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萧山残疾人“抱团”致富
· 我省优抚对象将
享受全方位医疗保障
· 我省民营企业家座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 为全省百姓谋文化福祉
· “老外贸”的新征程
· 把脉风雨为民生
· 今夜冷空气来袭
· 打造“首位经济”
· 象山“针织名城”逆势而上
· 确保所有项目顺利实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上游“取水” 中游“深挖” 下游“开渠”
象山“针织名城”逆势而上
  本报讯 (记者 陈醉 象山县报道组 徐颖峰 孙建军) 地处象山的宁波谊胜针织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鸣,员工们忙个不停。公司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5%,每月100多种不同款式产品的订单,让员工的生产任务排得满满的。像这样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仍然热火朝天的针织企业,在象山还有很多。

  今年1月至9月,国内出口针织企业困难重重,“中国针织名城”象山针织品出口额高达58.3亿元,同比增长6.5%,他们成功的奥秘就在于给产业链做“修补手术”。

  棉花价格起伏不定,困扰着国内针织企业,“那是因为原有的产业链太短,首先要修补的就是源头。”浙江巨鹰集团总经理傅金国认为,只有掌控产业链的上端,才能从原料开始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为此,浙江巨鹰集团积极在上游建“水库”取水,大胆收购新疆一家棉业公司,获得1万多亩棉花生产基地,今年以来,平稳渡过一个又一个原料价格波动期。

  象山针织企业曾长期以普通T恤等低档产品为主,处在产品“金字塔”的最下端,经不起市场波动。面对窘境,爵溪一批针织龙头企业开始修补产业链中端,“深挖”产品附加值和调整产业结构。

  新开发的印花、绣花休闲女时装卖到四五十元一件,比原来单一的针织内衣价格高出3倍,仅在俄罗斯每月的销售额就达到300多万元。象山很多针织企业还加大科研投入,打造自己的设计团队,尝到了甜头。一件零售价为100元的针织服装,由象山企业自行设计,利润比原先靠外国客户设计要翻一番。今年前5个月,象山针织企业普通T恤出口量同比减少100万件,但是出口单价在5美元以上的高档服装比例超过30%。

  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面料生产,一直是象山针织业的“软肋”。看中面料利润高,巨鹰集团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2万吨高档面料的生产线,同时关闭了2个成衣厂,如今面料销售额已占公司销售总额的35%,估计年底能达到50%。宁波甬南针织有限公司也与福建、广东的针织面料生产企业联合,开发了木浆纤维、大豆纤维等高档面料,在市场上十分畅销。这些企业不但在成衣市场的危机中化险为夷,销售利润还超过了去年同期。

  销得出去,才能有赚头。在出口形势不佳的情况下,象山针织企业开拓下游销售渠道。福甬、巨鹰等一批企业联合在河南投资12亿元的纺织服装城项目。在内陆地区,他们将开着“大篷车”下乡镇卖衣服,抢夺新农村市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象山“针织名城”逆势而上 2008-12-3 48256F32002924A6482575120050B36B[A2-陈醉≈B1-李应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