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对于一生只拍两次照的上辈人来说,摄影就是照相。但对于30岁的李忠来说,相机的功能,远超个人记录,而应该是更广泛的时代记录。
李忠的拍摄对象,集中在岳父李茂光组织的一系列农村文化演出上。李茂光的演员,完整演绎了这三十年来农村文化变迁。
而今天的李忠,已经走得更远了,除了手中的相机,他开始在网上组建剧团,他的志向是,让本乡本土的传统大戏,更近地走进现代,走进年轻人的世界。
李忠所在的村子叫稠门一村,岳父李茂光在稠门二村,是缙云县大源镇相邻的两个大村。李忠的岳父是民间文艺家,这使李忠有幸观察农村文化生活的变迁。比如相隔七八年时间的秧歌队,画面中人物神态、穿着等迥然不同,历史纵深感油然而生。
三台《长征》横跨三十年
打开李茂光的7本相册,是一部30多年来的农村文化记录。这些照片的作者,是李茂光和他的女婿李忠。要说李忠的摄影故事,先得从李茂光说起。
1971年,20岁的李茂光开始自编自演农村宣传节目。他的第一个作品,便是模仿当时的电影作品,创作了《大渔湾捉匪记》。这个节目的背景是,当时正在备战备荒,因为蒋介石集团要反攻大陆,国民党特务上岸杀死我民兵。我英勇民兵经过侦察,成功抓获特务。
“我是村里的宣传队长,上面的各种精神,都是经我的手向农民传达。”李茂光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有的节目都是按照样板戏来演的,他也不例外。
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当中,正好每隔十年左右的时间,李茂光就得演出一场《长征》。而每次演出,都带着强烈的时代印记。
1978年,也就是他女婿李忠出生的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根据上面的要求,李茂光排演《长征》。
这个时候,虽然经济领域已经开始出现新气象,但在农村文化上,由于禁锢已久,李茂光严格依照学校里的这类节目形式稍作改编。当时的这类节目都是歌舞节目,演员要穿军装表演。但演出队只借到了几套退伍军人的军装,其他人连军装都置不起,只好穿便装上台。
“什么情节都搞不清楚,就是按套路跳跳唱唱,也不晓得要表达什么,为演戏而演戏。”李茂光说。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李茂光和其他人一样,忙于赚钱致富,虽然一度在县文化馆任说书队队长,但多以硬梆梆的宣传类小节目为主,他自己都想不起来有印象的了。
第二次排演《长征》是1991年。当时全国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要坚定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个版本的《长征》,每个演员都穿上了军装。也是歌舞类节目,但有些唱腔夹杂了婺剧的特色。
虽然与1978年版本的《长征》相比,在节目形式上差别不大,但是节目内容大家都能看懂了。比如有毛主席带领红军过雪山和草地的情节,教育农民致富不能忘了共产党,更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需要。但主要按领导的意思排演。”
还在读小学的李忠跟着父母看了这台未来的老丈人表演的《长征》。“课本上有长征,我岳父排演的跟学校里的差不多,但没那么整齐。”回顾这个节目,李忠印象并不深刻。
1992年,李茂光在大源镇开了家照相馆。那时一个退休的老教师是当地惟一的摄影师,还是120相机,李茂光第一个用上了135相机。
虽然政府不给钱,但李茂光一闲下来就发挥特长,弄些小节目供大家取乐。但那时,李茂光所能取用的文化资源,包括节目形式,还是全国一个模式的话剧、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小节目,缺乏地方特色。
而到2007年排演《长征》时,虽然也有回忆革命先烈的意思,但节目本身“不那么严肃,主要供大家享受节目。”当时县政府组织送戏下乡,李茂光将《长征》排成了互动节目,全部新买了草绿色军服。
这台《长征》采用了大量的本土音乐和传统戏曲的“折子”形式。第一折以婺剧气势开场,比较热闹,用老版《长征》的词,但用了婺剧的“西皮”唱腔。
第二折采用了电影《东方红》的原词原曲,原汁原味的独唱,体现老版《长征》的精华部分。
第三折表现新农村变化的步伐,寓教于乐,以婺剧的“紧皮转慢板”唱腔结束。
这个时候的李忠,已经是李茂光的乘龙快婿了。
照相簿里的农村文化史
1994年李忠初中毕业,便和其他伙伴一样,出门打工。从温州到厦门经济特区,看到如斯美景,李忠拥有了自己的一部小傻瓜相机,“要把见到的世面拍下来”。
对于打工者来说,拍一些风光一些的照片寄回老家,也算是给父母一个自己生活得还不算差的安慰。
在不同的城市间游荡的李忠,有一日看中了村里的一位姑娘,即现在的妻子。
那姑娘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当地新闻人物李茂光。李茂光不仅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对国家政策的把握也是了得。但凡有什么新的精神传达下来,李茂光总能及时捕捉,并以村民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出来。
关键的是,李茂光是“茂光摄影中心”的老板。李忠从小到大的证件照,就是这位未来的岳父一手操持的。
李忠为人忠厚,在数码相机已经很流行的那时,为了向未来的岳父学艺,竟然花四五百元买了架海鸥机械相机,可以调焦。相比他在厦门时一百多元买的傻瓜机,这是架有着相当技术含量的机器。即使成熟的摄影发烧友,要把这样一台没有自动聚焦装置的机器摆弄得服服帖帖,并非没有难度,何况李忠。
不过还好,李茂光用了一辈子机械式相机,拍摄、冲洗照片都是一把好手。春节回家过年,李忠把自己拍好的胶卷交给这位未来的岳父,剩下的就是等待拿照片了。
“照相师傅”李茂光有个习惯,除了给老婆拍个人照,但凡他主导过的演出活动,都拍下来集结成册。等到李忠上手之后,这个任务就交给李忠了。
打开照相簿,就是一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村文化史。
1989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蓬勃开展,民间艺人李茂光排演了小品《古董开窍》。
1996年,排出了反映路线教育的小品《重新干》;
1997年香港回归,编排了反映群众喜悦之情的小品《瞧这一家子》,在全丽水市引起反响,这部小戏奠定了李茂光在农村文艺界的地位;
2003年,中华盛世,反映社会进步的历史剧《普天同庆》应运而生;
2006年6月12日,李茂光组建的 “农夫乐队”结合“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编写排练了三句半《牢记荣辱创和谐》;
2007年,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小品《致富经》上演。
李忠拍摄的最早一张彩色的农村文艺活动照片,就是用海鸥相机拍的。画面有浓厚的时代特色:表演在小学操场上举行,女村民演员胸戴小红花,瘦弱、神情木讷,拿着短红绸飘带在操场上进行广场表演。
而前年拍摄的一张同样是秧歌的照片,则是在巡街表演,人物神态轻松自得。甚至女村民有点发福。不过,一看即知是乡下人家。背景中的商店招牌则显示这是在近些年的中国南方农村。
乡土大戏在网上剧院开演
实际上,到了2000年以后,李茂光的节目形式实现了“本土化”,其标志就是推出了“大戏”,包括各种历史剧。有时下到农村去演,两中午三晚上的戏,都演小节目的话没有那么多节目可演,老百姓也不一定喜欢。“传统戏剧在农村还是有非常浓厚的群众基础。”
不过,不仅是本土文化资源被发掘出来,音乐会这种高雅音乐的演出形式也被李茂光介绍到农村。2006年,高畈村道路硬化加宽、村庄整治成绩突出,村支书劳苦功高且是文化示范户,于是李茂光在村支书家组织了一场家庭音乐会。但这台音乐会上同样有《婺剧联奏》,以及大合唱《歌唱祖国》等。
李茂光将这台音乐会命名为“迈大步促变化”家庭音乐会,鼓励村干部继续努力。文艺形式还是以本土特色的婺剧为主。
在李茂光家,做土面的工人和婺剧的道具、乐器杂处一室。这个婺剧团是李茂光贷款创办的,每年春节都要演几场,他本人因此被评为县里、后来是丽水市的“文化示范户”。
但女婿李忠已经走得更远了。当李茂光振兴农村戏班的时候,李忠他们开始在网上组建剧团。
在新浪网UC聊天室里,有两个专门为婺剧戏迷开设的“房间”,一个是“中国婺剧院”,另一个是“八婺剧场”。
“中国婺剧院”开设得比较早,老经验的婺剧爱好者都是里面的常客。而“八婺剧场”是去年才开设的。李忠通过县里一群年轻人创办的婺剧QQ群,知道了这个好去处。只要有一只麦克风,他就可以和其他戏迷一起放声网络。
当然,如果有一只摄像头,那就更好了。通过视频,他们不仅可能在线欣赏,还可以录下来保存。
李忠此前对婺剧所知不多,但通过这个QQ群,和李忠一样对传统戏剧缺乏认知的年轻人,发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在这里,演艺名家不再遥不可及。网友“亿发”原是村婺剧团的负责人,对婺剧自小就情有独钟。虽然他们都来自农村,因为有文化底子,所以无论是在QQ群里还是在UC上,他们都相当活跃。
这里是李茂光的陌生领域。对于农村文化,李茂光无比熟悉,但他的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李忠热衷于拍摄岳父的作品,但他自己并不热衷于参加这些活动。
而在UC聊天室里,共同的爱好令线下活动有了活力。“望星空”不仅是QQ群的管理员,也是缙云县婺剧促进会副秘书长。在现实中,他很难聚得起这么庞大的戏迷群体,但通过麦克风和摄像头,散落在各乡各村的戏迷们建立了联系。
现在,网上剧院不仅有看戏品戏唱戏的,也有几个会乐器的,要是排上一场戏,已经具备演出阵容了。
在今年下半年,网上剧院里的戏迷们排演了传统折子戏《辕门斩子》。这是群里的戏迷们第一次排戏,结果在线下活动中大获好评。
“现在农村文化生活多了,不必全村人都喜欢某种艺术。各人有各人的爱好,相同爱好的人能够联络起来共享,农村文化就会越来越丰富多彩。”李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