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据统计浙江省物流费用占GDP的21%左右,迫切需要大量物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从开发并满足物流产业现代化与全球化转型与高职学生的现实需求入手,在专业、课程、实训基地、教学团队与管理体制等方面系统架构并推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产业学院模式,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强化“工学结合”平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打造高职教育品牌的基础。学院多年来与现代物流产业的领军企业——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不断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构建了物流装备应用类、物流运营技术类和物流信息技术类等与行业现代化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覆盖27个专业,合作开发186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课程,共建了物流产业学院基地、汽车与物流机械后服务产业学院基地等校内外一体化基地。近年来,双方直接投资3500万元用于220余项生产实训、课程开发等项目,企业专家参与项目200余人,学校教师170余人,共享设备达到2.8亿元,可一次提供工学结合岗位达到400多个,创建了良好的“工学结合”平台。
学院已成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并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创建物流职业技能研究中心。此外,学院与阿里巴巴合作探索“阿里实验班”,并正与浙江20余家大中型企业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业学院模式,提升学院办学实力。
拓展国际合作平台,提升高职教育水平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优质高职教育理念与技术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关键。学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中心在中国的四个联系中心之一,近年来,依托中心平台广泛开展了在师资培训、项目开发与鉴定、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物流类专业的“港口仓储自动化实训装备”引进了法国物流研究所的设计方案;学院自主开发的“汽车物流机械动力系统故障诊断网络教学与考核成套装备”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中心ICT专家的认证,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院与澳大利亚格丽菲斯大学共同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项目“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职教课程改革”,目标是使高职教育课程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
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职教育特色
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素质教育成为创建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一大特色。学院秉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企业文化开展素质教育。自1998年始,以古典诗教为切入点,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课余素质教育学分制为保障,大力塑造和谐人才,形成了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学院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绿韵”工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职业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学院荣获“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学生良好的职业心态和职业岗位技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97%。
三十年办学历程,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初步创建了面向物流产业的高职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