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力
勇担责任跨越辉煌三十年
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浙江全省发电装机容量177.55万千瓦,最高用电负荷81.57万千瓦,全省尚未形成统一的电网,边远和偏僻地区尚处于孤立电网状态,许多乡村甚至还没有用上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浙江电力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到去年底,浙江境内全口径装机容量达到5111.8万千瓦,全省统调用电最高负荷超过3000万千瓦,一个“以500千伏为主网架,220千伏为支撑,并分别与上海、江苏、安徽、福建省网相联,抗干扰能力较强,网络遍布城乡,结构基本合理、技术较为先进、经济适用”的省级电网矗立于浙江大地。
电力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浙江电力改革开放30年间超乎寻常的辉煌发展成就,正是浙江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佐证。电力是经济的血液,电网是经济的血脉,强大的电力支撑,使得浙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小省一跃成为而今的经济强省,全省经济总量连年稳居全国第四,并以其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优势和高度活跃的企业家群体领跑全国。努力超越,追求卓越。30年间,在全力担当为浙江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提供坚强保障的神圣职责中,浙江省电力公司正大步迈向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国内领先的省级电网企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当时浙江电力工业发展的困境,时任的省电力局党组确定了“力争全省电量自给和全省联网”的目标,并决定突破单纯依靠国家投资的模式,走“多渠道、多层次”集资办电的路子。1980年下半年,半山发电厂第一台12.5万千瓦机组,由省计委批准筹建,成为我省集资办电的第一次成功尝试。1981年7月,省经济委员会与电力工业部计划司正式签署合资建设台州发电厂的协议,从此正式启动了浙江集资办电机制。嗣后,我省又吸取集资办电的成功经验,广泛采取引入外资,鼓励地方、厂矿集资,出售用电权等集资办电的综合措施,广泛吸收资金,建设发电厂。1988年,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总容量300万千瓦的北仑电厂开工建设,并于20世纪末建成发电,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在加快电力建设的同时,省电力局逐步调整浙江电力管理体制,以适应新形势下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从1988年起,省电力局贯彻“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这一在我国电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电力体制改革“二十字”方针。1990年3月23日,浙江省电力公司正式成立,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和独立法人。同时浙江省电力工业局名称被保留,承担省政府管电的职能。
1994年,省电力工业局被电力工业部和浙江省政府确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单位,以此为核心,大力推进以“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探索和尝试,试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8年,浙江省电力局被国家经贸委、国家电力公司列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建立发电市场”改革的试点。此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探索工作得到了世界银行的关注,经过浙江省电力公司2年多时间的研究、设计、实施等准备工作,浙江发电侧电力市场于2000年1月1日正式投入试运营,标志着浙江电力开始进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建立电力市场改革的新阶段,为深化全国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电力事业发展在新的起点上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2002年至今,我国电力体制经历了最为深刻的改革,2002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务院以国发(2002)5号文件下发实施,实行厂网分开的运作机制。浙江省电力公司在这场巨大的变革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促进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在浙江的顺利进行。在此期间,省电力公司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坚持“统一安排、分步实施、分区移交、积极稳妥”的原则,确保发电企业划转移交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同时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在完成电力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后,省电力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全资公司,主要承担建设、运营、发展浙江电网,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促进全省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体制机制的不断变革和完善,为浙江电力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7年,省电力公司实现售电量1778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三,公司获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综合管理标杆单位第二名,资产经营、营销服务、电网运行、人力资源、电网建设等5个专业成为专业管理标杆。
改革开放前,浙江电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创业期。当时电网结构分散,多为孤立运行的小电网,供电没有保障,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对电力的需求。据一位老领导回忆:“当时浙江电网供电能力根本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需求。以1977年为例,华东电管局分配给浙江的电量是30亿千瓦时,而浙江实际的需求量在100亿千瓦时左右,缺口高达70亿千瓦时,因此到处是要电的呼求声和对拉电的咒骂声。”加快电源、电网建设,提高电网供电能力,成为当时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浙江110千伏电网建设快速推进。1981年,大汾、三门两座110千伏变电所建成投运,台州电网并入浙江电网。同年,110千伏衢(州)遂(昌)紧(水滩)输电线路工程投产,浙江大陆10个地市全部以110千伏电压等级并入浙江电网。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省进一步完善110千伏网络结构,在进行合理布点、升压改造中,又投产了一批110千伏变电所。与此同时,1989年,我国第一条自行制造设备、设计并施工的宁波至舟山100千伏架空与海缆混合型直流输变电工程,经过十几年的试验建设正式投运,从而实现了浙江11个地市全部联网。该工程的建成投运,填补了中国直流输电科技的一项空白。
随着镇海电厂、台州电厂等一批大型电厂的建设,浙江电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78年底,220千伏镇(海)宁(波)奉(化)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将浙江第一台12.5万千瓦火电机组的电力送入华东电网。1980年,建成当时浙江最长的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镇(海)宁(波)绍(兴)萧(山)输电线路,使浙江电网形成第一道220千伏环网。1984年、1985年,220千伏台州电厂奉化线、镇(海)余(姚)绍(兴)线相继投运,浙江东南沿海地区与杭、宁、绍地区联网,浙江电网出现第二道220千伏环网。至1989年,随着220千伏温(州)丽(水)线的架通,终于实现了全省大陆220千伏环网。
1985年,从安徽淮南洛河电厂出线,经皖南繁昌变电所到浙江余杭瓶窑的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其中61.03千米的繁(昌)瓶(窑)线浙江段是我省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与之配套的浙江首座500千伏瓶窑变电所也在同年开工建设。1986年、1987年,500千伏繁(昌)瓶(窑)线和瓶窑变电所相继建成投运,这标志着浙江电网发展从此迈入500千伏时代。
此后,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又陆续建设了500千伏北(仑)绍(兴)瓶(窑)输变电工程、500千伏瓶窑变二期扩建等工程,大大改善了当时浙东电网经常处于限负荷运行的状况,初步形成了浙江500千伏电网网架。经过10余年的建设发展,到20世纪末期,浙江500千伏电网主网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一个以500千伏为主网架、220千伏网架相配套的、各级电网相匹配的浙江输配电网络已初步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东电西送、北电南输的局面,全省电网覆盖面积达100%。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与浙江省政府签署浙江电网“十一五”发展会谈纪要后,为浙江电网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此后一大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并投产,浙江500千伏电网建设正朝着现代化目标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方向阔步前行。
在大电网发展迅猛的同时,我省也加大了农配网的建设力度。1989年,经省政府验收批准,桐乡成为全省也是全国第一个大电网供电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县;1994年底,实现全省乡乡通电;1996年11月,随着温州永嘉黄南乡王山头村的合闸通电,我省实现所有行政村全部通电的目标。1998年,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浙江开展了“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的“两改一同价”工程,使浙江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得以高速发展。
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省电力公司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浙江农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现在,电压稳了,电灯亮了,电器也多了,农村居民也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着电气化改造带来的成果。”这是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感受。
伴随着电力宏观管理体制的变革,浙江省电力公司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经营入手,集中优化配置各种生产经营要素;实施精益化管理,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等工作;通过梳理管理流程,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实施绩效改进。种种举措,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使得公司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资产经营管理。公司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全面开展资产清理,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成本管理,促进经营集约化管理水平提高。从2004年开始,公司建设预算管理系统。2005年5月开始,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公司组织银行账户的专项清查清理工作,加强资金集中管理,使资金集中度大大增强。
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全面强化对市、县级电力企业的管理,加大了对市、县级供电企业领导班子的管理力度,将全省电力系统企业党组织关系纳入省电力公司党组统一管理范围,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双重管理体制不顺畅的状况。通过对市、县级供电企业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定岗级的“四定”管理工作,改变了企业机构设置无标准、人员编制不规范的弊端,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
营销服务管理。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严格落实有序用电措施,加强用电检查,引导用户错峰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在用电紧张时期,及时启动错避峰方案,重点落实机动负荷,着眼于快速决策和快速响应。深入构建电费回收的评价考核机制、营销管理的可控在控机制、面向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优质服务的常态运行机制“四大机制”,积极推进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账务中心“三大中心”建设,从机制、体制上强化营销服务的集约化管理。
安全管理。多年来,公司一直保持系统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公司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推进标准化作业和作业风险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联合省政府成功举办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演练,加强应急管理。2007年,电网和设备事故分别下降71%和62%,外力破坏事件减少46%。
电网建设管理。公司从2005年起,在基建管理上重点进行SPA-PS模块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PS模块的效能,更好实现对基建管理“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的协调和控制。以建精品工程为载体,实行全方位质量管理,促进了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施输送能力提高工程。
信息管理。构建模式集中的企业级信息系统,实现跨层次、跨部门的业务流、信息流在时间、空间上的基本同步,为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加强SG186工程建设,成为首家通过示范工程验收评审的省级电力公司,初步实现了企业资源管理、生产、营销等业务系统的集成。公司成立信息技术中心,优化信息运行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水平名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第18位。
电网运行管理。近年来,浙江省电力公司对照标杆企业,增强调度管理,加强主设备的运行巡视和检修维护。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要求,重点抓好现场管理,突出运行、线路、检修三大专业管理,完善应急机制,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这些努力,使得浙江电网运行专业指标大幅度提高,浙江省电力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电网公司综合管理标杆单位。
优质服务,让群众满意;节能减排,放眼长远;抗击灾害,不遗余力。一直以来,浙江省电力公司以其始终如一的行动,诠释着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科学发展的国企风范。
近年来,浙江省电力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开展“优质服务年”、“作风建设年”和“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省电力公司系统1187个基层单位广泛开展了作风建设自查自纠和优质服务“百问百查”活动,不断深化优质服务的内涵。同时优质服务的外延也不断得到拓展,树立了一批叫得响的电力服务品牌,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广泛认可和赞誉。2007年,浙江全省30个行业中评选出10家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示范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系统占据两席。
推进节能减排。去年,省电力公司通过优化调度发电倡导节能,提高可再生能源和高效低耗发电机组的出力计划,减少小火电机组的年度发电量;通过提高输变电装备水平,推广应用节能降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浙江电网线损比上一年降低了0.28%,相当于全年减少电量损耗5亿多千瓦时;通过对脱硫机组发电给予价格补偿等措施,控制硫的排放。与此同时,浙江省电力公司系统各级供电企业还有效引导和服务客户节能降耗,实现了客户、企业和社会的“三赢”。在全省“节能减排十大标杆企业”的评选中,浙江省电力公司名列榜首。
针对浙江多台风灾害的特点,浙江省电力公司在努力建设坚强电网,提高电网抗灾能力的同时,在每一次灾害发生的时候都及时组织调配抢修力量开展抢修。2002年“森拉克”台风,2004年“云娜”台风,都在浙江登陆,给浙江电网带来重大损害,浙江省电力公司迅速行动,全力投入到抗台救灾尽早恢复供电的战斗中,在全省范围调集物资、人员,支援灾区抢修,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受损电力设施,恢复灾区正常供电。
2005年从7月到9月,“海棠”、“麦莎”、“泰利”和“卡努”四个台风先后侵袭浙江,浙江电网饱受摧残。面对强台风的频频袭击,浙江省电力公司依托多年建设形成的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不断完善的应急体系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干部职工,在四次强台风袭击的考验中,确保了浙江电网主网安全稳定运行,取得抗台抢险的全面胜利。
2006年8月10日“桑美”台风在浙江苍南登陆,是50年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台风路径区域电网遭到毁灭性破坏。面对台风造成的严重灾情,浙江省电力公司迅速组织所属单位、派遣70支抢修队伍共4000余人赶赴灾区,自带干粮,自带装备,与当地万名电力员工一起战斗在抗台救灾第一线。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重建了一个苍南电网,取得了抗击“桑美”台风的全面胜利,并保证了人身和电网的安全。
2007年夏季浙江电网先后经受了 “圣帕”、“韦帕”、“罗莎”等多次台风正面袭击,浙江省电力公司根据防汛抗台各项工作预案,按照“防、避、抢”的原则,周密部署,迅速抢修。“韦帕”台风过后仅三天,全省因灾停电的113个乡镇、2069个行政村就在浙江电力职工的快速抢修中恢复了供电。
今年1月中旬,浙江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浙江电网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损失,电网结构遭到重大破坏,正常供电受到了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省电力公司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有关“抢修主网、确保供电”的指示精神,把抗灾抢险、保主电网、保供电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坚持科学抗灾救灾,全面打响了抗冰抢险和恢复重建攻坚战。3月7日2时47分,随着500千伏安龙5466线抢修完成并复役,500千伏信安变恢复双线供电,浙江电网全面恢复正常运行,全社会恢复正常供电,提前13天完成了抗冰抢险保供电任务。
2.
建设电网
澎湃电能遍城乡
【引 言】
经济要发展,电力须先行。作为浙江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坚强保障者,浙江省电力公司从其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更多的责任。锐意改革,负重拼搏,努力超越,追求卓越,改革开放30年间,浙江电力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在改革创新中强大。而今,浙江电力年售电量、综合管理水平跃居国家电网三甲,资产经营、营销服务、电网运行、人力资源、电网建设等5个专业指标成为全国同行标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且让我们追溯30年间浙江电力非凡的发展足迹,感受拼搏者的勇气、奉献者的博大和变革者的睿智。
4.
科学发展
服务社会终不倦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典型行业聚焦
主持:陈晓 沈玲玲 E-mail:zjreport@163.com
锐意改革
披荆斩棘求发展
1.
3.
完善管理
精细集约提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