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4131亿元投资将用在刀刃上
· 全省“追薪”行动昨启动
·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条例》的决定
·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条例》的决定
· 浙江企业明年新增369亿元国税“利好”
· 坚持科学发展 更好服务“三农”
· 新昌“百企论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 加强桥梁纽带建设 发挥政府助手作用
· 一道执政能力的
新考题
· 沪浙外贸“信息高速”通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4131亿元投资将用在刀刃上
——省发改委主任厉志海详解明后两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

本报记者 吴妙丽
  日前,省委常委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浙江省2009-2010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计划共安排79个项目,总投资8641亿元。其中,明后两年投资4131亿元。

  这些投资将花在什么地方?怎么花?它将带来多大的效应、释放多大的能量?与老百姓有多大关系?怎么防止腐败……这一系列问题,无不牵动着普通百姓的心。

  日前,省发改委主任厉志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明后两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这些项目都经过了精心论证和好几年的准备”

  厉志海表示,这批重大建设项目具体分为六类:

  保障性安居项目4个,包括建设廉租住房50万平方米,租金补贴2万户,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900万平方米,新建农民工公寓100万平方米,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等,两年投资129亿元;

  农林水利项目14个,两年投资418亿元;

  基础设施项目48个,两年投资2825亿元,其中交通、能源、信息网络项目各为32、15和1个;

  社会事业项目6个,两年投资326亿元;

  生态环保项目5个,两年投资381亿元;

  自主创新项目2个,重笔投向“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两年投资52亿元。

  厉志海介绍,从上面几组数字可以看出,明后两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的投资方向,第一是民生工程;第二是“三农”的需要;第三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第四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投资;第五是生态保护、保护环境的建设;第六是用于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资。

  “这些项目主要是从我省重大项目行动计划(即“三个千亿工程”)中180个项目里筛选出来的,都经过了精心论证和好几年的准备,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实施条件,绝对不是什么‘拍脑袋’工程,不会形成重复建设,更不会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厉志海强调。

  实施时间上尽量“往前赶”

  据介绍,与原来的规划相比,明后两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有一些新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方面增加了交通、能源等方面的新投资,另一方面在实施时间上则尽量“往前赶”。厉志海介绍,特别是铁路方面,沪杭客专项目等争取今年年底就开工,原本计划放在后年的杭长客专项目、九景衢铁路现在也要争取明年开工,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实施时间都体现能紧则紧的要求。

  同时,为调整我省能源结构,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加紧催批,二期的前期工作提前到明年。

  此外,对于原来属于“三个千亿工程”中的一些民生项目,此次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时间、进度、阶段目标要求。

  拉动社会投资一万亿元以上

  厉志海告诉记者,4131亿元政府投资,将带动社会投资至少在一万亿元以上。

  “从份额来讲,4131亿元的投向偏重民生和基础设施工程,主要是因为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更能直接带动消费需求。”他分析,“比如说,目前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因经济增长减缓、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等因素,产品价格下跌,产能也出现过剩。基础设施投资对于这些行业,都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还将很大地带动相关的一系列产业。”

  毫无疑问,这些重大建设项目将对我省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效应。“将大大提升我省区域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大推动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方式转变,大大改善民生、改善我省的生态环境。”厉志海分析说,短期来看是对经济的拉动、发展信心的提振;长远看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得见、享受得到的实惠。

  厉志海透露,省里很快就要下达文件,分解目标责任。如何确保投资到位和避免腐败?他认为,对于各地各部门来说,既要把握机遇,更要注意依法依规,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不搞冒进,不搞盲目攀比。要有完善的项目评估机制和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责任分解和责任考核,把项目建成放心工程、廉洁工程、精品工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4131亿元投资将用在刀刃上 本报记者 吴妙丽 2008-12-2 48256F32002924A6482575120013D188[A1-吴妙丽≈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