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PDF 版
· 巡防考勤机带来村镇安全
· “农民工网吧”
走进沈阳建筑工地
· 长期分居威胁留守人群婚姻
· 帮社区矫正对象走出心理阴影
· 到新农村拍婚纱照
· 浙工大学子赴甬献血救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长期分居威胁留守人群婚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的同时衍生出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等庞大的留守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日前,“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课题组”的组织者、中国农大教授叶敬忠向媒体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有超过7成的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在外务工,7成的父母亲每年外出时间超过10个月,一半的父母亲外出年限超过7年。父母监护的缺乏、现有监护的不力,让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面临安全无保、学业失助、品行失调等成长风险和隐患:37%的留守儿童经常不想和任何人说话,3成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超过一半的留守女童经常照料同样留守在家的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对家人进行“逆向监护”;有超过1成的留守儿童,在放学后不是去上网就是去打牌;12岁以上的留守儿童中,有52.9%的男童和39.5%的女童不了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留守儿童群体虽然面临家庭教育缺失的风险,但并未形成“读书无用论”的思想,98.6%的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有用,大多数孩子成熟懂事、积极好学。

  ——丈夫外出务工后,92.4%的留守妇女成为“男工女耕”模式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62.9%的留守妇女遭遇劳动力不足问题,她们为此想了各种办法,包括建立妇女互助小组和村民互助小组。沉重的农活和繁重的家务劳动使超过3成的留守妇女身体状况较差。有近一半的丈夫每年只回家一次,超过一半的丈夫外出务工年限超过10年,长期的夫妻分居对他们的婚姻构成威胁:8.3%的留守妇女表示婚姻出现危机甚至家庭破裂,6%的留守妇女认为夫妻关系变差;同时,17%的男性务工者已经在务工地接受婚外性行为,超过4成的男性务工者对此持矛盾态度。

  ——外出子女改善留守老人经济状况的能力十分有限。2006年外出子女人均为留守老人提供的经济支持仅为408.3元,76%的老人全年获得的支持少于500元,另外还有18%的留守老人并未获得外出子女的任何经济供养,近8成的留守老人认为日子过得“一般”或者“不好”。农村地区尊老、敬老等传统伦理道德受到削弱,子女不孝、不养、“重幼轻老”的现象逐渐增多。调查发现,所有子女均外出的空巢老人比例高达48.5%,一半的留守老人身体“不好”或“很不好”,33.6%的留守老人在过去的两年中发生过不同类型的意外受伤害事件。超过8成的留守老人仍下地干活。留守老人隔代监护比例高达56.5%。(据《文汇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12 长期分居威胁留守人群婚姻 2008-12-3 48256F32002924A64825751300472DD8[B1-李回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