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于无声处》:全国一亿人曾看过
· 宁波与日本
的石刻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于无声处》:全国一亿人曾看过
■本报记者 竺大文
  30年前,每个城市都在上演《于无声处》。

  最多的时候,全国有2700多个剧团同时排演。大概一亿人走进剧场看了这出戏。时至今日,《于无声处》仍然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团体最多、观众人次最多”的一部戏。而且,这个记录很难再被打破了。

  上个周末,新排的《于无声处》在杭州剧院上演。让我们回到30年前,去触摸那已经变得陌生的故事。

  一出戏和一个时代

  1978年,一股暖流开始涌动。

  当时,在这篇报道里将要出现的十多位人物彼此大都不认识,但都在忙着同一件事,排演一出名叫《于无声处》的话剧。30年之后,他们仍然认为,那是他们终身难以忘怀的经历,甚至是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刻。

  周贤珍,这位“文革”前浙江话剧团的当家花旦,1978年已人到中年。在演艺生涯被中断了差不多10年之后,在这出戏里,之前大多饰演青春少女的她扮演了一位老革命、一位母亲。她对这出戏,对当时的气氛都记忆犹新。

  她说,那是一个大家都意识到变化即将来临的时刻,又很少有戏看,这么一出说出大家心声的话剧,一下子就轰动了。杭州剧院刚建成不久,当时,这个剧场在大家看来是很庞大了,照样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甚至有一种说法,杭州的黄牛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的。

  周贤珍说,演员要体验角色啦,接近角色啦,有时这个过程是很困难,很漫长的。比如,她演过《曙光照耀莫斯科》的桑尼亚,要去体会那种异国情调;她也演过《日出》中的陈白露,要去领悟旧社会交际花的心态,这些都会非常耗费功夫。

  但《于无声处》,他们拿起本子就排,却一点不觉得吃力,因为这个戏里的角色都是周围活生生的人物,很容易发生共鸣,许多台词就像是平常听到过的,自己想说的。

  周贤珍说,她虽然不是话剧里扮演的梅林那样的老干部,但在她的经历中,这些事情都是很熟悉的,“文革”怎么开始,她熟悉的领导怎么被批斗,连自己也成了被批判的业务尖子。还有总理去世的时候,大家怎么悲伤,悼念,都历历在目,可以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了。

  同台演出的常学仁也深有同感。他在剧中演何是非,一个为了往上爬,什么都可以出卖的角色。他说,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没见过。这样的戏,一下子触到了大家最敏感的神经,把大家埋藏多年的情绪都爆发出来了。常学仁说,在杭州剧院,他们一天要演两场,演员和观众都处在兴奋的状态中。

  事实上,当时,每个城市都在上演《于无声处》。

  最多的时候,全国有2700多个剧团同时排演,不仅有话剧,还有改编成京剧、越剧等各种地方戏的。大概一亿人走进剧场看了这出戏。时至今日,《于无声处》仍然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团体最多、观众人次最多”的一部戏,而且,这个记录很难再被打破了。

  宗福先和《于无声处》

  在继续讲述这个故事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于无声处》的来龙去脉吧。

  正如编剧所说,30年后,“生活以谁都没有预料到的速度,把那个年代的废墟打扫得一干二净。”在今天的年轻人之中,听说过这出戏的已经不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当今天上海话剧中心重演这出戏时,每次开场之前,宗福先总要先在台上讲一讲,解释一下当年的时代背景。

  《于无声处》的故事说的是,青年欧阳平为悼念周总理,并支持参加自发悼念周总理的活动,编写了一本名为《扬眉剑出鞘》的诗集。他因此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全国通缉。这天,他与被陷害摧残的母亲、老共产党员梅林一起,来到了母亲曾搭救过的老部下何是非家中。

  怎知,何是非为了自保,已经投靠了“四人帮”,一方面不顾自己的女儿何芸与欧阳平深深相爱,将她作为活礼物许配给上海民兵组织领导成员唐有才;而另一方面,正是当年出卖了梅林的他,再次将梅林的儿子欧阳平交到了唐有才手中。

  最终,在梅林的鼓励下,欧阳平昂起头颅与“四人帮”顽强斗争。被父亲安排为公安干部的何芸,也终于认清了父亲的面目,与她的哥哥何为一起,愤然离去,追随梅林和欧阳平,离开了这个气派但却闷热的家。

  “于无声处”的典故则出自鲁迅的诗作《无题》:“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借指在那个备受压抑的年代,看似沉闷,但也有惊雷从远处而来。这和剧中男主人公的最后一句台词是呼应的:“人民是不会永远沉默的!”

  宗福先说,1976年秋天他从黄山度假回来,山里不通音信,在长途汽车上忽然看到“打倒四人帮”的标语,满满的一车子人,顿时鸦雀无声。宗福先读懂了这片平静,当时,他就开始酝酿这个构思。但真正动笔,要到1978年。

  他开始写作的时候,“四·五”天安门追悼周总理的事件还没有平反。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他说,当时倒没有考虑很多政治上的风险。他想,悼念周总理总是没有错的,反对“四人帮”总是没有错的。短短三个星期后,话剧《于无声处》的初稿创作完成。

  他坦率地说,这个戏后来获得的荣誉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起先,他指望写出一个受观众欢迎的本子就知足了。他是上海热处理厂的工人。尽管酷爱写作,在这之前他没有发表,更没有上演过一个剧本。

  后来各地都在演他的这出戏,他也看过几种,比如上海青年话剧团,北京人艺,各有各的风格。他们这个剧组也到各地去演出,特别是赴京演出,为参与“四·五天安门事件”的英雄演出,为参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领导们演出。

  而他记忆中最不能忘记的还是在上海文化宫的首场演出。当年,上海工人文化宫在上海的文艺生活中是相当活跃的。担任导演的苏乐慈说,演员们都是普通工人,排练利用的都是业余时间,大家也都没有报酬。演欧阳平的张孝中,在上海宝山钢铁厂上班,他每天下班坐车过来排戏,饭都顾不上吃,排到天黑再回去上班。但排练的那一个月,成了很多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她还记得,在文化宫上演时的票价是一毛钱。第一天演出,业余演员没有谢幕的习惯,演完就去后台卸妆了。当台下突然爆发出掌声,她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去后台喊大家来谢幕。

  后来,《于无声处》获得了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颁发的特别奖,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这个奖只颁发过两次,上一次是给“拯救了昆曲”的《十五贯》。

  演《于无声处》的人们

  在杭州,《于无声处》最初的排演发生在杭州大学的校园里。77、78级是“文革”后最初的两批大学生,他们的入学时间只差了半年。因为大学招生中断了多年,他们之间年龄相差很大,大多都有社会上的历练。

  中文系的王青平就是从东北插队回来的,这天他遇到了杭一中的老同学张克夫。张克夫和他一起在东北上山下乡过,也考进了杭大历史系。张克夫兴奋地告诉他,学生会准备排《于无声处》,他正在张罗演员,要他也参加。

  王青平知道张克夫是活跃人物,插队之后又参了军,在部队里也是文艺骨干,演过《沙家浜》里的郭建光,能说会唱。当然,王青平自己也对此很感兴趣。很快,他们拿着报纸上刊登的《于无声处》的剧本就排练起来了。导演是历史系的刘伟。学生会的王旭峰担任剧务。女主角则请来了外语系的曾虹。

  排练开始没过多久,王青平就和曾虹谈起了恋爱。在王青平的回忆中,这当然大大加强了那个阶段的美好印象。他说,那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时期,在一起排练的都是优秀的年轻人,朝气蓬勃,充满憧憬。他们利用课余排了近两个月,课程很紧张,大多数排练只能在晚上,就在学生会的一间小房间里。

  王青平说,戏的结构有点类似《雷雨》,扣人心弦。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是“文革”过后第一部直面那段历史的话剧,把人们压抑了那么久的一种心底里的呼唤在剧本中迸发了出来。在里面,我们还看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久违的亲情、友情和恋情。

  到12月,这出戏在学校的大礼堂上演了。张克夫说,一下子,他们成了学校里的明星,着实火了一把。因为这出戏,王青平受到许多女生的青睐,当然,他和女主角的恋爱更成为了校园里的浪漫传奇。张克夫记得大概在杭大就演了五六场,来看的不仅有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周围一些单位的。后来他们还在省人民大会堂演了一场。

  与此同时,浙江工人文化宫,杭州话剧团,杭州越剧团,包括前面提到浙江话剧团都开始排演《于无声处》。

  刘正伦在工人文化宫的演出中扮演何是非。他至今对文化宫的表演非常满意。他说,当时有种说法,“浙话”的不如“杭话”的,“杭话”的不如“文化宫”的。这个说法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当年工人文化宫的团队,其实都是原来各个剧团的老演员。在文革中,他们都被下放到各个工厂单位。像刘正伦本人,就在杭丝联缫丝车间当了8年保全工。而留在各个专业剧团的倒反而是年轻人居多。

  他记得,当年演出的时候,浙江话剧团的学员也来看,听到他们出色的台词功力非常惊诧。旁边有人介绍说,那原来是我们团的演员啊。

  刘正伦说,你想,我们带着那样经历演,观众带着那样的经历看,这戏能不受欢迎吗?那个时候,你可能愁别的事情,但绝对不愁观众,有的观众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看了这个版本,还想再去看看另外一个版本。虽然光是杭州就有多家剧团上演同一个戏,但照样场场满座。现在想想,奇迹啊。

  他们的30年

  30年,弹指一瞬间。当《于无声处》重新上演的时候,无论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还是排演过这出戏的人们,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许是他们当年朦胧预感到的,但却无法准确设计的。

  刘正伦在工人文化宫的演出结束不久,就调到电影制片厂工作了,后来又回到浙江话剧团。现在,他是一个出色的广告策划和制片人。广告,这完全是30年来新兴的一个产业,这是他以前怎么都设想不到的。

  从梅林的角色之后,周贤珍扮演的大多是母亲级的角色,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的王夫人。1987年离休后返聘回团,她筹建儿童艺术剧团并出任首任儿童艺术剧团团长。至今,儿童剧还是浙江话剧团的主要产品。

  她说,和她同台的孙希千现在在教育电视台,陈珂和常学仁都退休了。但他们还常常参加一些演出。在采访的次日,老常就去了横店,他说他这回是在国庆献礼片《东方红》里客串张澜。周贤珍前一天还参加了社区的表演,而在刚上映的电视剧《十万人家》里也能找到她的身影。

  在上海,宗福先早已经是著名的编剧,他后来编写过《血,总是热的》、《鸦片战争》等作品。他对话剧仍然情有独钟,最近又在编写一个新的剧本。导演苏乐慈后来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担任过导演系主任,导过许多好戏。这次重排,她仍然担任导演。

  变化更大的是当年参加杭州大学演出的同学们。王青平和曾虹结婚,一起走出国门,去美国留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分别在斯坦福大学和泰福斯大学担任教授,以后又离异。巧合的是,在我们采访之际,他正回到杭州洽谈中美文化交流事宜。

  刘伟则去英国读了博士,现在浙江大学历史系担任教授。张克夫后来下海,成为了杭州颇有名气的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王旭峰更以小说创作著名,她的《茶人三部曲》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她还写过越剧剧本《藏书之家》。不知道这和她早年的经历有无关系?

  时间就是这样奇妙。

  上个周末,新排的《于无声处》在杭州剧院上演。这个剧院经过多次改建,只有外形还多少保持着原来的面貌,但内部设施早就更新换代。

  制作人李胜英说到为什么要重排这出戏,他引用评论说,我们可能对清朝12个皇帝知道得一清二楚,却很少去真正了解和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现在。他是67届高中生,在上钢五厂当工人,其间也被抽调到文化宫,不过,没能赶上参加《于无声处》的排演。但因为有这段关系,首演时他也去了,那成为了他青春记忆中难以磨灭的一个夜晚。

  他说,改革开放30年了,我们要知道我们是从哪里出发的。我想尝试一下,一代人的青春能不能被后来者感受。宗福先也说,只有知道当年的起点在哪里,才能度量出我们这30年究竟走了有多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13 《于无声处》:全国一亿人曾看过 ■本报记者 竺大文 2008-12-26 浙江日报000132008-12-2600015;48256F32002924A648257521001338F6[A1-竺大文≈B1-竺大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