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温州30年
3  4  
PDF 版
· 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记录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6年巨变
□ 本报记者 李 扬 开发区报道组 朱丹璇
  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记录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6年巨变

  □ 本报记者 李 扬 开发区报道组 朱丹璇

  这是在一片阡陌滩涂上建起的创业热土;这是一块蕴含引力的磁铁;这是一个充满机遇、活力四射的好地方,这更是一处海纳百川、客商心动的投资高地。

  这里是温州民营经济起步发展壮大的缩影;这里更昭示着温州最核心经济地带发展的明天……

  ——迈进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开启一个温州“沿海产业带”的新纪元。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建区16周年。16年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者以踏实苦干、求实创新的精神,白手起家,勇当“拓荒牛”,始终坚持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化、生态效益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建起了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工业城,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艰难开拓

  滩涂上崛起工业新区

  说起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得不说龙湾出口工业区,因为那就是开发区存在的前身。1984年,温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1987年,温州在距离市区8公里的屿田动工建设龙湾出口工业区。工业区的建设没有国家资金的扶持,走的是“自费开发”的路子,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出口工业区吸引了达得利、威斯康、米莉莎等多家温州最早的外向型企业,为后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审批奠定了基础。

  1992年,当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到来时,温州第一个被国务院批准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个规划面积为5.11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开发区,崛起在龙湾状元和蒲州的一带,除去5个隶属龙湾的行政村,开发区实际可开发建设的面积仅3.8平方公里。

  “那时企业进入速度很慢,记得每个月也就只有3~4家。而且企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也心中没底,土地也只3亩、5亩地要,哪像现在寸土寸金呀!”温州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回忆道。

  园区展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伴随着企业进场与投产,陆续进驻企业达到250多家。几乎都是温州的传统产业,如服装、鞋业、打火机等,称之为“老三样”。如有外资,也只是以温州的侨资为主。

  而这种村村冒烟、户户冒火的“温州模式”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有了阳光雨露,一度十分红火。1997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亿元。

  然而,温州开发区仍然面临着一系列要素制约,其中土地问题是最大瓶颈。企业必须走规模集约经营之路,好多企业由于用地需求得不到满足,纷纷走出温州到外省扩大办新厂。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开发区又致力寻找“第二战场”。

  而后,1998年省科委批准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落户温州开发区,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自主创新平台;2000年省里又批准在龙湾永强片的滩涂上设立规模为2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滨海园区,作为承接产业“退二进三”转移。

  温州开发区又开始了一望无际、一马平川、一无所有的艰苦创业期。在滩涂上兴建工业园区,难度可想而知。温州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钱炳奎是第一批进驻滨海园区的干部之一,园区进场施工时,是他和施工人员一起倒下了第一车矿渣。他回忆说,连片都是杂草丛生、坑洼不平的滩涂,机械设备一时无法挺进,大家便头戴安全帽、脚穿橡胶鞋,硬是开辟出一条通道,才将第一辆工程车开进去。

  滨海园区正式启动时,温州开发区要着力解决钱和人两大问题。首先是钱,开发区向银行借贷3000万元,作为先期启动资金;其次是人,开发区从管委会内设的各部门借调四五十名干部,租住在当时海滨镇沙北村一简陋的民房里,着手政策处理、园区规划和招商引资等工作。

  银行贷款对滨海园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温州开发区采取“滚动开发”的办法,园区开建时就展开招商引资活动。2002年先后派出5个工作组赴上海、南京、天津、乌鲁木齐等地招商引资。结果,起步区开建不久,首批企业就陆续进驻建厂施工了,企业缴纳的土地款、设施配套费等,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园区的后续开发建设上来。

  起步区开发创造了惊人的建设速度,原计划5年建成,结果仅用了3年多时间。

  勤劳的开发区人,秉承了温州人开拓敢创精神,一次次实现了沧海桑田的梦想。

  转型升级

  促使经济飞速发展

  开发区人先后用了将近10年时间,采取扩区、整合等“开疆拓土”行动,从一个园区拓展到“一园三区”。

  日益扩大的开放空间,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让老园区的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如何让新建的滨海园区提升档次,实现转型升级?如何能吸引高新企业入驻?一个个新问题,摆在了开发区人面前。

  从“综合投资环境升位计划”到“23456工业发展计划”;从粗放的“用地招商”到以“亩产”论英雄;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推行一系列的“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开发区人一次次挑战传统模式,一次次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新路子,尝试新法子。

  通过技术引进、管理提升、腾笼换鸟、借助外脑、合作研发等合作模式,解决了温州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多个难题。如浙江大众实业公司引进世界500强百安居的项目,就是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腾笼换鸟”,实现了“零土地招商”;和合拉链公司同德国瑞斯拉制造公司嫁接、温州汽车零配件产业龙头企业胜华波集团公司与卢森堡知名客商共同投资组建温州艾克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则解决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难题……

  该区先后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双认证,成为全省首个获得ISO14000国家示范区荣誉的国家级开发区。

  近几年,开发区财政每年投入科研经费1200万元,推动全区民营企业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一个个“老”产业陆续缔造了新的神话。如强盛石化公司研发的CNG常规站兼子站压缩机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获科委无偿补助近200万元,华润电机有限公司的“汽车发动机燃油电喷泵”获得国家发改委资助800万元。一批传统企业,如莱丽斯鞋业、亨美服饰、奥昌皮革等企业也在管委会的引导下,纷纷转做LED、太阳能芯片等高科产品,实现了质的蜕变。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40%。

  一边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一边聚焦大外资、锁定大项目,积极引进投资强度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开发能力强的企业和项目,重点突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的招商,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一批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产业带动型和生态环保型项目,经过严格筛选陆续跨过开发区设置的绿色、技术和投资“门槛”,拟在开发区“安营扎寨”创新业。

  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落户温州开发区后,在高新园区里既聚集了一批如俊尔新材料、特福隆集团等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更有借助区内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温州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温州清华大学科研开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进行孵化的小试、中试高科技项目。

  而面对当前的困难,开发区人更是主动出击,敢于挑战,充分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今年10月份请中科院赴温州考察相关行业和企业,为开发区的产业提升企业转型把脉会诊,与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联合成立中国科学院温州开发区工作站。牵头组织区内30余家重点规模以上的企业负责人“走进中科院,直面科学家”,与全国最杰出的科研团队、最先进的科研技术进行一次“亲密接触”,促进项目对接和攻难克坚,引导企业家增强信心,开拓思路。

  截至去年底,开发区共引进项目1079个,其中外资项目316个,总投资24.47亿美元;尤其是在大项目招商上有了新突破,先后引进了美国可口可乐、易初莲花、百安居、日本富士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入园。2007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7亿元,全区超亿元企业达到75家。

  如今的开发区,内外并举开放格局已初步建立。正如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所说的,现在的开发区还处于青年时期,正在茁壮成长,还要等成长后更大的飞跃。

  16年沧桑巨变,弹指一挥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成立16周年为新的起点,精心描绘宏伟蓝图,掀起新一轮开发建设的高潮。

  璀璨明珠

  镶嵌“沿海产业带”

  有人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将昭示着温州明天的经济情景。

  的确,站在瓯江口南岸,眺望滨海园区内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一座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园区已经屹立在东海之滨,它犹如一位“先行者”,率先迈开了温州产业调整和布局的新步伐,成为温州沿海产业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所谓温州沿海产业带,是指200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着力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发展战略。规划建设中的温州沿海产业带,是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滨海园区和去年刚启动的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是沿海产业带起步最早、率先建设的部分,也将是今后温州经济最核心的地带。

  温州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滨海园区依托靠近温州中心城区的优势,海陆空交通便利,在政策和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有着其他工业园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位于温州沿海产业带的核心区域,对整个产业带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而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开发建设是温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开发区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力、推进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机遇。

  承载着温州产业转型升级之重任的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丁山围垦区,于去年纳入开发区的新版图。开发区承担了民科基地南片丁山围垦区约11800亩的开发建设任务,目前,项目招商已经启动,争取引进一批大项目、外资项目、高科技项目及为温州主导行业配套的项目落户产业基地。

  根据规划,滨海园区2010年开发规模可达20平方公里,和启动开发中的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连成一片,到2020年将从目前的东海堤塘内的滩涂开发向堤外的海滩延伸,面积可达60平方公里,不但可以吸收温州传统优势企业,还要吸引在外温州人回乡投资创业,招引外地大企业、跨国公司来筑巢。

  据介绍,从2008年至2011年,温州开发区将全面实施“两创四跨越”计划。按照计划,到2011年,全区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工业总产值700亿元,财政总收入34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并坚持以园区发展带动农村发展,以企业发展带动员工致富,通过新一轮全民创业、全面创新行动,把开发区打造成温州创新活力最足、创业环境最佳、民富程度最高、社会和谐最好的地区。

  沿海产业带推进给温州发展带来了曙光。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一轮的建设,开启的将是一个新温州“沿海产业带”的新纪元。他们是改革者,充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豪情壮志。

  “人民给我一片土,我还人民一座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展望未来时说,开发区要积极融入“长三角”和沿海产业带建设,将滨海园区和民科基地建设成为温州改革开放的高地、企业自主创新的平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园区,加上民科基地,开发区新格局已经绘就,功能定位日渐明晰,这里必将成为温州产业升级、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片开发建设的投资热土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会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开发区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争做先行者

  勇当排头兵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16周年。1992年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国务院正式批准温州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成长起来。

  16年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艰苦奋斗,使昔日的远郊和盐碱荒滩变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制造基地,成为温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30年改革开放,换来温州沧桑巨变;16年创业创新,开辟开发区锦绣天地。

  16年创业,拓展的是日益扩大的开放空间。从建区伊始的5.11平方公里滚动开发到如今近35平方公里的“三园一基地”,区域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呈现出良好的园区形象。

  16年创业,构筑的是内外并举的开放格局。到2007年底,共引进项目1079个,总投资260亿元,引进外资项目316个,合同外资9.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

  16年创业,积累的是奋勇争先的综合实力。600多家工业企业建成投产,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制造业、皮革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实现了120亿元的生产总值、3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和16亿元的财政收入,实践了“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的庄重承诺。

  16年创业,探索的是一条特色鲜明的创新道路。通过强配套、降成本、提效率、引人才、塑环境,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的服务体系,获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双认证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称号。

  16年成绩斐然,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展望新征程,温州开发区任重而道远。今后一个时期,是温州开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国家级开发区“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建区方针,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争创发展优势。在宏观环境有利时乘势而上、因势而动,在宏观环境趋紧时迎难而上、逆势飞扬,积极融入“长三角”和沿海产业带建设,积极开展转型升级,谋求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先行先试是开发区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发展阶段,温州开发区将自觉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努力谱写创业创新的新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温州30年 00017 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 □ 本报记者 李 扬 开发区报道组 朱丹璇 2008-12-23 浙江日报000172008-12-2300005;浙江日报000172008-12-2300013;浙江日报000172008-12-2300018;浙江日报000172008-12-2300017;浙江日报000172008-12-2300016;浙江日报000172008-12-2300012;浙江日报000172008-12-2300024;浙江日报000172008-12-23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