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温州30年
3  4  
PDF 版
· 抓党建 筑和谐 促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8年1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抓党建 筑和谐 促发展
——温州探索实践“活力和谐企业”建设
  温州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祥地,也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得最早的地方之一。

  早在1987年9月,温州瑞安市振中工程机械厂就建立了我省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到目前为止,温州全市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4185个(其中党委32个、党总支33个),规模以上企业100%建立了党组织,党的工作覆盖了1.6万家非公企业,非公企业党组织总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

  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4年以前,探索解决非公企业“可不可以建”、“需不需要建”以及“怎么建”党组织的问题,逐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党组织在企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第二阶段从2005年初起,探索解决非公企业中的党组织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的问题。2005年初,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温州市委组织部对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企业主和职工作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表明,虽然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建立了党组织,但只停留在过过组织生活、抓抓党员教育管理这个层面,党组织的整体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温州市委清醒地认识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并不是党建工作的最终目的,有效地发挥党组织作用才是党建工作的根本。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有没有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程度。更为关键的是,非公企业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温州社会的“细胞群”,非公企业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些“低小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音符”,诸如劳资关系、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企业诚信、社会保障等问题。这种不和谐因素一旦显现,就会产生连锁效应,直接影响城镇、社区、农村、各行各业乃至全社会的和谐。

  从2005年开始,温州市委在全国率先作出了“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部署,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载体,组织实施了“抓党建、筑和谐、促发展”试点工作并加以推广。

  三年多的实践证明,“活力和谐企业”,既是温州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创造,又是温州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党建

  

  非公企业活力和谐之基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温州市非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在困难面前,非公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展示出强大的能量:森马集团党委发动广大党员做好企业“虚拟”经营本土化发展战略的可行性论证、调查摸底、前期考察等各项工作,推动企业“虚拟”经营本土化生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使森马成为该市首家“虚拟经营本土化生产”试点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森马集团销售收入环比增幅达56%,据估计,森马今年销售总额将达60亿元。

  奥康集团党委经过内部调研,积极建议企业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从每一个流程入手,制定新的生产标准,严格控制生产成本,降低不必要的损耗。通过“七毫米鞋皮”、“五克鞋胶”等生产细节精益化活动,从事鞋业制造的2300名职工的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5%,生产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一年下来可节省生产成本1000万元。

  这些场景的出现,皆源自温州市委在探索非公企业党建上的创造性实践: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总目标、总任务、总载体,抓党建、筑和谐、促发展,让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让企业各方找到了共同的追求目标,从而深度推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步伐。

  

  2005年7月,温州市委组织部在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结合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思想,立足非公企业实际,在我省率先提出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得到了企业各方的共同认可。此后,温州市委明确提出,将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载体,党组织是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核心力量。

  温州市委提出的“活力和谐企业”,其内涵定义:一是企业发展充满活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呈现出旺盛生命力。二是企业内部实现和谐。企业中不同层次人员分工协作,和谐相处,获得尽可能大的公平感和相应的满足感。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合理,组织运作协调高效。企业文化和谐,人本理念、团队精神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三是企业与外部和谐共处。企业集群内和谐创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竞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企业重视环境保护,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温州非公企业党建新探索中发现,党组织牵头抓“活力和谐企业”建设,与企业主和行政管理层相比,具有五个方面优势,而且这种优势不可替代。

  首先,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得到发挥。许多党组织通过建立党组织与董事会成员理论学习联合会议制度、双向例会制度等,共同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党员、企业主和职工的共同理想信念教育,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促进企业发展。其次,在培育企业精神过程中,发挥了党组织统领文化建设的优势。党组织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企业先进文化建设必须由党组织来领导实施。许多企业党组织以党建文化为龙头,依托企业党政校、报刊和职工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积极推进企业先进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建设强大的凝聚力。再者,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中,党组织整合利益化解矛盾的优势得到发挥。许多党组织建立“谈心接待日”、“困难职工互助基金”等,及时化解企业与职工的矛盾,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此外,在开发人力资源上,党组织集聚优秀人才的优势得到发挥。开展“党员人才工程”,使党组织在发现、使用、留住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优化外部发展环境中,还发挥了党组织协调沟通各方的优势。党组织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积极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帮扶活动,提高企业美誉度。去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温州组织开展了“千村千企结对共建”活动,广泛发动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活力和谐企业”既是党建工作目标,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温州对“活力和谐企业”“发展充满活力、内部关系融洽和外部环境友好”三个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层层分解,并细化分解到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结合点上。在此基础上,党组织将每项活动分别归属到“活力和谐企业”的要素之中,从而系统性地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设置党组织的活动载体,企业党组织根据“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的内容,分别设置党的活动载体,从而使活动载体具体化。

  温州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各方的思想“困惑”,使党组织成为和谐建设的核心力量。

  

  温州市委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载体之后,赢得了广大企业主和企业职工的真心拥护。“总目标”,明确了党组织朝什么方向做的目标定位问题;“总任务”,解决了党组织做什么的具体功能问题;“总载体”,找到了党组织怎么做的方法途径问题,它构成了抓党建工作的一个完整体系。

  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华仪集团等46家企业在温州全市率先试点,使非公企业党建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新雅集团党总支建立的三个“一分钟”晨学机制,华尔达集团党支部探索的“三法”教育方式,康奈集团党委开展的“员工文化节”,泰昌集团实施的“党员人才工程”。同时,在全市广大非公企业中,开展“素质提升工程”、“关爱职工行动”、“反哺社会工程”等一系列实践创新活动,使党组织在凝聚人心、促进发展、培养人才、协调内外部关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活力和谐企业建设,为正泰实现新的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从温州的实践看,由党组织牵头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非公企业党组织凭借着这些独特的优势,通过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赢得了企业主和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当前党组织已经成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核心力量,成为非公企业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

  温州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创新之举,还引起党建专家的关注,得到了充分肯定。2007年7月30日至31日在温州召开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研讨会上,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这样评价:“温州创造的非公经济党建新经验,非常宝贵,值得总结推广。”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认为:“温州非公企业党建的创造性探索,已走在全国前列。”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前年来温调研后,完成了题为《温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及其启示》的长篇调研报告。报告认为:一是企业党组织应当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二是企业党组织在利益上应当是超然的;三是党组织的活动和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应当是一致的。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实践的经验有四条:从企业自身运作规律出发,来思考企业党的建设的规律性;把党的工作变成企业的需要,使党组织成为企业运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党的新定位具体化,把它落实到要素和要素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上;联系本企业实际开展工作,既坚持总体思路,又体现自身特色。

  建设“活力和谐企业”,是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的新创造,是温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新动力。如今,这种新创造与新力量,如同一种嘹亮而悦耳的“和谐音符”,在浙南大地上激昂地奏响……

  

  三年多来,温州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不断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已形成了具有温州特色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格局。如今,温州围绕“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抓党建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按照“在浙江省领先、在全国走在前列”的要求,不断自加压力,创新工作举措,有效提升温州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活力和谐企业”评选如火如荼。为进一步激发全市非公企业参与“活力和谐企业”创建热情,温州市委组织部从去年开始组织每年一度的“活力和谐企业”评选表彰活动,旨在运用评价激励手段,把“活力和谐企业”作为企业的最高荣誉,每年评选一批“活力和谐企业”和“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深入挖掘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

  按照“活力和谐企业”的内涵定义,把评选内容分为“发展充满活力”、 “内部关系融洽”、“外部关系友好”和“党建扎实有效”等四项,评选指标包括企业的产值、税收、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科学管理、安全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自主创新、企业在行业中的排名、各种认证的情况、员工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劳动合同的签订率等49个子项目,并且邀请了涉及评选的19个单位部门参与。去年评选20家“活力和谐企业”、30家“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今年则分别评选25家“活力和谐企业”、30家“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并从生产型企业拓展到商贸服务型企业。

  “活力和谐企业”作为温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企业的最高荣誉,由市里一次性奖励30万元,同时享受企业技改、资金信贷、能源利用、规划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在有关部门评先评优、安排社会职务时,对这些企业和负责人予以优先考虑和安排。这极大调动企业主创建“活力和谐企业”的积极性,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

  “五建五促”系列活动全面开展。组织开展“五建五促”系列活动,进一步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载体和途径。首先是细化“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目标。为了深化“活力和谐企业”建设工作,温州市委组织部不断丰富和提炼“活力和谐企业”内涵,细化开展“五建五促”系列活动。这“五建五促”,就是建设“创新型”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建设“温馨型”企业,促进企业关爱职工;建设“平安型”企业,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建设“责任型”企业,促进企业反哺社会;建设“生态型”企业,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同时,落实“活力和谐企业”建设责任。具体到企业层面,这“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的“五建五促”系列活动,由党组织牵头抓总实施开展。在组织实施层面,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科技局、劳动局、安监局、宣传部、环保局等5个部门为主要实施责任单位,其他部门为协助单位。主要实施责任单位,都对每一“型”企业建设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逐一加以落实。

  “块状典型”创建扎实推进。温州今年开展了“块状典型”创建工作,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选择若干家党建开展较好的企业,集合成一个“块状”,从而发挥典型的集聚效应。同时,温州还有效实施“红领计划”。在应、历届高校党员毕业生中选培从事非公企业党的工作的“红领”,努力改善党务工作者队伍结构,积极推进党务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目前,两批选培合格的66名“红领”已正式到企业从事党务工作。

  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的作用,从今年11月份开始,温州积极实施“与企业同呼吸、为党旗添新彩”主题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才智和积极性,与企业共渡难关。努力帮助企业持续经营创新,在困境中保持发展的动力;帮助企业推行节能减排,在困境中保持效益的递增;帮助企业获取人力支撑,在困境中保持队伍的活力;帮助企业营造温馨环境,在困境中保持和谐的氛围。

  华尔达集团党支部推行的“快餐党课”以其精短丰富的教育内容、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和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引起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高度关注。

  创新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实践

  集聚“热能” 助推企业学会“冬泳”

  为企业谋发展

  激发企业活力

  乐清万控集团喷塑车间原来使用柴油动力设备,现在改装成煤动力设备,一年可为企业节省近40万元。

  这个成果源自万控集团党支部就节能减排工作在党员和员工中开展“金点子”征集、技术创新等活动。在这项活动中,长期身处生产第一线的喷塑车间职工杨亮,收集各方资料,提出了将柴油动力设备改装成煤动力设备的方案,被公司采纳。其他员工也提出了改革模具、垫片、螺丝等建议,对工序进行了简化,既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能耗,帮助企业节省近100万元。

  万控集团党组织始建于2002年,现有党员36名,流动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子18名。先后多次荣获“乐清市非公有制企业五好党组织”、“乐清市活力和谐企业”等荣誉。

  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万控集团党组织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优势,把企业当前的发展之危机转化为企业二次成长之契机,党支部带领集团全体员工,直面困难,抓技改、搞挖潜、谋发展,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从各方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

  为减轻今年来宏观形势趋紧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州集团党委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转变经营理念,深挖外部潜力,使企业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金州集团党委充分发挥自身与董事会、经理室之间“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优势,有效地参与了公司的决策和管理,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集团党委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强化机遇意识,动员企业在做大外贸主业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制,并压缩投资项目,寻找高科技、节能减排项目,走重组、联合、提升道路。根据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加快外贸工业生产园区建设,走“工贸一体化”道路,使集团从单一贸易方式向工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这个项目建成后,将为企业新增出口创汇6.7亿元。成立物流公司,作为公司的配套产业,集货物进出口的运输、报关、中转等为一体,并逐步集聚社会资源和对外辐射,把物流产业做大,并把它作为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问题来抓。

  今年,集团党委还提议对外贸公司进一步细化管理,按去年的业绩将业务员分成三组来进行分类管理,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调整管理费和细化管理的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极大地调动了业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扩大出口规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金州集团党委积极探索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式下加强党建工作、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维护企业稳定、推动集团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为人才搭平台

  构建和谐企业

  泰昌集团普通党员吴光龙,现在已经升任技术中心主任,今年技术中心在他的领导下,上线了铁塔工程放样系统,建立了铁塔放样、画图的数据化平台,实现了铁塔技术放样的精益管理,间接为公司创造效益2000万元。

  泰昌集团通过党组织倡导的一系列有效的党管人才新举措,获得了丰厚回报,在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效益不降反升。集团聘请的原任内蒙古呼伦贝尔建筑集团某厂厂长的党员周玉生,在他的带领下,2008年泰昌水泥制品公司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月生产能力提高了40%,预计今年水泥制品公司产值将突破6000万元,比去年增长40%。聘任的优秀江西青年党员周志军,在担任科技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后,带领科技公司于今年10月获得了钢管杆生产许可证,铁塔公司通过了目前国内最高级别的国家电网公司1000kV钢管塔初步验收,成为目前国内有能力加工1000KV的六家企业之一。

  通过党组织的有效作用发挥,2008年,泰昌集团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巨大波动、人民币升值、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使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困难,使集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3月,泰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1~10月份集团产值同比增长30%,预计2008年产值将超过8.8亿元。

  能否在企业内部树立良好的思想导向,鼓舞员工士气,对特殊时期下企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尔达集团党支部从统一思想入手,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活动,帮助员工树立积极正确的危机意识。利用公司骨干会议和员工会议的机会,回顾总结上半年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客观分析当前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引导员工理性认识,正确对待企业面临的困难,有效稳定人心,凝聚克难攻坚的力量。在企业内刊《华尔达报》上增开“创业论坛”专栏,直面企业受到的冲击,广开言路,鼓励公司管理层和广大员工围绕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如何保存并发展企业自身展开讨论,畅谈想法,寻找对策,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能动性。通过宣传栏定期公布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提高厂务公开透明度,让员工时刻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氛围。开展定向谈心活动,经过班组摸底,集团党支部了解到一些员工存在思想有所动摇、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对这部分人群,党支部加强针对性教育,指定由一名党员定向联系1~3名需要思想帮扶的员工,定期找其谈心解惑,以党员的正面形象影响他们、带动他们,使员工的消极心理和片面认识在最快时间内得到纠正。同时,辅以召开“企业困难,党员带头”、“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等主题生活会,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企业集中精力攻克难关解除后顾之忧。

  欧美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当前,温州市非公企业正面临着经济困难期的严峻考验。就在非公企业千万百计寻求应对挑战之策时,温州“活力和谐企业”建设发挥重要能量,企业党组织纷纷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帮助企业渡难关。

  激发非公企业发展活力

  温州非公企业员工运动会

  “活力和谐企业”建设向纵深推进

  瓯海经济开发区非公企业文化月活动

  培育“块状典型”

  平阳县昆阳镇浙江远东皮革有限公司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有30多名员工先后向企业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20多人经考察被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

  这一显著成效源自温州非公企业党建领域的创新之举——推进“块状典型”创建。

  针对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分布零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的问题,今年温州开展了“块状典型”创建工作,即通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选择若干家党建开展较好的企业,集合成一个“块状”,利用“块”这个中间环节,聚“点”成“面”,从而发挥典型的集聚效应。

  平阳是温州市最早开始“块状”典型培育的地方之一。经过半年创建,该县昆阳镇、鳌江镇两个“块状典型”已初步成型,萧江镇“块状典型”预计本月底完成培育。上述3个“块状”,共涉及核心企业12家,辐射面上的企业达百余家。

  在推进“块状典型”创建的过程中,温州市委组织部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首先是明确创建标准,严格筛选成员企业。年初,温州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开展“块状典型”创建的通知,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方法等。具体标准为:构成企业数量在4户以上;企业坐落相近;企业重视党建工作,党组织作用发挥较好;企业之间存在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对照这个标准,在全市确定了16个区块78家企业作为第一批“块状典型”创建单位。永嘉县在去年就开展创建试点工作,率先建立起瓯北镇“块状典型”,由奥康、红蜻蜓、保一、报喜鸟等4家企业,共同构筑起了非公企业党建“红色示范区”。其次是对照创建要求,重点建设硬件设施。在创建过程中,温州市委组织部要求各地切实抓好企业的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把企业的党员活动室、党政校、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再者是追求活动特色,突出发挥集聚效应。成员企业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坚持追求工作特色、发挥集聚效应的原则,相互开展活动,带动周边企业,促进党建功能区块化、集聚化。

  打造“块状典型”的过程,也是“块状”企业进一步夯实党建基础的过程。远东公司是昆阳镇“块状典型”的4个核心企业之一。经过半年培育,党支部在员工中的吸引力、凝聚力显著增强,党建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能力大为提高,还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远东的“五建五促”、乔治白公司的“三色文化”、庄吉集团的和谐企业共建委员会……尽管建成时间不长,昆阳镇“块状典型”已逐渐发挥集聚示范的作用,该镇不少企业纷纷上门“取经”、比较“长短”,物色适合本企业党建发展的“样本”。瑞安经济开发区“块状典型”5家核心构成企业,联合发动,定期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职工技能大比武等活动,并吸引周边50来家企业参与,加强了区域内企业间党建活动的联动开展。

  “红领”进企业

  这段时间,康奈集团企业文化中心文化干事王蓓蕾内心充满自豪以及喜悦,因为她设计的“寻找康奈10大浪费现象”活动方案被公司采纳,并且在此基础上,公司广泛开展征求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活动,活动共收到康奈员工几百条合理化建议,其中一条建议每月为公司节约成本7万元。

  王蓓蕾是温州市首批44名“红领”中唯一的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管理专业。

  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一直来走在全省前列。目前,温州市已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4185个,3275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党的工作覆盖了近1.6万家非公有制企业。

  由于温州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为原企业兼职人员和外聘的退休人员担任,出现了老龄化现象,引进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已成为众多企业家的一大渴求。

  为此,温州市委组织部、社会工作委员会计划在3年内选培300名“红领”,着力解决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青黄不接”问题。在具体招选过程中,除明确“年龄35周岁以下、中共党员、高校毕业生”三个硬性标准外,不拘泥于地域、身份、行业等限制,广开选才渠道。在3月份首期50个名额、8月份第二期23个名额的招选活动中,分别吸引了712名、423名高校党员毕业生报名。

  经过层层选拔,73名佼佼者脱颖而出,他们首先接受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并分派到22家企业接受两个月的实习锻炼。由于事先确定并严格执行遴选标准和培训方案,在选培活动伊始,像康奈、强强等多家企业就提前预订这些党务人才。

  “选派大学生担任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要让他们做好经济人,当好政治人,既懂党务知识,又懂企业管理,既做好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又当好个体利益的维护者。”据温州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负责同志介绍,此次大规模选拔和培训大学生担任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是一种新尝试、新探索。

  在推荐与选配时,综合考虑他们的专业特长、能力水平等因素,把党务人才推荐到党建有特色或相对薄弱的企业。比如,在巨一集团工作的2名党员大学生,针对企业员工业余生活单调的问题,发挥他们传媒方面的专业特长,精心策划“巨一之声”广播,组织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迅速进入角色,发挥作用。比如,推荐到康奈集团的3名党员大学生,其中有两人分别担任所在支部的副书记;推荐到德力西集团的1名党员大学生担任党委办公室主任。

  最终顺利通过考验的69名“红领”,由市委组织部录入党务人才库,经双向选择推介到康奈等30多家非公企业工作。

  “红领”受到了温州非公企业的广泛欢迎。“正泰集团是一家人才济济的大型民营工业电器企业,但唯独缺乏年轻的政工人才。”该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唐黔英说,担任该集团工会干事的“红领”蔡余党,前段时间协助工会主席刚组建完毕2个分工会,由于表现出色,目前集团已委派他在年底之前负责筹建另外3个分工会。

  市委组织部干部薛光伟说,“红领”上任后,组织部这个“娘家”还要做好后续跟踪服务。毕竟,这些“红领”都不是党务科班出身,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还需要指导和帮助,组织部门还定期邀请这些“红领”举行座谈会,相互沟通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温州全市非公企业党建“块状典型”现场推进会

  增添活力 构筑和谐

  ——新时期温州非公企业党建体会与思考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加上非公企业的飞速发展,非公企业党建面临一大困惑——非公企业要不要建立党组织?经过这些年的总结和探索,温州的非公企业党建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企业感觉到非公党建为企业增添活力,构筑和谐意义重大,许多企业主都表示“已经离不开党组织这个主心骨”。

  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组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出现刚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的缺点,企业的“软件”仅仅依靠企业有关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党组织来弥补不足。按照温州市委提出的“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总要求,非公企业党组织要为企业打造强大的团队,提升企业的内聚力,发扬拼搏的精神,为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注入活力。党组织在利益关系中,是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形成共同目标,在企业和职工之间建立起桥梁的作用。政府支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是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同样非公企业党组织可以依靠自身优势与政府等外部环境沟通为企业活动得到更多力量的支持,达到企业与政府良性互动。因此,党组织的建立和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一致的,非公党建的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非公企业党建必须要有所作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建设“活力和谐企业”是符合党的十七大要求的。在新时期非公企业党组织构建“活力和谐企业”关键之处还是发挥其作用:1.发挥把关引路的作用。非公企业党组织是企业发展的“导航器”,引导企业和企业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让企业在发展中不迷失方向,紧跟国家的形势,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同时引导企业遵纪守法,特别在企业的重大政治经济决策时做好参谋把好关,避免走弯路走错路。2.发挥和谐稳定的作用。党组织要深入调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依靠各类载体,以党组织特有的柔性管理来弥补企业刚性管理的不足,充分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3.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党组织要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企业文化之中。坚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用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占领职工群众的思想阵地,注重发挥企业文化在凝聚职工思想、打造团队精神、培养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塑造企业良好形象。4.发挥集聚人才的作用。一方面要依据《公司法》,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规章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努力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技术能手,同时又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人才队伍。

  非公企业党建必须得到业主的支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的关心和支持,非公企业主的理解支持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正如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所说,“正泰发展的成功,有人认为是我的功劳,但我认为是党组织的功劳。”现在一心一意依靠党组织已经成为正泰集团的一致行为,并把党的工作内化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活力和谐企业”建设是非公企业党建的一个重要课题,相信在各级党委和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会不断让企业内部的“软件”得到开发,使企业发展充满活力,会不断让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更加和谐。

  □ 正泰集团党委书记 林可夫

  正泰集团党员突击队

  “红领”代表与德力西集团代表签订聘用合同

  非公有制企业新党员在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前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红蜻蜓集团党委创新党内民主渠道,推出了党员民主听证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温州30年 00018 抓党建 筑和谐 促发展 2008-12-17 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03;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39;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06;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30;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21;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22;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35;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08;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09;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27;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32;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28;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38;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40;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41;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42;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07;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05;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45;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43;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24;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04;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25;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23;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26;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29;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44;浙江日报000182008-12-17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