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
兴
辉煌 年
30
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开启了绍兴发展的新纪元。绍兴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稳健有序、统筹协调的发展新路,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绍兴模式”,全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谱写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壮丽诗篇,谱写了摆脱贫困、实现小康,人民生活走向富裕的时代颂歌。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30年来,绍兴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经济这个中心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绍兴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发展成为一个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强市。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挖掘、传承经世致用的文化品性、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兼容并蓄的文化心态、崇智尚谋的文化精髓,不但没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迷失自我、丧失传统,而是以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与市场机制和谐共振,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绵延不绝,在古今交融、经文并进中开启了文化强市建设的新跨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绍兴人怀着强烈的环保自觉,以建设国家生态市为目标,在建设生态绍兴、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能力处于全国、全省领先水平,最终夺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的桂冠。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中,绍兴环境类指标得分居浙江省第一,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评中,绍兴连续三年居浙江省第一。
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绍兴市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放在重要位置,以全新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平安与富裕并存、和谐与发展共举的新绍兴。民情日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现在的绍兴,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不仅是一座高度开放的城市,还是一座生机盎然、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绍兴市将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两创”总战略统领发展全局,坚持改革开放,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在创业创新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加快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谱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辉煌。
经典数字
经济总量
2007年绍兴市GDP总量1972.1亿元,是1978年的17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4.8%,总量居全国第32位,同类城市第11位,长江三角洲地区第8位,全省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45244元,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950美元,是1978年的151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平均增长14.2%。5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5.6:32.8:21.6调整为2007年的5.4:60.7:33.9。
财政收支
2007年绍兴市实现财政收入237.1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13.8亿元,是1978年的126.5倍和152.8倍,年均增长18.2%和19%。
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绍兴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亿元,达到843.4亿元,是1978年的1916.8倍,年均增长29.8%。
农业
200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1.62亿元,是1978年的22.8倍,年均增长11.4%。
工业企业
全市拥有各类工业企业及个体户10万余家。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81.03亿元,是1978年的339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20.1%。全市有规模以上企业4428家,实现利润总额250.8亿元。
建筑业
2007年,绍兴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112.59亿元,是1993年的35.4倍,年均增长29%,各项建筑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第三产业
2007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69.4亿元,是1978年的275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1%。
2007年绍兴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15.4亿元,是1978年的140.1倍,年均增长18.6%。
旅游业
2007年,绍兴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192.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7.4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5.9倍、10.3倍。
金融业
2007年末,绍兴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639.3亿元和2029.6亿元,比1978年增长1156倍和560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86.9亿元,是1978年的1574倍。
对外贸易
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192.9亿美元,是1988年的2455倍,年均增长50.8%。200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1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219倍,年均增长37.3%。
基础设施
绍兴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0平方公里;到2007年末,绍兴市公路通车里程达8663公里,比1978年增长4.2倍。
科教文卫
2007年末,绍兴已有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省级高新技术研究中心113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38%,列全省第一位。全市所辖5个县(市)全部成为浙江省科技强县(市)。全市所属6个县(市、区)全部创建成省教育强县,110个乡镇创建成功省教育强乡镇。2007年末,全市有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168万册,比1985年增加93万册。目前全市有医疗机构1400个,床位数13630个,分别比1978年增长1.3倍和1.4倍。
居民生活
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71元,是1986年的21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730元,是1985年的17.1倍。2007年,全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4.2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15.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62.2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11.7平方米。
消费水平
2007年,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26.2万辆,比2002年增加2.2倍,其中私人汽车18万辆,比2002年增长4.4倍。2007年,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91.8万户,是2000年的12倍,电话用户596.7万户,是1978年的590.8倍,其中固定电话242.8万户,是1978年的24.4倍,移动电话用户353.9万户,是1992年的5653倍。固定电话普及率8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61部/百人。
经典篇章
经济篇
绍兴,是一方令世人瞩目的经济热土。
三十年,绍兴人用勤劳和激情,在这方热土中,描绘着改革开放的成就与辉煌。
三十年,绍兴人用智慧和创造,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民营经济的“绍兴模式”
1992年,绍兴乡镇企业在全省率先开始了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企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运作模式。到21世纪初,全市8000多家乡镇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8%以上,并逐步形成了“乡镇基础、民营机制、市场经济”为特色的“绍兴模式”,这一模式既具有苏南民营经济的区域集约性优势,又兼容了温州民营经济高度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目前,民营经济的总量占到绍兴经济总量的75%左右。2006年全国500强民营企业,绍兴占了51家;在中国最具品牌竞争潜力100强民营企业中,绍兴占了10家;在全省百强民营企业中,绍兴占了37家,高居榜首。
□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
在绍兴,产业集群十分明显,成千上万的企业相互簇拥,紧密抱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绍兴县年产纺织面料20多亿米,可绕地球50多圈;嵊州市年产领带3亿条,产量已占国内的80%、世界的33%,被誉为世界领带之都;诸暨大唐镇年产袜子135亿双,全球人均一双还多。据统计,目前绍兴有产业集群41个,分布在90多个乡镇,集中了4万多家企业,67万职工。年销售额10亿元到5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8个,50亿元到100亿元的有7个,100亿元以上的有7个。
□领跑全国的专业市场
绍兴的一些专业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在全国甚至亚洲都首屈一指。柯桥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纺织品贸易中心,纺织指数在此发布;嵊州中国领带城,是全国最大的领带集散地;位于珍珠之乡山下湖的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是全国最大的珍珠交易市场。2007年末,绍兴已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79个,实现成交额1204.2亿元。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48个,超十亿元市场18个,超百亿元的市场4个。
□证券市场的“绍兴板块”
1994年3月,“绍兴百大”在上交所的挂牌上市,拉开了绍兴企业进军证券市场的帷幕。到目前,全市共有3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其中境外上市9家,累计从证券市场筹资131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和筹资额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在证券市场中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绍兴板块”。
□品牌“蛋糕”越做越大
绍兴企业注重品牌的塑造,以品牌来提升产品的价值。到目前,全市已拥有中国名牌61个,中国驰名商标119件,成为12个“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之一。
□“南连北建”开投融资体制改革先河
1993年,绍兴市率先在全省创建了“四自”工程——104国道“南连北建”工程建设模式,即采取了收费还贷建公路的方式,探索了一条把公路建设市场化经营的良性循环新路子,开创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先河。
绍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2500年,绍兴的城址一直没有变过;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绍兴境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多达48处。
文化,是一条生生不息的血脉;文化,是一股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深厚的文化积淀,优秀的文化基因,在绍兴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城保护的“绍兴模式”
从2001年起,绍兴以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民居为内涵,对越子城、鲁迅故里、八字桥、书圣故里、西小河等7个历史街区,开展大规模的保护性修缮。修缮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着力体现历史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众多专家把绍兴的这种做法称作古城保护的“绍兴模式”。2006年6月初,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绍兴召开,会议通过的《绍兴宣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准则。
□公祭大禹陵升格“国祭”
禹风浩荡,禹魂长存。1995年4月20日,新中国首次祭禹大典——“1995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绍兴大禹陵隆重举行,新中国公祭大禹陵的篇章由此开启。此后绍兴市本着“每年一小祭、五年一公祭、十年一大祭”的原则,采取公祭与民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举行祭祀活动。2006年5月,公祭大禹陵典礼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4月,祭禹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祭祀,实现了绍兴人“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的梦想。
□成功举办“七艺节”闭幕式
2004年9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演出场次最多的国家级艺术盛会——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绍兴闭幕。在这个举世瞩目的盛会上,绍兴艺术家的才华像闭幕式的焰火一样璀璨。绍剧《真假悟空》荣获文华大奖特别奖。在艺术节“群星奖”的评选中,绍兴的作品大面积丰收。
□越剧迎来百年华诞
2006年10月,越剧百年华诞。绍兴以越剧故乡的名义,精心打造了规模影响最大、时间跨度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节会氛围最浓、群众艺术享受最多的一场越剧盛宴——中国越剧艺术节。《越女三章》、《天道正义》、《蔡文姬》、《白兔记》等一部部来自越剧故乡的大戏,用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征服了专家和观众。吴凤花、黄美菊、楼明迪、张琳等来自越剧故乡的舞台奇葩高高举起了“十佳”奖杯。
□鲁迅文学奖颁奖地落户绍兴
2007年10月,由中国作家协会、绍兴市委、绍兴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回归先生故里。绍兴从此成为鲁迅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
今天的绍兴,从内到外都是绿的。花木掩映、绿草如茵的街道小区,碧波荡漾、绿意葱茏的环城河道,展现了“城在水中,绿在城中”的典型江南水城风貌。
近年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一顶又一顶与生态相关的“桂冠”,都被绍兴收入囊中。
□喜摘“联合国人居奖”桂冠
近年来,绍兴市提出“水为城之源,文为城之魂,人为城之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古城保护,不断改善居住条件,系统推进绿地建设,综合抓好水环境治理,使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2006年12月,绍兴喜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今年10月6日,绍兴又顺利摘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的桂冠。联合国人居奖,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励。联合国人居署给绍兴市政府的“颁奖辞”是:在高度城市化进程中保存独特的文化与历史遗迹。
□建设小舜江工程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绍兴经受了缺水的困扰。1995年1月,绍兴市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小舜江工程。1997年,小舜江工程的主体工程——汤浦水库,打下了修筑大坝的第一根试验桩。2001年1月,小舜江工程开始向市区供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2004年,绍兴市又启动供水二期工程。2005年5月1日,小舜江工程市区段全线通水,供水面进一步扩大,清澈的小舜江水引入了千家万户,惠及虞绍平原200万人民。
□环城河综合整治
1999年夏天,绍兴吹响了治理古城河道的号角。水乡人对水的呵护尽情释放,这次治理对全长12.2公里的环城河进行清淤砌坎,拆除脏乱建筑,大面积铺展绿化。治理共疏浚淤泥40万立方米,建成绿化带54万平方米,沿河新建稽山园、鉴水苑、治水广场等八大公园景点,若璀璨明珠镶嵌于古城四周。环城河治理除了增强城市防洪功能,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也是对绍兴水文化的集中保护和展示,谱写了城市建设和水利史上的华彩篇章。绍兴环城河整治工程也因此被授予全国水利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
□曹娥江大闸建设
绍兴因为靠近钱塘江口的特殊地理位置,经常会发生海水倒灌、内河成涝的灾害。20世纪70年代,为治理曹娥江河口江道,绍兴人提出了在曹娥江河口建闸的设想。2003年,延续了近30年的治水梦想,开始逐步化为现实。从这一年起,曹娥江大闸开始动工。如今,这项改变城市命运的工程,即将完工。它除了让曹娥江两岸免于风暴潮内侵之苦,还将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效益,对绍兴接轨大上海、推进大城市北进,从“鉴湖时代”迈向“杭州湾时代”将起到重要作用。
□建设镜湖湿地公园
2005年5月,绍兴镜湖湿地公园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城市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8000余亩,是浙江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桑青水碧,鹭舞燕翔,这片城市湿地,正忠实地守护着古城绍兴健康的呼吸。她的建成,对提升绍兴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平安与富裕共存,和谐与发展同举。走在幸福大道上的435万绍兴人民,感受到了建设“和谐绍兴”所带来的无限暖意和幸福。
市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绍兴群众安全感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绍兴的安全感认可度达98.28%,比上年提高4.76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来最高水平。
□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枫桥经验”45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枫桥经验”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预防化解矛盾,维护社会治安,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典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这些“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和工作机制,保证了绍兴的稳定和发展。目前,绍兴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成率达100%,全市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实施系列“民生工程”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绍兴每年都会理出一批民生实事工程,并全力推进。从2005年开始,逐步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七助”行动,缓解“七难”问题。目前,全市99万企业职工和44万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居民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参保人数达到71.3万;320多万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筹资7.9亿元,补助受益248.5万人次。
□城乡统筹的“绍兴经验”
绍兴着眼于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从而建立起一个城乡衔接、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自2003年以来,绍兴全市共投入9.6亿元,完成了乡村康庄工程2743公里,客车通车率达83%。绍兴全市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话入户率达到了122.4%;有线电视覆盖99.2%的村,入户率达到了68.5%;无线电话信号基本覆盖全市城乡;宽带覆盖率达到94.7%,基本完成村村通宽带。全市75%的乡镇建立了连锁超市。
□从“民情日记”到“农村指导员”制度
1998年3月,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凝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为主题的干部记“民情日记”活动,在嵊州市雅璜乡诞生。此后,绍兴市不断创新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载体,相继推出“星期三制度”、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也不断创新,涌现了绍兴县“夏履程序”、诸暨市“村务简报”、嵊州市“八程规程”、上虞市“警示公约”、新昌县“乡村典章”等新经验。
□便民服务中心创新政府服务
1999年9月27日,上虞市便民服务中心应运而生。他们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审批、审核、办证、办照事项分离出来,集中到一个大厅进行办理,有效改变了过去行政审批部门多、事项多、环节多、收费多的弊病。上虞的做法很快在各地推开,一张覆盖全市的政府服务网络已经建立。各地都设立了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2000年以来,绍兴市级各部门审批、核准、审核、备案事项总数由1296项削减到453项,砍掉了近三分之二。
11月8日,《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与中共绍兴市委,联合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绍兴:“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对绍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年发展历程,作了精彩点评。
杨振武(人民日报)
绍兴作为我国地级市的一个缩影,在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把中央和省委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的发展之路,创出了独具特色的“绍兴经验”。绍兴30年的发展,是全民创业的30年,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绍兴30年的发展是全面创新的30年,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全民创业、全面创新”推动绍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绍兴社会更加和谐。
俞可平(中央编译局)
“枫桥经验”的主要内容就是预防和化解基层群众的矛盾纠纷。枫桥经验很有生命力,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已经有45年了,依靠群众的参与,依靠疏导教育,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这是“枫桥经验”的生命力所在。
房 宁(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所)
绍兴从所谓的初级的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过渡当中是非常有影响的,像嵊州的领带产业集群就非常典型,将来可以进入中国经济学教科书的。长期以来,尽管我们的产品输出量很大,但是我们的利润率很低,定价权没有,绍兴利用这次危机进行一次重新洗牌,将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定价能力,给我们提高利润率创造一定的条件。
蓝蔚青(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
绍兴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照搬别人的成功模式,而是从绍兴实际出发,取人之长,兼容并蓄,形成复合型经济结构,下辖各县(市)在发展块状经济的具体做法上,既相互学习借鉴,又坚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绍兴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突出地体现在对有争议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处理上,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愿选择和首创精神,减少盲目性,使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充分显示出来,用事实来教育人,靠实践来统一思想。
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