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经典浙江——辉煌三十年
3  4  
PDF 版
· 平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平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
本报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赵 军 谢 佳
  改革开放30年,浙江创造的很多奇迹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但有一个奇迹,很少被人们提起。

  那就是,这30年来,我们心中有一种感觉越来越明显——稳定祥和。

  这种感觉,来自于无处不在的平安承诺;来自于温暖贴心的平安保障;来自于和睦共处的融洽关系;来自于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

  祥和静谧,是平安的真谛所在、幸福的奥秘所在。

  平安的真谛之一:

  不变的承诺,不懈的努力

  上世纪70年代末,杭州市公安局有一间特殊的值班室,几台老式的脉冲电话机、一张床和一名值班民警,就是全部配置。那时的电话叫“110盗警电话”,记录完全靠纸和笔,接处警则为同一个值班民警。

  1989年10月1日,“110盗警电话”正式升级为“110报警服务台”。时年44岁的潘良才到这里工作,并一直干到了退休:“当时110报警系统也是完全靠手工操作,但我们只负责接警、记录,用电话通知出警。1995年后还配了电脑,接处警速度越来越快。”

  “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快速反应。”杭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主任王建平告诉记者,110报警服务台不断升级,“110”、“122”、“119”实现“三台合一”,2006年还推出110短信报警服务,“接处警量也在不断上升,但1997年开始向社会作出的这一承诺,始终没变”。

  从1978年的整顿城市治安秩序行动,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打流窜”、“追逃犯”、“反盗窃”专项斗争等,到上世纪90年代的整治农村社会治安斗争、“禁毒禁赌集中统一行动”等,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打黑除恶、侦破命案、禁毒人民战争、网上追逃、互联网有害信息整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回溯历史,“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解决什么,什么地区混乱就整治什么”,让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有一个安定的环境,让老百姓的生活始终有安全感,30年来,一直是我省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坚定不懈的努力方向。

  我们忘不了——1996年1月13日,一辆金华开往平阳的大客车,途经青田县龙基山路段时,车上7名歹徒用刀砍伤5名乘客,抢劫20余名乘客3.3万元现金等钱物。当地公安民警四昼夜不眠不息,直到抓获7名案犯。这,不仅沉重打击了车匪路霸的嚣张气焰,也使“车匪路霸”逐渐成为历史名词;

  我们忘不了——2001年6月20日,富阳市灵桥镇一家纸业公司总经理楼某一家6口被害,专案组经过数月艰苦侦查,于次年初在贵州省松桃县成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这,使当地群众不再人心惶惶,而事实上,社会关注度最高、侦破难度最大的命案侦破率,我省多年来一直领先全国;

  我们忘不了——2004年4月14日,绍兴县发生30万元现金被抢、6名群众受伤的案件后,专案组民警辗转全国各地,行程20多万公里,抓获犯罪嫌疑人。这,以及同时在全省开展的“打两抢”斗争,及时遏制了社会大流通时代所特有的抢劫、抢夺犯罪多发势头;

  30年来的我省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完全可以说是一种“现象”:30年来,全省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42万起,全省民警人均破案数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2006年开始,还实现了刑事发案绝对数的逐年下降。

  更令人欣喜的是,我省在科技强警方面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997年率先开始公安信息通信网建设,2007年率先实现全省公安机关全程全网数字化;率先开发应用刑事信息综合系统、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指纹远程比对系统,及DNA技术、微量物证提取检验技术等。2003年至2007年,全省破案绝对数、逮捕犯罪嫌疑人数以年均6%以上的幅度递增,利用指纹破案会战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

  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条“坎”。为此,我省在2004年5月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决策,使浙江特色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又在全国率先走向了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于一体的“大平安”新境界。

  平安的真谛之二:

  民本的坚持,如一的诚意

  59岁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杨光照,1986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枫桥派出所工作。20多年来,他为当地老百姓调解过的矛盾纠纷,难计其数。

  3年前,他因健康原因调到诸暨市交警大队工作。今年初回到枫桥派出所,为欢迎他,当地老百姓专门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老杨回来了》。而今年7月底成立的“老杨调解工作室”,至今已接待群众250多批次,受理纠纷40余起,调解成功率100%。

  有人问老杨:“是什么原因使你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老杨的回答是:“我这20多年来,只是做到了一直用真心去对待老百姓。”

  “枫桥经验”,是我省维护社会稳定的一大法宝。30多年来,为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枫桥经验”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展,但它“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始终不曾改变。

  与此相应,30多年来,我省也一直把有限的社会治安警务资源,优化配置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前沿。2001年在全国率先开始的城市社区警务建设、2006年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的城乡社区警务战略,事实上也得益于“枫桥经验”的启发。

  目前,全省有社区警务室2289个、农村警务室2735个,配备社区民警3696名、驻村民警4117名,城乡社区民警占派出所总警力的27.8%,已成了我省维护稳定强有力的第一道防线。

  平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一个“人”字。

  在我省的高速公路上开车,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里的隧道基本上都是沥青路面,而不是其它地方隧道的水泥路面。这正是公安交警部门根据我省湿润多雨的气候特征,和交通部门一起反复调研论证后,采取的以提高摩擦系数、减少隧道交通事故发生为目的的人性化创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路多了、车多了,但对交通事故的多发,很多人还是颇有怨言。事实上,有一组数据的对比可以告诉我们,30年来我省在确保老百姓平安出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何等的惊人:

  1987年,全省公路总里程27800多公里,机动车44万多辆,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70.15人/万台车;到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为99800多公里,机动车855万多辆,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则为7.5人/万台车。特别是2005年以来,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4年“零增长”。

  “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起刑事案件,从全省的统计数据上来看只是万分之一、几十万分之一,但对当事人及当事人家庭来讲却是百分之百。”省公安厅负责人这样说。

  “多侦破一起案件、多化解一件矛盾、多消除一个隐患和少发生一起案(事)件、少伤亡一个人、少造成一点损失”,我省公安机关这些年新提出的“三多三少”做法,实质上就是对我省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 “以人为本”维稳理念的一种总结提升。

  在“三多三少”的基础上,我省公安机关如今又开始大力倡导“六个小”,即维护稳定不忽视“小矛盾”、治安工作不忽视“小案件”、执法办案不忽视“小漏洞”、安全生产不忽视“小隐患”、服务群众不忽视“小事情”、队伍管理不忽视“小问题”。

  不仅如此,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信息化时代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我省公安机关自上而下率先组建网络安全监察队伍,率先推出网上报警岗亭、虚拟警察,使人们在虚拟社会的安全也开始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1年国家统计局开始民众安全感抽样调查以来,我省受访群众的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认可度逐年提高,且均位居全国前列。

  平安的真谛之三:

  无间的包容,融洽的共处

  “从打工妹,到外来务工者、新平湖人,再到现在的新居民,每一次身份的改变,都让我感受到了浙江这个第二故乡的温暖与包容。”

  2007年11月22日,来自广东的28岁女工张建嫦,从平湖新埭镇新居民事务所领到一张绿色的居住证,这也是我省首张属于外来农民工的居住证。有了这张居住证,她可以享受大病救助,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符合一定条件后还可落户平湖。

  2006年9月,我省发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改革农民工登记管理办法,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取消暂住证制度,转而实行居住证制度”。

  嘉兴、慈溪先行试点。2007年6月1日,平湖市成立了全国首个“新居民事务局”,在平湖工作的25万多名外来农民工有了一个统一而亲切的称呼:新居民。

  而从明年起,居住证改革试点将在全省范围逐步推开,使用20多年的“暂住证”,我省即将在全国率先画上圆满的句号。

  从30年前的不足200万,到现在的1700多万,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的暂住人口数量也在逐年猛增。

  大量的外来农民工,难免会带来一定的治安隐患,但他们更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浙江人始终以一种惊人的“大容量”,帮助外来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

  作为浙江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直接见证者,外来农民工无疑对这种海纳百川的“大容量”有着切身的体验与感受。

  尊重农民工,让农民工感受到平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省就开始积极转变流动人口的管理理念,变防范式管理为服务型管理。随后,还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1995年,制定《浙江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

  2004年《条例》修改后,我省更是率先取消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费,明确在就业、办理营业执照时,不需要先出示暂住证。同年开始,诸暨市店口镇还通过聘请农民工流出地的公安、劳动、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老乡干部”到店口工作,以“娘家人管婆家事”的方式,促进当地政府和居民与外来农民工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理解。这一做法很快就在全省推开。

  共建,也应共享。近年来,在浙江工作生活的外来人口,在全国率先享受到了“新浙江人”的称呼,以及与本地人一视同仁的各种待遇。对外来农民工当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现象,人们也早已司空见惯。

  如今,浙江已摸索出一种融教育、服务、管理和维权于一体,具有浙江特色的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模式。本地人与外来人互尊互爱、和谐相处、共同创业的良好氛围,在我省很多地方已经形成。“外地人”、“打工者”等曾经带有一定贬意的称呼,已经很少听到。人们还欣喜地看到,全省流动人口犯罪率已从2004年的10.2%。下降到2007年的6.7%。。

  “一半以上外来农民工希望成为‘新浙江人’。”这是《2006年中国农民工满意度报告》的调查结果,“一半以上”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省市。2007年举行的中国首届农民工春节晚会上,评选公布了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杭州、温州名列其中。

  平安的真谛之四:

  互助的关爱,和谐的共享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对于群众的力量,现年73岁的退休老民警傅其刚早在1978年就感同身受。那年的一个傍晚,他接到“有人用钝器打死了人”的报警后,和一名同事立刻开车赶往事发地。结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在群众的团团围堵下,已被逼躲入附近一幢楼里,他们一到,迅速抓获。

  30年来,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感动,还有很多很多——

  2004年6月7日上午,乐清市区,一名男子从银行取出40万元现金后被抢。结果周边的群众一呼百应,纷纷加入抓捕的队伍。歹徒在逃跑中将钱撒了一地,大家捡到后全都送回失主手中,40万元现金无一遗失。

  2006年7月30日,听说四个偷车贼正沿着56省道经过自己村子逃窜,正在吃晚饭的文成县大垟口村近百名村民立刻自发动员,经过50多分钟、前后20多公里的追堵,警民联手没让一名窃贼溜掉。

  ……

  2007年12月20日,经杭州市下城区民政部门审核同意,“杭州市下城区天水地区反扒协会”正式挂牌,成为全国首个官方认可的民间反扒组织。事实上,民间反扒作为平安建设的一支自发力量,在我省有着很长的历史。今年获得“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殊荣的宁波市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早在2002年就已成立。至今,这支义务反扒队伍已从74名队员发展到120多名,共组织各类形式的反扒行动4600余次,累计抓获各类扒窃犯罪嫌疑人2100多人次。

  首届“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获得者王法金,从2000年4月主动要求调到文苑社区后,很快就使这个脏乱无序的老旧小区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安全文明社区。

  被誉为“点子警察”的他,却一直将这一变化归功于社区群众的力量。而他最得意的招数之一,也就是请小店业主、清洁工,以及原本门对门几年都还不相识的社区居民互相照管的“守望工程”。

  平安,特别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参与,需要互助的关爱。

  从原先的自发行动,到如今有组织的参与,全省各地的平安巡防组织,最能体现我省平安建设者的广泛性与群众性。不管是繁华的街道还是僻静的巷弄,都有协警、保安、治安志愿者等平安巡防队员警惕的眼睛……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省各地就已想方设法有机整合各种力量,努力构筑和完善全方位、全时空、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平安大网”,共同守护平安幸福生活。目前,全省共有专、兼职或义务巡逻队2万多支、40多万人。

  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目前共建有专职消防队526支,义务消防队6206支。至今,全省火灾事故已连续4年实现“零增长”,其中社会消防就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身负重伤仍与歹徒英勇相搏的胡洪言,面对失控卡车先推开战友和群众的沈克诚,冲进火场舍己救人的黄东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先后有163名民警为国捐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弥足珍贵的平安环境,用生命书写了忠诚守卫的平安壮歌,用行动唤来了越来越多群众对平安的守护……

  人人享受平安,人人建设平安。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我们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我们才有可能在享有日新月异的发展之福同时,还能时时刻刻地感受无限暖意的平安之福。    

  平安与富裕共存,和谐与发展并举。正如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止境一样,平安的努力同样没有止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典浙江——辉煌三十年 00003 平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 本报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赵 军 谢 佳 2008-12-16 浙江日报000032008-12-16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