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您好,欢迎您经常到网络上来‘灌水’,和我们网友多聊聊天。”
“网民说的都是大实话、心里话,我喜欢上网。”
这是几天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通过人民网和浙江在线网站与网民互动交流时的对话摘录。短短一个半小时,两家网站的网页访问量达1158万人次,同时在线人数达220万,留言3100余条。成千上万的网友直抒胸臆,省委书记也敞开胸襟,直截了当地表示“今天的互动交流应该作为我做好工作的‘加油站’,这也是我汲取力量的过程。”
网络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从社会的精英阶层专用的工具,到成为大众性的媒介,只用了短短十几年。不管你愿不愿意,网络已经在一点一点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刺激人们的表达意愿和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各项社会事务的热情。
互联网也在考验着一些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关注“网意”,利用网络,重视民意,是时代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这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一道“能不能够”的关于执政能力的考题。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民意的畅通传递更不是洪水猛兽。网络是虚拟的,民主却并不虚拟。民主表达的渠道是虚拟的,民主表达的结果却并不虚拟。传统的信息渠道,使来自百姓的声音,循着行政渠道层层上达,难免会被中间环节“各取所需”地过滤,也使政策常因“梗阻”而落不到实处,互联网独特的优势却可以部分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网络上鱼龙混杂,网上议政,一开始定会遇到一些挑战。领导干部要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勇于接受挑战,特别是在对待公众舆论问题上,一定不能缺位,不能回避,而应通过与网民互动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积极地予以回应。如对公众意见置之不理或躲躲闪闪,只会引起更多的非议和猜疑,影响事物向预期的方向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学习如何适应时代变化,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
领导干部以普通网民身份,通过聊天、发帖等互动方式体察民情,了解政通情况,直触现实,彼此不受束缚,见仁、见智、见真性,很容易集思广益,产生解决问题的智慧火花,使决策更接近民声和民生,更体现民意。网络已成为各级政府了解信息、收集社情民意,让群众实现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应该逐步成为政府官员的必修课。而一旦全社会形成尊重民意、尊重表达的良性循环,民意也必将会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