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温州30年
3  4  
PDF 版
· 瓯海三十年发展轨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8年12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瓯海三十年发展轨迹
  善于创业 勇于创新

  瓯海在改革开放中诞生,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成长。瓯海建县设区27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创业富民史,也是一部锐意进取的创新发展史,更是一部“瓯海精神”萌芽、实践和成形的发展史。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一理念。

  创新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改革开放30年来,瓯海发展迈出的每一个步伐,无不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成果。改革初期,当全国各地还在讨论乡镇企业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还是新的改革方向时,瓯海人就勇敢地挣脱了思想束缚,抓住时机发展乡镇企业,使广大农民脱离繁重低效的农业劳动,进入到工业和服务业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全国还在讨论民营经济姓“社”、姓“资”的问题时,瓯海就率先发展市场经济,形成了先发优势。思想的解放为我们推进改革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面对计划经济带来的种种约束和制约,瓯海人努力在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也因此催生了累累硕果。实践证明,要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态度,把握发展的规律,放大发展的优势,不断研究新形势,寻找新对策,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使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发展的主引擎。

  始终坚持敢为人先、善于创业这一精神。

  伴随着瓯海的发展历程,瓯海人“敢为人先、善于创业”的时代精神贯穿始终,推动着瓯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瓯海农民进行的我国第一个“包产到户”实验田——郭溪燎原社,到成立浙江省首家农民股份合作制外向型企业——瓯海登山鞋厂,再到农民集资开办的浙江省第一个“米市”——寮东米市,瓯海人“敢为人先”的特有精神在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和升华提炼。善于创业是瓯海人敢为人先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瓯海民营企业遍地开花,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机制和新的市场运营模式,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整合,成为全国范围内的行业龙头企业。2000年,我国第一个民营垃圾发电厂——温州东庄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瓯海南白象正式点火发电,再一次体现了瓯海民营企业的创业精神和领先意识。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敢为人先、善于创业的时代精神,我们才能始终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不断创出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始终坚持争先进位、开拓进取这一意识。

  瓯海1981年建县时经济比较落后,人多地少,发展的基础很差,但瓯海人努力争先进位,不断进取,才有今天的发展。特别是2001年区划调整以后,瓯海的地小了、人少了、经济弱了,面对这种局面,瓯海人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增强紧迫感,变压力为动力,负重奋进,加倍努力,始终坚持“争一流”的工作标准,确立更高的参照系,抢抓机遇,自我超越,将瓯海经济社会发展推入到一个新时代。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奋斗历程,瓯海不仅在处于下游时奋力赶超,而且在跻身先进方阵后还能快马加鞭;不仅在经济战线上力争上游,而且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能争当排头兵。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保持这种“争先进、创一流”的意识,我们才能做到有胆有识、无私无畏、奋力开拓、努力进取,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始终坚持战略先导、阶段突破这一策略。

  瓯海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始终明确阶段性的战略目标,全力抓好落实,不断推进经济社会新发展。1981年建县以后,提出了“瓯海要致富,乡镇企业找出路”的口号,集中精力发展乡镇工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1985年,瓯海结合变化了的形势,把培育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城郊型”经济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促进了瓯海经济的大联合、大调整、大发展。1992年,瓯海撤县设区以后,又制定了“三区突破、山海呼应、梯度推进、发展中心”的战略,进一步理清了区域发展思路。1995年,瓯海在分析了瓯海城郊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温州现代都市“后花园”的思路。2002年,在区划调整以后,区委适时提出了“工贸主导、中心培育、山水融入、文化提升”的发展战略,把发展的视野扩展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2007年,区委审时度势,确立了“打造一城四区、构建和谐瓯海”的发展战略,掀起了新一轮发展高潮。

  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瓯海走过了30年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区第七次党代会描绘了瓯海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宏伟蓝图。立足于新起点,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全面、更加有力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加快推进“一城四区”建设,共同把瓯海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为中共瓯海区委书记)

  □ 谢再兴

  瓯海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全力打造城区经济

  ↑

  瓯海,是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因《山海经》记载“瓯居海中”而得名,1981年建县,1992年撤县设区,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成为现状。全区总面积467平方公里,辖6个镇、7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40万,外来人口80多万。改革开放以来,瓯海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并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普法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和省级教育强区、省级文明城区、省级平安区等称号,实现了由乡村到城镇、城镇到城郊、城郊到城区的转变,并正在向温州城市主城区大步迈进。

  瓯海建县至今整整经历了27个年头,这是瓯海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27年,是经济建设大推进、城乡面貌大改变、人民生活大改善的27年。

  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从建县到设区(1981~1992年)

  198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瓯海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瓯海顺应改革开放大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实际,开拓进取,按照“三年组建起步、四年快速发展、三年调整提高”的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各条战线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到1991年,全县(原辖区)社会总产值达到21.33亿元,比1981年增长8.44倍,年均递增25.2%;国民生产总值9.26亿元,增长5.3倍,年均递增20.2%;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增长8.7倍,年均递增25.5%;农业总产值4.3亿元,增长94%,年均递增6.9%;社会商品零售额3.21亿元,增长5.6倍,年均递增18.9%;地方财政收入8183万元,增长6.61倍,年均递增22.5%,外贸出口从无到有,1991年达到2亿元,出口收购总额、边境贸易、“三资”企业出口额均居全市11个县(市区)之首。

  从设区到区划调整

  (1992~2001年)

  1992年初,南巡讲话的发表,“东方风来”,绿遍神州,春色满园。对瓯海来说,1992年更是不平凡的一年,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作了变更和调整:划入景山街道和新桥镇,撤销5个区公所建制,撤并7个乡镇,最后是县改区,使瓯海成为温州市三个城区之一。瓯海撤县设区,是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对温州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瓯海顺应历史变迁,求发展、求提升,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这10年,瓯海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递增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亿元,年递增3.2%;第二产业72亿元,年递增16.4%;第三产业2l亿元,年递增1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万元,年递增20.2%;财政总收入7.95亿元,年递增2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年递增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4亿元,年递增19.3%;农民人均纯收入6236元,年递增9.8%。实践充分证明,撤县设区不是瓯海历史的终结,而是瓯海历史在新的起点和更高层次上的延伸与发展。

  区划调整七年

  2001年8月,国务院批准温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瓯海区藤桥镇、上戍乡、临江镇、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划龙桥村、上田村、鱼鳞浃村、前网村划归鹿城区管辖,永中镇、灵昆镇、天河镇、沙城镇划归龙湾区管辖,瑞安市仙岩镇、丽岙镇划归瓯海区管辖。这次区划调整,瓯海区面积从917平方公里减到614.5平方公里,人口从58.62万减到37.84万。这次区划调整对瓯海的影响非常大,面积和人口都减少了三分之一,财政收入更是减少了40%。面对现实,瓯海人增强前列意识和率先意识,把自己摆上中心城区发展的主战场,全力打好城区经济发展的主动仗。近些年来,瓯海在产业发展上,走“优二强三”、“三产兴区”的新路子,打造温州商贸物流基地、休闲旅游“窗口”。在城区发展上,以金温铁路、甬台温铁路、瓯海大道等交通大动脉建设为契机,构建“中心区半小时交通圈”,使自己成为温州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结构转型上,在新桥、梧田等6个乡镇改设街道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以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的社区建设,形成以社会建设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格局。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92.85亿元,工业总产值530.56亿元,财政总收入22.1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78亿元,外贸出口总额9.49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568元。

  从乡村到城区的嬗变

  27年来,瓯海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县)人民,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艰苦创业,争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济实力:在结构调整中显著提升

  建县之初,摆在瓯海人民面前的经济状况是: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总量极小,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发展经济,瓯海先后提出了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城郊型”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等阶段性思路。这些思路的组织实施,给瓯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瓯海经济的大联合、大调整、大发展,全区经济呈现飞跃发展态势。特别是近年来,瓯海结合实际,狠抓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经济发展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今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预计208亿元,财政总收入预计25亿元,外贸自营出口总额10.91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50元。目前,一、二、三产的比例日趋合理,由建县初期的52∶31∶17调整为2.5∶65.2∶32.3。

  农业方面。坚持用发展工贸的理念发展农业,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培育33家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初具规模,花卉、果茶、蔬菜、畜牧等支柱产业继续壮大,荣获“中国杨梅之乡”、“中国瓯柑之乡”称号。

  工业方面。加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工业经济集群发展,200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530.56 亿元,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58.9%。“中国锁都”、“中国眼镜生产基地”落户瓯海区。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培育取得明显成效,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名牌商标65 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38家。

  三产方面。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形成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现代商住、社会服务等“四大区域性中心”,建有各类商品市场34个,包括华东地区最大的温州浙江皮革市场、温州家具市场,浙南最大的粮食批发市场、温州装饰材料市场、温州禽蛋市场、温州汽车城等,年市场交易额达80亿元。正在建设之中的潘桥国际物流基地、大西洋购物中心等一批项目将为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空间。2007年实现三产增加值62.37亿元。旅游业稳步发展,拥有“四连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西雁、仙岩两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泽雅、茶山两个省级森林公园,被誉为“浙南威尼斯”、镶嵌着161个岛屿的三垟湿地坐落其间,开发建设了温州乐园、五美景园、白云山农观园三个主题公园,各类“农家乐”服务设施和休闲景点星罗棋布,并正在规划建设汇昌河水上公园、温州南戏城、三洋湿地旅游区等。这些景区景点环抱老城区,距离均在一小时车程内,吸引了大批市民和外来游客前来休闲度假,全区旅游年收入累计达11.3亿元。金融保险、房地产及其他服务业都有了较快发展。

  城市建设:在城乡统筹中拉开框架

  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直接动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批老集镇得到改造,许多新城镇相继崛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1981年,瓯海建制镇只有3个;1991年建制镇发展到16个,全县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8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税收出在城镇;到2002年,瓯海辖区全部成为镇或街道,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升,城镇建设驶入快车道,城乡旧貌换新颜。特别是区划调整以后,面对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呈现出的新特点,瓯海高标准、高起点地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从区域范围内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全面调整,绘制了具有历史纵深性的城市发展蓝图。2007年区委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打造“一城四区”的宏伟目标。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瓯海坚持立足于建设都市区的定位,主动融入和全面接轨大温州,不断优化城区功能,相继建成道路、供水、电力、水利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呈现出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互动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梧田片通过南塘大道已与老城区融为一体,三溪片通过温瞿公路和瓯海大道也与老城区紧密相连,位于娄桥、新桥、潘桥范围内的瓯海新城已经动工建设,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主要承担行政办公、贸易金融、交通物流、科技研发、商务居住等功能,将成为温州城市西南部的重要门户。

  人民生活:在和谐发展中日益改善

  建县27年来,瓯海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6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18元。初步建立起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险种的社会保险体系,各类参保人员达14.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平均参合率达99.14%。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应保尽保。新建、改建6所敬老院,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2%、100%。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扎实推进“千百工程”,建成21个全面小康示范村、66个村庄整治合格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47.6平方米。开展关爱新瓯海人系列活动,妥善处置劳资纠纷,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相继建成6.5万平方米的安心公寓,新瓯海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在协调推进中蓬勃发展

  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285项,创建各类研发中心29 家,科技大厦和科技培训中心建成投用,荣获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区称号。教育现代化步伐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成效显著,提前一年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成为省级教育强区。文化事业不断推进,文艺创作和社区文化日益繁荣,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四连碓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彩石镶嵌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得到提高,建成体育健身苑点74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人口出生率从11.8%。降到9.5%。,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荣获省级文明城区称号。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侨务、台务、国防、人防等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瓯海30年30大事

  ◆ 1981年12月12日,瓯海县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 1983年,瓯海大力扶持农村专业户、重点户,掀起农村经济新篇章。

  ◆ 1985年5月23日,温州首家中外合资饭店——“瓯昌饭店”兴办。

  ◆ 1985年,全国最早使用股份合作企业名称的瓯海登山鞋厂建立。

  ◆ 1986年3月18日,瓯海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1990年6月17日,温州机场投入营运。

  ◆ 1992年3月9日,瓯海撤县设区。

  ◆ 1994年8月9日,省级瓯海经济开发区建立。

  ◆ 1995年,金温铁路温州客运站工程落户梧田。

  ◆ 1995年7月28日,“中国第一皮城”——温州市牛皮批发市场建成。

  ◆ 1995年10月16日,“东海第一堤”——永强堤塘全线竣工。

  ◆ 1996年3月11日,泽雅水库兴建,我区开始实施移民脱贫工程。

  ◆ 1997年4月9日,瓯海大道建成,温州城市有了交通外线。

  ◆ 1999年,寮东村实施全国首例“村民罢免村主任”案。

  ◆ 1999年6月12日,南白象枢纽立交工程动工兴建,打开温州“南大门”。

  ◆ 1999年,瓯海率全市之先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2000年4月1日,温州高教园区落户瓯海。

  ◆ 2000年12月30日,全国首个民营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发电。

  ◆ 2001年6月,“泽雅四连碓造纸作坊”、“彩石镶嵌”被确认为“国宝”。

  ◆ 2001年9月,瓯海中学迁建标志瓯海“教育强区”上新台阶。

  ◆ 2002年8月、2006年7月,全国眼镜生产基地、中国锁都先后落户瓯海。

  ◆ 2002年10月7日,“东方”打火机欧盟反倾销获胜。

  ◆ 2003年5月,强强集团组建,为再创温州经济新优势提供样板。

  ◆ 2003年6月、2003年11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瓯柑之乡”先后落户瓯海。

  ◆ 2005年6月19日,瓯海农村合作银行挂牌开业,瓯海区金融体制改革重大突破。

  ◆ 2005年12月28日,铁路温州新客站开工。

  ◆ 2006年2月9日,瓯海区新行政管理中心奠基,瓯海新城呼之欲出。

  ◆ 2006年12月,“森马”等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瓯海区品牌建设取

  得重大进展。

  ◆ 2006年底,瓯海实现村村通公路。

  ◆ 2008年3月20日,瓯海总部经济园动工建设。

  敢为人先,善于创业,勇于创新,这是瓯海这片土地上长期以来具有的一种精神,改革开放不仅让瓯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更是让瓯海人迸发了极大的创业热情。回顾瓯海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城市化建设的辉煌之路,更能切实感受到产业转型提升带给这个城区的活力和魅力。

  构建科技强区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轻工业历来是瓯海区的主导产业,轻工产品的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现已形成了以鞋革、服装、眼镜、锁具、烟具、汽摩配等轻工产品为主的产业体系,拥有“中国锁都”、“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等国字号“金名片”。

  今年1~10月份,瓯海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41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9.5亿元,增长6%;完成工业性投资28.75亿元,增长22.4%,全区的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异常复杂的形势下,该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扎实推进“打造‘一城四区’、构建和谐瓯海”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谋划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较好地化解了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压力,经济运行朝着预期调控目标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发展。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依托中国锁都、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等平台,广泛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托浙江省瓯海经济开发区,加快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的集聚,努力形成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群,提升区域自主创新的整体实力。利用辖区内温州大学城的优势,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科技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通过技术对接、整体合作和战略联盟等方式,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换,逐步推动产学研合作从成果型松散模式向实体型紧密模式转变。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产业群。

  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打造总部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对工业发展空间趋小的实际,瓯海区紧紧抓住加快“瓯海新城”建设、各类专业市场改建提升和商贸氛围日益浓厚的大好时机,建设“现代商贸区”,以新城商务区、总部经济园区为平台,着力打造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商务高地,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高起点谋划。谋划总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瓯海的抉择。该区紧紧抓住温州新火车站即将建成使用的有利时机,立足于定位和区位条件,在瓯海新城规划了1000余亩的商务用地,筹划建设30多幢高层建筑,建筑面积达126万平方米。如30幢商务大楼全部建成完成招商后,预计可以增加税收6亿多元。今年该区瓯海总部经济园动工建设,根据设计方案,该园规划占地面积95亩,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可以容纳60多家企业入驻,总投资约4.2亿元,预计2011年6月将建成投用。它的建成投用,将大大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对提升产业层次、塑造城市形象、拓宽涵养税源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推动瓯海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

  高标准定位。秉承“打造专业商务楼宇、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理念,吸引在外温州企业、在外温州人及本市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入驻新城商务区和总部经济园,努力建设成为优势产业集聚区、在外温商回归区、楼宇经济示范区、总部经济先行区。按照分行业建设企业总部大楼的思路,积极引导各类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共同搭建现代化的营销、展示、研发和管理平台,建设一批经营信息化、办公电子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优质化的专业商务楼宇,力争成为国内档次较高、规模较大、配套完善的“5A”级专业商务楼宇区。

  高强度推进。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加快新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整合各类资源要素,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加快新城商务区和总部经济园建设。研究制定新城商务区、总部经济园招商办法,在大型媒体上发布招商信息,面向全世界的华侨、在外温州商会会长召开各类形式的推介会。目前,总部经济园项目征地政策处理、方案设计、项目审批等工作均已完成,土地挂牌的前期工作准备完毕,近日就可进行挂牌出让。商务区控制性规划已经批复,商务区分期分批建设,总用地面积 182.6亩,总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商务区一期共出让14个地块,其中6个地块已挂牌出让,其他地块将陆续推出,年内就可掀起开发建设的热潮。

  建设“一区六园”

  发挥集聚效应

  瓯海目前拥有浙江省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瓯海经济开发区整顿后规划总面积为19.61平方公里,分布着梧田工业园、梧白工业园、仙岩工业园、新桥工业园、娄桥工业园、三溪工业园等6个工业园。

  合理布局,发挥集聚效应。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区的产业布局。梧田工业园和梧白工业园主要发展服装、眼镜、鞋革、打火机等产业;仙岩工业园主要发展鞋革、服装、汽摩配件、五金箱包等产业;新桥工业园主要发展机电产业;娄桥工业园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锁具和眼镜等产业;三溪工业园主要发展皮革、机电等产业。中国锁都、中国眼镜生产基地落户娄桥工业园内。

  抓住时机,提升产业层次。截止到2008年11月,开发区累计已投产企业404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53亿元。

  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和优势特色行业,提高科技含金量,提升产业层次。同时,依托优势产业,引进一批规模档次高、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向开发区聚集。

  今年“百特电器”、“圣利保健”、“冠盛汽配”等3家企业的3个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8个新产品被立为省级新产品开发试制项目。另有列入国家、省、市、区科技计划项目27项。

  实施品牌战略

  做强做大企业

  瓯海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为切入点,出台了一系列培育品牌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大力推进品牌强区战略。全区现有森马牌羊毛衫、巴拉巴拉牌童装、东方牌打火机等4个中国名牌产品,“惠特”、“森马”、“飞科”、“大地鹰王”等19枚中国驰名商标,40枚省名牌、著名商标,75枚市名牌、知名商标,13个国家免检产品。

  抓规划。瓯海区根据全区实际制订实施品牌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类品牌发展目标任务,成立“质量立区、品牌强区”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区开展质量立区、品牌强区工作。2003年,区委、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名牌兴业战略的若干意见》。2005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实施品牌立区战略的若干意见》。2006年,首次将品牌战略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瓯海区要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及国家驰名商标各2个,国家免检产品15个等。2008年,根据新的名牌产品评价政策,编制了瓯海区2008~2012年的名牌培育规划,列出了培育企业的具体名单及相关信息。

  抓培育。瓯海区扎扎实实开展品牌培育工作,根据各企业和产品的不同特点和优势,逐个明确培育的级别和目标,分类分级加以培育。依照规划,该区制定了《瓯海区2006-2010年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培育发展目录》,共有116个产品被列入培育目录。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创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创牌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名牌培育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指导与督促企业开展标准化水平和计量检测体系的确认,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推进科技进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近三年,共落实科技三项经费3805万元,引导全社会科技投入9.2亿元。

  抓激励。瓯海区不断加大对品牌的政策扶持力度,保证企业享受相关的政策待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生产企业奖励100万元,“国家免检产品”生产企业奖励10万元,“浙江名牌产品”、“浙江著名商标”生产企业奖励10万元,“温州名牌产品”、“温州知名商标”奖励2万元。对名牌产品、名牌商标生产企业,积极落实免检政策。对市级以上的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优先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并适当减免有关费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对使用名牌产品、名牌商标数量较大的投标项目予以优先考虑。对列入名牌培育目录的企业,在申报技改国债贴息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双高一优”项目等予以优先立项、上报,并在科技三项经费和技改贴息安排方面予以倾斜。

  发展新兴产业

  凝聚发展后劲

  经过27年的发展,瓯海的经济发展已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去年瓯海的GDP达183.3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6500多美元,这预示着瓯海将进入经济多元化的发展阶段。瓯海拥有雄厚的轻工制造业基础,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抢抓机遇,拓展领域,更加注重现代物流、创意经济、都市休闲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极,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着力打造物流基地。物流业被视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发展前景较好。瓯海区紧紧抓住温州新火车站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的有利时机,着手打造一个占地1320亩、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物流基地,改造提升瓯海货运市场,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以扶持物流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整合一批传统物流企业、剥离一批企业内部物流、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引进现代物流经营模式,形成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物流业发展新格局,打造温州重要的综合性物流基地。依托瓯海34个专业市场,整合专业物流系统和资源,规划建设农产品、汽摩配、化学品、装饰材料、医药及医疗器械、轻工产品、水泥制品等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形成温州市域主要的物流枢纽。

  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在瓯海城市中心区、潘桥新火车站等地建设一批商务楼盘,以瓯海总部经济园为载体,吸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入驻,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平台。培育生产服务龙头企业,结合生产环节龙头企业对产品设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环节中小企业兼并重组,鼓励组建第三方服务龙头企业,逐步实现生产企业的服务外包。加快构筑为瓯海优势特色产业提供创意设计服务的公共平台,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去年,瓯海区政府与美国先锋集团签订协议书,计划在南塘大道沿线建设一个集时尚设计、品牌塑造、创意服务于一体的“时尚创意园”。该创意园规划面积62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亿元。

  着力提升休闲经济。瓯海拥有泽雅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岩省级风景区、茶山省级森林公园、岷岗市级风景区等4个省市级景区,拥有“四连碓”等国家级文保单位,温瑞塘河水系遍布城区,景区面积占到辖区总面积的40%左右,是温州的“山水精华”所在。这些人文景观与山水景观融为一体,发展都市休闲经济潜力巨大。该区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提升”的理念,完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整合资源,串联景点,打造“项链式”的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景点的历史、科学、文化、旅游价值,打造泽雅“中国纸文化游”、仙岩朱自清“绿”、温瑞塘河、户外拓展运动等旅游品牌。该区提出打造“都市休闲区”的发展战略,突出休闲旅游概念,加快文化与休闲旅游的对接,拉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力求全面打响“游在瓯海”的旅游品牌。

  开展政企联动

  推动工业产业提升

  今年,瓯海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十分严峻,大部分企业感受到“寒冬”的降临,企业订单减少、出口回落、成本上升、利润缩水、亏损增加,部分企业出现了减产、停产或倒闭的现象。在这种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政府与企业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千方百计出实招、解实难、求实效,在全社会形成政企联动、攻坚克难的良好氛围。

  积极创新经营模式。瓯海区引导工业企业改变传统理念,从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及品牌创建两端延伸。鼓励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或行业性、区域性的技术研发中心,目前全区累计已有各级各类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4家,有力地提高了产品的研发设计水平。引导企业将外部经营资源与本企业经营资源相结合,以协作方式,改变传统的企业自给自足经营方式,进行跨越空间的功能整合式经营,实现经营功能与经营业绩的扩张。例如森马集团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在短短12年时间里,依靠“借鸡生蛋”定牌生产、“借网捕鱼”(特许连锁经营)等策略,2007年销售额突破40亿元,年纳税额突破1.7亿元。今年1~10月份森马集团已完成工业产值46.33亿元,同比增长59.3%,占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9%,很好地发挥了大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

  推进企业整合重组。瓯海区积极创造条件,突破发展瓶颈,鼓励民营企业通过项目合作、相互参股、资本经营、引进风险投资等方式,整合各种生产要素,推进合作发展,涌现了一批整合重组的成功典型。飞科集团的跨越式发展走的就是兼并重组的路子,靠不断地兼并同行业企业,使自己成为中国剃须刀行业公认的第一品牌。

  助推企业转产转型。瓯海区在坚持发展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通过调整和优化政府投入结构,严格执行产业发展导向规划,引导企业转产转型,即由传统产业逐步转向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并致力于技术革新、产品档次提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谋求长远发展。原以制锁为主导的中立集团,投资2000万元,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转产进入能耗低、附加值高、市场空间大的太阳能材料产业,开发了光伏电池封装胶膜,不仅为“中立”谋求更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探索了路子。

  全力解决发展难题。瓯海区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全面落实“创新强工、合力扶工”的各项工作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出台《关于实施创新强工战略推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瓯海区“创新强工”项目评价认定及政策措施》、《瓯海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1+8”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提出实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543行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强部门服务,发改、经贸、科技、房管、国土、规划、税务等部门联合行动,在企业厂房建设、技改项目立项、税收减免、信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一流”的服务让广大企业满意。三是上门解决困难,结合“下基层、破难题、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坚持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帮助企业分析形势、解决困难、增强信心。区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上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办证难、融资难、用工难、用电难等问题,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谋求更大的发展。

  即将崛起的瓯海新城商务区

  ↑

  ↑

  国宝四连碓作坊

  首届中非中小企业论坛嘉宾参观温州产品窗口“瓯丽斯”

  ↑

  社区居民自娱自乐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温州30年 00018 瓯海三十年发展轨迹 2008-12-23 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21;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07;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22;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23;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20;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36;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24;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30;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06;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19;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05;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27;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32;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26;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04;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09;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33;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28;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34;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25;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11;浙江日报000182008-12-23000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