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纪念特刊5
3  4  
PDF 版
· 30年,创造了多少个第一
· 杨汛桥,
上市第一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30年,创造了多少个第一
■本报记者 程瑶
  钱塘潮“壮观天下无”,浙江人弄潮无数、笑傲江湖。30年,在历史长河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因为一个又一个“第一”的生成,使浙江30个年轮显得那么深、那么重、那么有震撼力。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横江词》中如此描述壮阔的“天下第一潮”。就因为这个“第一”之名,千百年来,络绎不绝的游客赶来欣赏“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潮涌。

  “第一”,意味着“领先”,意味着“独一无二”,还意味着将成为后来者模仿和赶超的目标。

  可与 “天下第一潮”相媲美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涌动的另一股大潮——浙江人“敢为天下先”的壮举,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样引人入胜;浙江人以“浪打天门”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同样令人敬佩。

  这股大潮,让浙江人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先锋;

  这股大潮,让浙江人突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民营经济得以蓬勃发展;

  这股大潮,让浙江从资源小省跃升为经济强省——

  民营企业500强,浙江占据席位第一;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总额,浙江蝉联17年冠军;国家级经济贸易合作区数量,又是浙江位居全国第一……这一切,凝聚着“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巨大力量。

  30年,在历史长河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因为一个又一个“第一”的生成,使浙江30个年轮显得那么深、那么重、那么有震撼力。

  去过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的人都有印象,那个惟妙惟肖的小货郎铜像立在商品城外,默默注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浙江崛起的历史正是这样开始的。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温州出现了全国第一个个体户,随后30年,浙江成为全国个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个私经济也成为浙江经济的独特标签。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第一座中日合资饭店——友好饭店在西子湖畔开门迎客,随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国向世界发出了开放与合作的声音。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浙商”这个中国第一商人群体逐步形成。

  浙江人,打造出多少个响当当的“第一”:温州开出全国首家私人股份制“民间银行”;衢常铁路成为全国首条民资参股建设的铁路;安吉上墅私中成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所私立高中;遂昌敲响了全国公开拍卖小水电资源开发权的第一槌……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看到浙江人创新的印记。

  如今,柳市镇已经成为“中国电器之都”,海宁中国皮革城成了中国皮衣时尚的风向标,织里镇是全国最大的童装产销基地,大唐镇被称为“国际袜都”,绍兴中国轻纺城被称为“世界布市”……在工业产品领域中,浙江的多种产品,产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对的第一。而义乌市场上的风吹草动,甚至影响着大洋彼岸的日用百货商品价格。

  我们同样不会忘记,来自浙江的民营企业家第一个登上“全国劳模”的领奖台。

  率先推进市场建设,率先推进内外开放联动,率先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率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浙江人创下的每一个第一,往往都从政策领域开辟出一块新的空间。 浙江人的创新精神,源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浓厚氛围,源于保护人民群众的创业热情,源于鼓励人民群众的创业激情。

  对浙江人而言,历史的酬劳是丰厚的,但拥有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有市场弄潮的胆气、智慧与经验。

  我们坚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以浙江人的创新能力和勇气,将使财富的源泉不断涌流。

  让我们敞开心灵,吸取彼此支持与爱的能量,在未来的道路上,且行且思,继续谱写下一部更厚重、更华美的“浙江传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纪念特刊5 00005 30年,创造了多少个第一 ■本报记者 程瑶 2008-12-18 浙江日报000052008-12-1800003;浙江日报000052008-12-18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