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希望见证东方大港的更大辉煌”
· 重温30年,为了新的荣光与梦想
· 让千年古镇“青春激扬”
· “我与轻纺城一起实现新跨越”
· “改革开放改变我们一家人的命运”
· 记者 洪卫 通讯员 张敏 吴敏力 发自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台州宝利特鞋业公司——
· 让中国渔船扬帆远航
· 30年,好事一桩接一桩
· 昔日牛棚“分田” 今朝小康梦圆
· “30年,特别感谢党的好政策”
· 让农民跨上信息高速路
· 让集体经济的阳光更温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记者 李月红 邵子江 发自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
让集体经济的阳光更温暖
  一杯清茶,一支烟。电脑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现场文字。

  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有着“浙江首富村”美誉的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办公室,村民朱永康感慨万千。

  1979年,航民村800多人仅靠400多亩地维持生活,人均年收入100多元。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航民生产大队凑足12万元办起了印染厂,“第二年就实现产值40万元,利润14万元。”谈及当年的壮举,老朱的自豪溢于言表。如今,航民村的企业足迹遍布镇外、省外甚至海外,总资产达到30亿元。

  “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听到胡锦涛总书记的这番话,老朱不断地点头:前几年,趁着村企改制上市,村里将航民集团3亿多元的净资产,44%量化到个人。老朱一家5口人仅每年分红就能拿到5万元左右。如今,村民人均收入已超过2万元,愿意返乡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航民村还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如今,全村的村民都在村企上班,和外来工一样,根据自己的劳动贡献拿工资。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发展集体经济,是我们航民村30年来最宝贵的经验。”朱永康兴奋地说,今后村里打算在电子产品、生物医药、远洋海运等领域有所拓展,“背靠集体经济这棵大树,航民村一定会率先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受访者:朱永康,55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办公室主任,航民村发展的全程见证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 00004 让集体经济的阳光更温暖 2008-12-19 48256F32002924A64825752300343EB1[A2-邵子江≈A2-李月红≈B1-吴雅茗];浙江日报000042008-12-190005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