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礁石、戈壁、碧海、蓝天,一切都充满诗情画意——12月6日,上海著名画家陆春涛的“《墨变》2008年陆春涛新作展画展”在杭州秀空间艺术会所亮相,开启了他2009年全国巡回展的序幕。“来杭州是向有着最正本清源的山水画坛展示我对中国传统水墨在新文化背景下的理解。”陆春涛坦言,在国内外很多地方办过展览,杭州是他最想办也是最怕办展览的地方。
2008年的陆春涛到底创作了些什么样的作品?此次他带来的《荒谷系列》和《江边系列》30件展品,所表现的却是一个多维的、充满想象力的墨变世界——那异常丰富而又迷人,随意而又深刻,好玩有趣中透露出自身迷恋故土家园情节的作品,一改画家以往对色彩的关注,甚至放弃了他作品中常将花朵等景物放大至正常物体数倍,造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的构图特征,而把重心放在广阔、旷远的表现上。那些似是而非的物象改变了传统的识别经验,传达出新的审美理念。
二
“这两组作品和他以前作品的最大不同,在于探讨了虚拟空间和真实存在之间的距离,敏锐地发现人类观照自然的别样角度,并对新的水墨语言保持一种反思的态度。”美术评论家谢海在作品开幕式上的告白,表述了陆春涛的作品透过东西方、古今和技术的眼睛来检验文化,述说水墨艺术本身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并鲜明地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即知识分子型艺术家在当代照相术横行的今天除了记录还有何为?
读陆春涛2008年的山水画创作,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另辟蹊径! “特别在于对墨的实验”,美术评论家王林这样称赞道。墨非五色,只有浓淡,其润燥与清晰朦胧之别亦有所局限。对陆春涛而言,墨作为特殊的水性黑色颜料,不仅有深浅不同的细微变化,可借以形成黑白灰结构关系,而且可以在强烈色彩的对比中,保持响亮原色并协调补色。而墨色相调,则可形成色彩灰调,与淡化水墨一起,构成丰富的中间色调。对这些墨色关系的处理,陆春涛总能在险中求胜。他经常在画面中心以突兀而又机械的几何构形来挑战视觉,或者以大块纯色分割画面构成,以直截了当的设计性、装饰性改变传统山水画的惯性审美心理。
漫步展厅,细观画作,人们又不难看出,陆春涛作品留白的金字塔式的山峰,不论是作为远景雪山,还是作为月下峰岭的联想,都因其形而上的光感而成为超现实的心理表达。而那些晃动于笔触间、晕染中的光影,则是画家个人情绪情感的即时体现。“陆春涛的作品因为墨的自由运用,因为墨色在现实性和想象性、生理反应和心理感受之间自由发挥,营造出一种难得的、特殊的当代中国文化意味。”在杭州举行的“墨变——2008年陆春涛新作展学术研讨会”上,美术评论家们认为,究其所出,陆春涛的作品不是来自笔墨系统的文人情趣,而是来自个体精神的心理象征。暗红的天空、深蓝的海面、焦黄的大地和如真似幻的峰峦,给观画者带来崭新的视觉体验。
三
从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至今,中国水墨画进入全方位的探索实验。尽管在实践和理论两个领域一直不怎么顺当,但水墨画艺术仍然在迷茫中如不倒的帆船艰难而耀眼地推进。这种态势之下,从没有放弃过改变自己绘画风格样式的陆春涛,以他最心仪的偶像博伊斯、里希特和毕加索为蓝本,加上对外部世界保持充分的好奇心与热情,不断地“求异”,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向:2002年,他在折枝花卉悒郁地漫步、抒唱,到2003年大瓶花中深刻地反省、沉思,再到2004年,他对西方色彩学理论的借鉴,画出了一批色彩斑斓的“新写意花鸟画”。2005年,他三赴欧洲,画就了一批地理地貌完全不同于传统山水的欧洲写生。尔后,他开始尝试把情感和理念融会贯通在一起,将中国山水画与花鸟画的元素糅合起来,这个尝试耗费了陆春涛三年多的时间。他可能自己也意识到了——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方式和风格。2008年,陆春涛笔下的水墨作品,变得像恋爱一样宽容和温暖,走入宁静自由的月光,他开始真诚地怀念时光和家园。
也许,当代水墨艺术家面临的美学任务不仅仅是继承传统水墨艺术本身,更不仅仅只是如照相机一般记录生活瞬间,还应该包括水墨艺术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显然,陆春涛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他曾经从事设计工作养家糊口,写就《欧洲笔记》等文学书籍,画油画、画陶瓷来调剂口味,也因此确立了其跨文化、跨语境的创作之路。
由此,看陆春涛2008年的作品就便于理解了。他的作品和现实、历史、中西合璧、官方趣味这种简单的图解都无关,只和“东方性”有关,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生于1965年的陆春涛是上海人,更准确的说他是上海崇明人,现为《美术天地》杂志艺术总监、上海市崇明画院常务副院长。崇明地处长江的入海口,是一个附属于上海的海岛。观者相信,有过海边生活经历的人,站在他的新作前才能体会到作者竟然一下子捕捉到了如此确切微妙的意象,和鼻下仿佛真飘来的一股腥气。否则,将无法理解一个出身平民、却又在绘画技术上步入殿堂的艺术家身上的那份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