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经典浙江——辉煌三十年
3  4  
PDF 版
· 科技,推动浙江创造奇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科技,推动浙江创造奇迹
本报记者 朱 馨 通讯员 袁继新 江英华
  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一个个问号拉成了惊叹号,创造出众多举世瞩目的奇迹。这样的变化背后,有科技进步在神奇地推动。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由此深入人心。宛如一阵春风拂来,浙江科技从此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科技投入日益加大,政策环境日益宽松,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受到尊重。

  30年前,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寥寥,即使在1990年,全社会科技投入也只有8.6亿元,占GDP比重0.95%,而今年全省科技投入将超过600亿元,增长近69倍。

  30年前,全省独立研发机构只有88个,企业中的研发机构只有10家左右。而2007年全省各类独立科研机构已达76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达到了1600多家,重点实验室、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平台等各类创新载体更是层出不穷。

  30年来,全省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4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9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3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0项。

  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众多科技成果

  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据统计,30年前,全省仅有12万名专业技术人员。而到去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达到80多万。大批人才尤其是科研人员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入科技队伍,为蓬勃发展的科技事业奉献聪明才智,使科技成果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渗透到了浙江百姓的衣食住行、文娱保健中,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回首30年,最具代表性和深远影响的科技成果要算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了,它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信息传播功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不仅带动了相关的软件、服务业等信息产业,也促使各传统产业争相“触网”。

  技术革命进入光电与信息时代,这之间有不少振奋人心的故事。当我们每天翻看新鲜的报纸,或在网上第一时间轻松浏览数字报时,你可知道,正是激光照排技术为报业打开了网络时代的数字化大门。而全国第一张激光照排中文报纸的问世,正是得益于杭州通信设备厂和北京大学等单位于1979年7月联合研制成功的替代铅字的华光型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这一技术把排字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迅速普及到全国各大报社,让我国步入世界光电印刷的先进之列。

  在我省,还有众多填补空白、具有变革意义的科技成果在全国引起轰动。

  1987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江森等人研制的甲肝减毒活疫苗,为控制甲肝的流行、保障人民健康筑起了防线,并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国外认可并正式出口的生物制品;

  省农科院陈锦清博士培育的“超油油菜”,使甘蓝型油菜提高了25%以上的含油量,被列入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精度到厘米级的水下定位导航系统,成为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中国水稻所水稻专家张慧廉育种的印水型杂交水稻,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分之一的良田种上了这种高产、优质的杂交稻米……

  把病人从疾病的威胁中拯救出来,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人远离饥饿,创造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一项项科技成果,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今天,我省的科技创新具有了更深远的战略意义。从海洋中取资源、向太阳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目光,已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创新体制机制

  让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改革开放30年,浙江科技创新始终伴随着浙江经济前行。

  “经济依靠科技,科技面向经济”,是30年来我省经济界和科技界形成的共识。

  3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在科研人员的奋发努力下,我省积极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加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我省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浙江科技基本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网络化、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改革开放之初,刚刚起步的浙江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可说是一无技术二无产品,干劲十足却有心无力;而科技资源集中却与经济脱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渴望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能否让技术成果成为可以交易的商品,为双方搭建起交流平台?

  顺应着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趋势,1982年春天,省科委、省经委、省科协联合在杭州举办浙江省首届科技交易会,650多个单位的2008个项目参展,许多求技若渴的企业如愿与科研单位达成协议,由此进入了发展的“绿色通道”。

  之后,技术交易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推动着科技成果的转化。1987年12月29日,全国首部技术市场条例《浙江省技术市场条例》在我省实施,技术交易有了法规依据。在此基础上,2002年我省又建立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为科技与生产牵线搭桥。如今,网上技术市场已成为全国闻名的永不落幕的技术市场。

  伴随着技术交易走向成熟,将高校和科研院所引向市场、让企业在迎接商战中加快技术变革,浙江开始了产学研结合的深入探索。

  为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省农科院、省化工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大胆改革,允许教师和科研人员技术入股,兼职创办科技企业。

  如今,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攻关项目渐入高潮,大约占到科研项目总数的60%以上。不仅如此,我省的29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都是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建设的。

  为帮助企业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突破市场仿冒困局,我省在1985年就开设了专利机构,培训专利人才,致力于专利开发、运用和保护。全省专利授权量已多年居全国第二位。

  借助于科技创新的力量,众多企业提高了科研能力,从小企业发展成了龙头企业。即使在困难重重的金融危机面前,大多数科技型企业仍保持“风景独好”,还能“危”中见“机”。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极富活力。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1997年增长247%,年均增长28.3%,比全部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高15.5%,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

  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我省科技创新的天地更为广阔。2003年3月27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向全省100个欠发达乡镇派遣科技特派员的决定。从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派出的首批100名科技特派员入驻乡镇,开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推广,农业科技项目攻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2005年,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我省全面铺开,农业科技人才活跃在全省1000多个乡镇。

  

  集聚科研人才

  为浙江插上腾飞的翅膀

  科技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力量。

  为了引进更多的高端科技人才,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战略决策,筑巢引凤,引进众多优质科技资源:清华大学在嘉兴建立了长三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在宁波设立了材料工程与技术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与我省合作在杭州建立浙江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目前,全省已与国内外大院名校引进共建了近600个创新载体,集聚了15000名高级科技人才,为浙江经济的腾飞增添了后劲。

  众多科技人才为我省经济建设服务,源于我省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许多人也许还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星期天工程师”中,首创“沉井纠偏法”的知名结构专家曹时中。1984年底,当时身为省建筑总公司副总工程师的曹时中,被诸暨振兴建筑公司负责人“三顾茅庐”的诚心打动,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帮助对方公司纠偏获利数十万元,由此获得十多万元报酬。这一劳动所得当时曾引来巨大的争议,曹时中一度以受贿罪受到指控。省科协经过调查后认为该报酬为业余兼职劳动所得,合理合法,为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及时为曹时中正了名。这一案件从此改变了人们对知识分子劳动价值的评判,推动了科研人员柔性流动。之后有了更多省外“飞行院士”、“候鸟教授”来我省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技术入股。

  在国内,我省是最早在实践中探索采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等手段,让科技人员先富起来的省份。1998年10月,我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了《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一规定,2000年3月,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甲肝疫苗发明者毛江森院士以发明专利获得2033万元股份。这种分配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有效释放,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

  2002年,我省还出台了《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在原已设立的省一、二、三等科技奖的基础上,新设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以每位50万元的奖金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至今已有9位科技功臣获此奖项。

  为了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我省还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落实研究开发费1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政策,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吸纳高技术人才。

  为了给科研人员更多的施展天地,我省还创建了29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组织实施了26个重大科技专项,与国家“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对接,与俄罗斯、乌克兰、欧美等开展国际合作,既锻炼了人才,又以一个又一个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变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目前,一个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我省由点到面,蓬勃发展。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08创新型城市论坛上,首次发布了《中国城市创新力评价报告》,公布了中国综合创新力城市50强榜单,我省杭州、嘉兴、金华、宁波、绍兴、台州和温州7个城市同时上榜。顺着各城市创新势头,浙江科技正蓄势待发,迈向新的辉煌。

  

  普及科学知识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科技创造奇迹,科技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带来了社会对科普知识的渴求。而科学知识的普及,直接推动了浙江人科学素养的提高。据2005年“浙江人科学素养”调查,浙江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2.55%,即每万人中有255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2002年的2.10%提高了0.45个百分点。

  进入新世纪,我省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科普投入不断加大,科普设施更为齐全,科普活动精彩纷呈。

  2007年,全省科普经费达到7582万多元,人均达到1.63元。科普经费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基层的科普设施。目前,全省乡镇已建成科普活动站、科普活动室和科普图书室等活动场所888个、科普画廊1123座;街道科普活动场所266个,科普画廊308座;社区科普活动站1770个,科普画廊2040座。全省半数以上行政村有了科普宣传员,43.8%有科普宣传栏,村级科普活动站更是成千上万。

  “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综合科普盛会在我省连年举办,尤其是2003年,我省更在国内首开先河,创办了“中国浙江科普节”,以上下联动、多方互动、全民行动的大手笔,树立起我省科普工作的新品牌。

  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我省还采用科技与文艺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科普下乡、农函大、青少年科技节、动漫科普展、科技培训、科普讲坛、科普文艺演出和科普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科学工作者热心于科普事业。一大批包括院士在内的专家教授深入社区、农村等地传播科学、解答疑问。一支10万人以上的科普大军活跃在全省城乡,条件薄弱地区的农民也有了更多接受科普、学习文化的机会。在非典、禽流感等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时,科普大篷车总是及时开到人们身边,给人们以科学指导。学校为青少年精心准备科技大餐,培养起孩子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兴趣。

  这些科普活动,就像一粒粒种子,在人们心中萌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科技创新的行列。

  

  摄影: 本报记者 邵全海 吴元峰 钟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典浙江——辉煌三十年 00003 科技,推动浙江创造奇迹 本报记者 朱 馨 通讯员 袁继新 江英华 2008-12-12 48256F32002924A64825751C00494613[A1-朱馨≈A5-袁继新≈A5-江英华≈B1-俞剑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