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经典浙江——辉煌三十年
3  4  
PDF 版
· 浙江人,创业创新的杰出群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人,创业创新的杰出群体
本报记者 肖国强
  资源匮乏的小省,何以能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钱塘江两岸,为何能书写浙江奇迹?30年来,许许多多前来参观学习的人都会在心中打上这样一个个大大的问号。最后,他们都会把眼光对准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浙江人,因为是他们创造了浙江奇迹。

  一切的发展,无不依赖于人的发展;一切的奇迹,无不归结于人的奇迹。在浙江,一个个叱咤商海的财富英雄,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创业百姓,一个个挥洒人生的行业精英,成了推动浙江跨越发展的真正主人。

  今天,当我们走近这一个个生活在身边的“自己人”,便愈能体会到伟人名言的真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他们有一种创新精神——

  弄潮逐浪、永不停歇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素来低调、默默无闻的浙江人,仿佛是在不经意间四海扬名。

  如果让时光倒流30年、20年甚至10年,谁能想到,冯根生、鲁冠球、李书福、马云、丁磊等人,他们能创造如此多的商界奇迹,成为当前中国第一商人群体——浙商的代表。

  探索他们崛起的奥秘,人们发现,这些浙江人似乎总是能把握住这个时代最激荡的脉搏,做时代的“弄潮人”。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今年74岁的冯根生,已经在中药行业干了60年,做了36年的厂长,成了国企不老的“常青树”。有人开玩笑问,这是不是青春宝的神力?冯根生认真地说:“人要葆青春,关键要有一种精神;企业要葆青春,就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作为中国国企改革的风云人物,冯根生始终站在改革大潮的风口浪尖上。80年代初,他率先在国企中试行干部聘任制、员工劳动合同制,成为第一个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的厂长。90年代初,他主动穿起“洋装”,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1997年,已经是63岁的他率先在国企中尝试经营者持大股,倾己30万元积蓄,贷款270万元,带头认购300万元股份。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让这个昔日的制药小作坊,成为了今天的现代化中药大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

  鲁冠球,一个在中国企业界响亮了30多年的名字。这位洗脚上田的打铁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农民传奇般的成长故事:1983年3月,他以自家自留地里价值2万多元的苗木作抵押,承包了萧山万向节厂,率先在乡镇企业中实行承包制。之后,这位农民企业家屡有惊人之举:率先在美国设立海外公司;在乡镇企业中率先上市;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L,开创了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先行一步,行动就能早到一步。”当别人问及“长寿”秘诀时,鲁冠球这样说道。

  “中国私企造车第一人”李书福,同样对此深有同感。1997年,这位台州农民要造汽车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李书福疯了!”许多人惊呼。更多的人则不信,一个开照相馆、卖电冰箱的,也能造汽车?就连李书福的父母亲友也劝他,好不容易赚了点钱,好好过日子,后半辈子也不用愁了,把这个钱都投到造车上去那是在“赌命”。

  “我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李书福说。他看到的是更远的未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会拥有自己的小汽车。而现有的进口、合资汽车都太贵,“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一定大有市场。

  敢为天下先,认准了就不放弃,李书福创造了中国汽车业的一个又一个奇迹:2001年,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扛起了民族汽车工业大旗;2005年、2006年,先后参加了世界上最大的车展之一法兰克福车展和底特律车展,这是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第一次被邀请参加这两项车展。

  事实上,向来市场嗅觉敏锐的浙江人,不但在传统行业上先人一步,在新经济中也同样如此。

  1995年,当了6年半英语老师的马云,在杭州租了间房,凑了两万元,加上妻子一共三人,开了家电脑公司,名字叫做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这一年,马云31岁,不懂电脑。

  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在杭州街头的大排档里经常有一群人围着一个叫马云的人,看他挥舞着一双大手,推销自己的“伟大”计划:“我们要做一家中国人创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电子商务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

  那时候,很多人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他们称马云为“骗子”。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马云居然能一而再地上演神话般的奇迹:阿里巴巴网站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在国内企业家中第一次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推出亚洲最大的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收购全球著名网站雅虎在中国的全部资产,并引进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10亿美元。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市值一度高达近2000亿元人民币。

  “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热企业家精神的地方。”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次次考察了浙江企业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种企业家精神,最突出的就是“先人一步”、“高人一招”的全面创新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让网易丁磊、盛大网络陈天桥、分众传媒江南春、网盛科技孙德良等人,和马云一样不断演绎着自己的新经济传奇;正是这种精神,让一代代浙商精英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推动着浙江经济昂首前行。

  钱塘大潮,自古闻名。一代又一代的浙江人,就在这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中,弄潮逐浪,永不停歇。

  

  他们有一种创业勇气——

  乐于吃苦、勤于探索

  改革伊始,当人们还在为姓“社”姓“资”争论不休的时候,许许多多的浙江人就已经前店后厂地干起来了,开始了市场经济的最早探索。

  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章华妹、创办中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陈华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始作俑者”冯爱倩……今天,也许很多人已经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但就是这一个个普通通通的创业者,见证并造就着浙江的经济奇迹,成了浙江人全民创业的时代缩影。

  时光退回到1979年。这一年,迫于生计,只有19岁的温州人章华妹在父亲的授意下,用家里临街的一个小房间偷偷开起了杂货店。

  在当时,这是个可以被列入投机倒把的行为,轻则严词指责,重则没收货品。听说她在做生意,她的朋友、同学都觉得很害臊,羞于跟她来往。“甚至走在路上,都会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喏,她们家是摆摊儿的,没出息!’”

  转机很快就来了。“去领一张个体营业执照,今后做生意就合法了。”刚刚成立的温州市鼓楼工商所贴出了“安民告示”。1979年底,章华妹和家人商量之后递交了自己的申请表格:“领一个来,也许以后我们做生意可以不用逃了呢!”

  一年之后,章华妹领到了编号为“10101号”的营业执照。过了几年,有人开始叫她“老板娘”。再过了很多年,这张营业执照,被证明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份受批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如今,几番起落之后,这位“个体户第一人”开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装辅料公司,生意红火的她还在市区买了套190平方米的房子,车子也换成了奥迪A4。

  章华妹的创业历程,是浙江乃至我国个体私营经济成长的一个缩影。而义乌农妇冯爱倩的故事,则和一座城市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1978年,在浙江中部的贫困农业小县义乌,一些“鸡毛换糖”的货郎自发聚集形成了集市。有5个子女的义乌农妇冯爱倩看到别人偷偷摸摸地做小生意赚了钱,便也开始在县城一个自发的“马路市场”摆起了地摊。

  东躲西藏的行商生活让人万般无奈。1982年5月的一天,在众多小贩的推举下,42岁的冯爱倩鼓起勇气,闯进了义乌县委大院。多年的辛酸委屈,让这位有名的“小辣椒”走进县委书记谢高华的办公室就哭了出来:“我们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政府为啥也不让?”

  一个小贩和县委书记的长谈很快在全县引起了大讨论。3个月之后,义乌县委、县政府毅然作出一个大胆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再过了一个月,简陋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诞生了,义乌小商品王国也由此催生。

  同样是这一年,37岁的台州农民陈华根与村民王华森等4人一起,合股创办了温岭县牧屿牧南工艺品厂,这是全国第一家有据可查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做生意再也不用到大队里开介绍信开发票领合同书了,要由自己说了算。”陈华根说。

  今天,陈华根的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亿元资产的大型鞋业集团。

  今天,“冯爱倩”们担出的乡间集市,已经连续第17次蝉联全国批发市场榜首,“义乌小商品指数”更是成了国际小商品价格的风向标。

  今天,“陈华根”们探索的股份合作制,和“章华妹”们探索的个体私营经济一起,都早已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力军。

  今天,改革的春风,让全民创业的种子在浙江长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千家万户办企业、千辛万苦搞经营、千山万水闯市场、千方百计创新业”,44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100多万人到海外投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今天,许多人都不由感叹,作为一个浙江人是自豪的,不仅因为数千年江南文化的积淀,不仅因为千亿万亿的财富积累,更因为每一个浙江人总是能够靠着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而又总是能不断地超越自己的梦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人自古就有全民创业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和“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务实的性格;先天不足的资源条件和人口密集的生存压力,激发了浙江人的自强意识和拼搏精神;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熏陶,增强了浙江人的创新意识和开放心态;“百工之乡”的历史渊源和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培育了浙江人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

  这种“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弘扬,成了浙江人全民创业、脱贫致富,“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的精神支撑,成了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

  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他们有一种社会责任——

  甘于奉献、敢于担当

  什么是浙江精神,浙江精神在哪里?今天,当温饱不再是人们最大的担忧和牵挂,当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不断激荡着我们的灵魂,越来越多的浙江人这样问自己。

  慢慢地,人们发现,浙江精神归根到底就是人的精神,浙江精神就植根于每一个浙江人的心中。百姓创家业,需要浙江精神;能人创企业,需要浙江精神;干部创事业,同样需要浙江精神。

  为了村民的共同富裕事业,在浙江,有一位老农民一直在身体力行着。他的名字叫傅企平。

  “一家富了不算富,共同富了才算富”、“小富不能骄,共同富裕才是大目标。”傅企平说。从村生产队长、副大队长、副书记,带领村民创办菌种厂、服装厂、花木公司,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着,经历雨打风吹依然毫不动摇。

  终于,昔日贫穷的滕头村富了起来。30年前,奉化滕头村 “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女不嫁滕头村”。30年后,这个人口不足八百的小山村,成了“全球生态500佳村”、“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中国十大名村,2007年社会总产值超过30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高达2万元。

  滕头村民富起来了,许多村民搬进了300多平方米的别墅里,然而傅企平却依然住在自己20多年前盖的老屋里。面对别人的不解和惋惜,他总是这样回答:“只要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

  30年风起云涌,砥砺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同样也砥砺出浙江人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时间退回到1978年。这一年,44岁的江山人毛江森刚刚调回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工作。面对我省和我国部分地区的甲肝大流行,毛江森立下誓言:“一定要消灭甲肝病毒!”

  于是,毛江森进村入户,对甲肝患者挨家挨户调查。每天早晨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发到杭州、绍兴等地的郊区农民家里和医院去收集黄疸肝炎患者的粪便,一小包一小包地装入塑料袋,带回实验室研究,从中大海捞针似地分离出甲肝病毒。

  当亲朋好友担心他天天和急性传染病打交道随时可能感染病毒时,他说道:“这是科学家的责任。”正是凭着这份责任,毛江森率领科研小组,终于率先在中国成功地开发出了甲肝疫苗,有效控制了我国的甲肝疫情。

  商人言利。然而,在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浙商眼中的“利”,是“利国利民”的“利”。此时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责商”。

  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安吉的浙江阿祥集团老总潘阿祥心急如焚。14日,刚刚从今年初特大冰雪灾害重创中恢复生机的阿祥集团,把千方百计挤出来的300万元捐款汇到湖州市慈善总会账户上,捐赠的2万件T恤当天上午在杭州装上开往灾区的列车。“灾区人民的痛苦和艰难,我能感受到!”潘阿祥动情地说。

  一份份爱心在第一时间送出,一份份感动在第一时间传递:鲁冠球不但捐出了1000万元,还特别在受灾严重的地区帮助4000名孤儿、残疾儿童、特困生及孤寡老人,相当于每年为受灾群众再支出1000万元;马云立即拨出2500万元作为灾后重建专项资金,亲自担任“阿里重建工作小组”组长;吉利集团则启动了“未来人才基金”和“李书福资助教育基金”,帮助灾区失学的青少年;甚至还有许多浙商抛下手头的生意,赶赴一线,当起了救灾先锋。

  30年改革开放,30年风雨兼程,浙江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冲破了种种思想束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人间奇迹。今天,浙江人民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全民创业推动全面创新,向着全面小康社会阔步前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典浙江——辉煌三十年 00004 浙江人,创业创新的杰出群体 本报记者 肖国强 2008-12-15 48256F32002924A64825751F004A46A0[A1-肖国强≈B1-俞剑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