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王志伟:留守农村的新青年
· 人物速写
· 农村依然是家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王志伟:留守农村的新青年
本报记者 朱永红 毛广绘 江山市报道组 姜小武
  写在前面的话:

  当村里其他年轻人全部进城时,王志伟决定留在村里创业。

  现在,王志伟的日子过得比谁都轻松。虽然其他人也小有成就,但相对于节奏快捷的城市,王志伟的日子更加自在。

  如果是在三十年前,王志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之所以不进城还能过上好日子,只是因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机会:农村的复兴。

  赶上这一波历史大变局,顺应时势如王志伟者,机会来了。

  

  农村这片土地

  对他就是有吸引力

  江山市淤头镇华塔村村委会主任王志伟,老大,1978年出生。他弟弟1980年出生,都是村里的养猪大户。

  1995年,王志伟职高机电专业毕业。他并不喜欢这个专业,“搞不清到底在做什么东西”。但因为升学成绩在班里最好,因此被老师提议担任班长,其他人没有异议,就算通过。

  “当时很不舒服,家里总希望顺利读高中,正常平凡工作,起码有努力方向。”王志伟缺乏方向,毕业后随大流到了温州一家轴承厂打工,200多元一个月工资。包住不包吃,刚开始能存百把块钱,后来同学聚会之类的开销大了,就显得手头很紧。

  就在这一年,村里头一户有电视机、在海南闯世界的人回到了村里,办了家养猪场。

  这令“话不多,比较内向,比较听话”的王志伟看到了另一种走法。并不是只有走出去一条路才能有事业,也许,村里也开始有机会了。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迈出了第一步。在现代产业结构和全球化市场中,传统的小农经济并不是好的生存方式。农村复兴的机会,就在于传统农业的终结和新农村之路的开拓,而中国的整体腾飞为农村提供了这样的机遇。

  正在这时,一名同学说江山市团校要定向培养一批农村青年学生,学习农业技术和时事政策等,意在培养村级班子的接班人和致富带头人。

  当时,由于农村青年的大批进城,农村人才稀缺。而在农村振兴的关头,对适合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有着强劲需求。

  王志伟此时已经回到老家过春节。经过乡镇和市里两轮考试,王志伟成为本乡两名学生中的一名。当时班里总共30来个同学,来自当时的26个乡镇。

  团校一年学习结束后,班上绝大多数都入了党,王志伟也不例外。团市委书记亲自参加考核,他问王志伟:“回去后干什么?”

  王志伟记得很清楚:“学习好,回来为村里老百姓、农民服务。”

  但是,当时年轻人基本都出去了。话是如此说,大家都不相信王志伟真会就此呆在农村。“大家都说你死学这个干什么,有出息的都出去了,只有傻子才留在农村。”王志伟想起当时其他人好心的规劝,印象深刻。

  就连父母也是如此认为。衢州本地工厂少,创业机会不多,所以还是在外面好,学农村的这些东西没有前途。“他们都是从祖上多少辈子就这么过来的,看不出我还能有什么出息。”

  但王志伟觉得,农村这片土地对他就是有吸引力。

  

  别人进城,

  他在村里做起了养殖大户

  王志伟去团校学习的这段时间,他父亲养了两头“外三元”母猪。因为在学校里学习了相关的养殖技术,王志伟很有兴趣。因此,父亲把主要精力用在种粮上,养猪的事索性直接交给了王志伟。

  当时还有另一户人家也养猪,现在已经成为天蓬畜业有限公司老总。

  没有了柑橘,父亲辛辛苦苦种的那几亩地,除了口粮,几乎没有收入。更让人痛心的是,一些农民进城后,留在农村的土地无人耕种,逐渐摞荒。

  这些摞荒地为那些有技术的种植大户提供了机会。技术好点的话,规模经营,土地价格低廉,种粮还是可以赚点钱。

  华塔村也出现了种粮大户,他们从进城农民手中转包土地,连片种植,这便是土地流转。

  随着一些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农村闲置的土地必须有人耕种。正好有些有技术的人,有扩大种植面积的需要,土地流转应运而生。

  很多老年农民的种植,是出于对农业的眷恋和习惯。从经济上讲,几亩田的粮食不能为家庭创造财富——那只是一份口粮。能够为市场提供粮食的人,多是种粮大户。

  2001年,王志伟承包了17亩荒山,建成了一座养猪场,共五六十头母猪,当年出栏猪1000多头,当年获利十多万元。

  而他的父亲,劳作了一年,则几乎没有收入。只有种了二三十亩地的人家,才有点卖粮收入。“田里摸摸的,一辈子不会出头,而且比较辛苦。”

  2004年,行情很好,王志伟养猪赚了30多万元。

  这一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废除农业税。农业税被民间称作“皇粮国税”,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主要税基。它的取消,意味着农业彻底成为一项需要保护的产业,而非国家财政基础,国家摆脱了对农业的依赖。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农村复兴的号角全面吹响。

  在王志伟承包荒山的2001年,每亩荒山仅287元一年,“那时怕包不出去”,签了30年合同。而现在,至少要一亩1500元。

  

  年轻的村干部

  要做致富带头人

  从团校毕业回乡的第二年,王志伟所在乡镇任命他为村团支部书记。“从小实在,老实巴交”的王志伟趁着年轻人回家过年的机会,召集了一帮青年到村委会开会,决定每人拿出300元善款,看望一位植物人毛法知。

  毛法知是他们的同学,上体育课时发生意外,成了植物人。

  不过,虽然直到现在还担任团支部书记,但王志伟承认,团的活动基本停止了,“没有青年人了”。况且,公益活动不能仅限于青年。比如小时候学习的救火英雄赖宁,他就认为不应该提倡:“那时候觉得他很伟大,但毕竟献出生命。不应该鼓励小孩去救灾,小孩没有救灾能力,反而增加伤亡。”

  2000年5月1日,镇里任命王志伟出任村支部委员,分工民事调解、宣传和民兵工作。这下,他可以参加村支部会议,“好像当官了一样,可以对村里的事务发言了”。

  初涉村务的王志伟对工作没有概念。他去处理纠纷,结果被人轰了出来。他只好把老主任毛建友请出马,几下就摆平了。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4年后的2002年,根据这部法律,村委会进行换届选举。

  老主任毛建友决定退休,他鼓励王志伟“小伙子去试试”,还“点拨了一下”。

  那时候,村委会主任选举没有候选人,“海推海选”,村民自己在选票上写名字。第一轮选出三个得票最多的进入下一轮,再决出两个得票最多的,第二轮才是两个人PK。

  王志伟还清楚记得自己在演说中承诺的三件事。首先即是谁要养猪,凡事可向王志伟要求帮助;其他两条分别是修通水泥路和不贪不拿村里的好处。“自己想到的是这三点,村里人不要大而化之的什么理论,要直观、看得见的东西。”

  最后,王志伟如愿当选,因为“村里人觉得小伙子年纪轻,猪养得好。”

  2005年第二次选举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候选人的产生有了法律程序。王志伟兑现了2002年选举时的承诺,击败对手连任。

  当2008年王志伟冲击第三次连任时,没有人再出来挑战这个年轻人了,以至于他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当选。

  今年四五月份,江山市文化局送戏下乡,在村里放了一场电影。结果观众比较少,王志伟回味了小时候的景象,便觉得另有一番滋味。

  小时候看电影,几个月才能见到一回,每次放电影都得提前两三个小时,拿凳子在场地里占位子,很是兴奋。像《少林寺》之类的片子,都令人很high(兴奋的意思)。随着农民文化生活的选择更加多样,以前那种一场电影放一年的景象,再也一去不复返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王志伟:留守农村的新青年 本报记者 朱永红 毛广绘 江山市报道组 姜小武 2008-12-25 浙江日报000102008-12-2500021;48256F32002924A648257516000A5D13[A1-朱永红≈B1-周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