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300名劳模
赴各地考察
· 国产首艘30万吨矿石运输船试航
· 适时推出创业板
· 我国成功发射
“遥感卫星四号”
· 让每一位公民都掌握防控知识
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及时救助
· 四项“新政”拓宽
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一
人民日报评论员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整整经历了30个年头。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单元”,改革开放30年正为世界关注。在全球经济的低潮之中,人们争相评论“中国模式”,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并用新的眼光打量这不同寻常的30年。

  这30年,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大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深刻变化;这30年,社会主义中国在波澜壮阔的变革中,探寻出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这30年,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引领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并将几代人矢志追求的现代化梦想和民族复兴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这是改革开放造就的时代奇迹,30年间,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一切,无不源于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无不源于30年前的那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是按照“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走下去,在僵化的体制内束缚任何创新和探索,其结果是人民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国家难以追赶世界现代化浪潮,社会主义难以获得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要么是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对本本教条的迷信和崇拜,突破观念和体制的重围,“杀出一条血路”,其结果是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得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毅然选择了后者,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由此而来的中国巨变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为历史所记载。

  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总有规律可循,可以让我们以事实为根据,以常识为基点,用无数“如果”,探寻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1978年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当时,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已经在英国出生,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步入第二个“黄金时代”后,正掀起新科技革命的浪潮,韩国、新加坡基本实现了经济起飞,而中国依然在贫困落后中徘徊。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不发展经济,如果不改善人民生活,如果不奋起直追,只能是死路一条。在当代中国命运攸关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既是摆脱我们党和国家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实现从困境中重新奋起的唯一选择,又是赶上新一轮科技浪潮,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汇入世界文明潮流的必然选择。

  3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它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也让世界将一个国家30年的沧桑巨变,载入人类文明的光辉史册。

  (载12月1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要闻 0000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08-12-2 48256F32002924A648257512005BFDA3[A0-新华社记者≈B1-顾国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