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已经到来,对于众多的毕业生来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下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然而,在困境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抹暖色。12月14日下午,本报《校园BBS》“高校行”活动第9站走进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生与企业家、专家展开对话,探讨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就业机会。
本次“高校行”活动由本报与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本报《校园BBS》栏目、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和行知学院共同承办。
准备好了,机会就属于你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610万,创下历史新高。加上往届未能顺利就业者,就业大军将达1000万人。
浙江红五环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勇强说,不能回避的现实是,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危机,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在这场风暴中会经历窒息、休克甚至破产,这就会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对此,大学生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看到金融危机加大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不必因此过于恐慌。企业家鼓励在场的大学生说:“只要准备好了,机会总是属于你们的。”
金融危机使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但也给新的产业崛起创造了契机。浙江师范大学郑文哲教授认为,所谓危机,通常“危”与“机”是并存的。从历史上看,产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也正是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期。金融危机对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课题,必然要求传统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新产业转变。在实现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危机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
人才,就是用心做事的人
这次,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庆跃带了20个名额来浙师大招纳人才。企业到底喜欢怎样的毕业生?他给全场大学生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李庆跃对一位硕士研究生进行面试,交谈过程中,对方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最后,他问道:“如果进了我们公司,你有什么规划?”对方回答说:“我还没想好。”
就是因为这句话,李庆跃回绝了那位应聘者。他认为,对于一个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准目标,明确自己的定位。
明确定位,包括对自己所读的学校、专业有一个客观的看待,更包括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作出近期和长远的规划。
“企业招人有个说法叫‘黑色三分钟’,要不要这个人在三分钟内就可以定下来了。”苏勇强说,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可以反映出他的性格和思路。他提醒大家,企业招人之所以非常看重对方的社会实践经验,是因为这种经验可以锻炼一个人与人相处、了解并融入社会的能力。因此,大学生从跨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要开始考虑跨出校门那一天,珍惜大学四年的寒暑假,一定要多接触、了解社会,尽早成为一个社会人。
郑文哲说,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没经验,而是缺乏明确的定位。很多人只是在不断被用人单位挑选,却不会主动去选择。“人才,就是用心做事的人。”他认为,大学生首先要明白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人,然后为之做好准备,不断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在学校期间要学会追问4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还有什么。做到了这些,毕业生面临的机遇就会多得多。
企业要介入人才培养过程
大学生说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说招不到人才。企业喜欢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而大学生往往最缺经验。在活动现场,一位大学生向场上的嘉宾大倒苦水:“这样的录用标准对我们太不公平了。”
对此,郑文哲认为,大学生就业除了自身努力,更需要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帮助。尤其是企业,应该转变观念,更多地介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让他们走出校门就能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不少有远见的企业已在高校建立人才储备库。浙江红五环机械有限公司和浙江东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就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了专门的人才培养班,由一线的工程师为学生上课,让学生到公司实习,参与公司的各种活动,使他们熟悉企业文化,尽早融入公司环境。
在浙师大行知学院,近年来正致力于开展“产学结合,互动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先后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聘任180多位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家为学院的兼职教授,开办了“华鸿班”、“红五环班”、“伟海班”等7个校企合作班,学员共400余人。
这种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了实用人才,也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苏勇强说,他已经在浙工大办了5届人才班,其中有一批22个人中21个开上了小车,年薪都在10万元以上。他说,“我想呼吁:高校要多和优秀企业合作,早点把人才需求的订单下到学校,给学生更多的机遇,而不要让他们到毕业时再感到恐慌不安。”
(BBS情报员:刘修敏 廖梅杰 王小民 金萍 王真珍 戴龙翔 陶清清 王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