坊,在1980年造起了3间平房;1987年,随着收入的增长,平房被改造成庭院式的楼房;2007年,汪水灿的儿子在县城临平镇买了新公寓楼,一家人过上了新的生活。

  这组照片在观众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这样的变化家家都有啊!展出的图片上有这样的记录:30年来,浙江城市居民收入涨了61倍,农村居民收入涨了50倍。

  30年的变迁老百姓感受最深。吃、穿、住、行,哪一件没有发生深刻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的老式拨号盘式电话机,到新式的数字可视电话;从又大又厚的数字寻呼机,到纤小轻薄的手机,杭州采荷社区的张利民在展品前感叹不已:“1985年,我家第一次装了电话,那时街坊邻居都来瞧新鲜。现在,我手机都换了不知道几个了。这中间也就20多年,变化实在太大了。”

  从“改造前的温州市人民路”回到眼前的“西湖大道”的对比照,带着从欧洲回来的儿子一起看展览的向红英感慨万千:都说温州人有钱,可是20年前的温州,真的连路都是破烂不堪的。哪像现在马路越建越宽,路网越来越密,代步车辆越来越高档。

  不只是经济上的变化,还有文化的变化。

  从一楼展厅漫步二楼展台,人们就如同穿梭在浙江的文化长廊: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处处可以听到文化建设新跨越的激昂旋律,随处可以读到文化产业勃兴的壮美诗行——

  从1987年1月,杭州新华书店书展开幕,近万读者涌入大厅争购,到眼下博库书城遍及全省各地;从2006年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到我省已与世界10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交流关系;从横店影视拍摄基地开业,到杭州动漫产业基地崛起;从彩色的“京杭大运河”、“泰顺廊桥”、“温岭大奏鼓”、“舟山渔民画”,到国家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入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还有道德楷模李学生、刘霆、陈金水、王法金、刘玲英、毛泽平,劳动模范叶中央、傅企平、苏纪兰、孔胜东、陈立虎……其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呵!

  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场景与画面,令观众心潮激荡。“浙江30年的变化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不看不知道,新旧对比吓一跳”“虽不曾经历,我们也能感受”……4000多条朴实真诚的留言,既是对展览成功的回报,更是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赞美。

  30年一曲交响,改变了中国命运;30年一段史诗,激励着新的征程。

  走出展厅,人们心里充满憧憬:等到下一个30年冬去春来之时,浙江大地会是怎样的繁花似锦!

  (本报杭州12月25日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一个展览,浓缩三十年变迁 本报记者 刘 慧 2008-12-26 48256F32002924A64825752A0004FDAB[A1-刘慧≈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