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9版:温州30年
3  4  
PDF 版
· 安居工程的跨越之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安居工程的跨越之路
  城市建设·安居工程篇

  15年的建设历程,安居工程建设硕果累累;15年的建设历程,安居工程品牌家喻户晓。如今,安居工程的建设正在为提升温州住宅品质,解决更多老百姓的住房保障困难积极努力。

  安居工程的跨越之路

  安居温州——

  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安居工程

  1994年,温州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改善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启动了安居工程。并组建温州市安居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南浦、黄龙两大住宅区的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南浦、黄龙住宅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39.5公顷,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7个亿。两个住宅区于1997年底陆续交付使用,切实解决了1万多户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当初分得安居房的职工已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实惠。

  安居工程建设之初是在享受政府土地划拨、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上,实现自筹资金、自我平衡,采用联建集资、银行政策贷款启动工程建设,并通过建设部分商品住宅和商服用房出售,销售利润弥补平衡安居房建设成本和配套建设资金的不足。

  1999年底,国务院转发八部委的国办发72号以及建设部建住房〔1999〕98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的综合质量,产业化的综合载体是康居工程。

  2000年,根据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审时度势,指挥部试点以康居标准建设安居工程,从单纯的量的增长,兼顾质的提高,提升住宅品质。实施康居标准建设的四个小区分别是:黄龙康园、黄龙康城、南瓯景园和南瓯明园,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

  黄龙康园: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03年交付使用,建设部AA级住宅性能认定小区,全国詹天佑优秀住宅金奖小区,全国优秀物业管理小区。

  黄龙康城: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2006年陆续交付使用,建设部A、AA级住宅性能认定小区。

  南瓯景园: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2007年交付使用,全国康居示范小区,全国詹天佑优秀住宅金奖小区。

  南瓯明园: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07年交付使用,建设部AA级住宅性能认定小区。

  康居建设标准的实施重视技术推广,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来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而且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向人们诠释住宅的总体发展趋势,从创新的高度融进文化、科技、环境、艺术等内涵,并按照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环境性和经济性等五大性能定量措施,赋予了相应性能等级的技术功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康居温州——

  提升百姓住宅质量的优质工程

  和谐温州——

  解决百姓住宅问题的保障工程

  2005年,南塘街改建破土动工。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水乡景观和温瑞塘河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开发建设体现温州山水城市秉性和商业文化底蕴,把南塘街建设规划设计着眼点为整个温州城,延续旧城原有的街道地理和空间格局;以历史文脉传承为切入点,力求创造一个具有温州乡土风貌特色街区;重现老南塘街的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努力做好山上、水上和晚上的文章,重点考虑滨水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融合,形成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宜人的生态环境。

  南塘街改建工程的建成将体现生态南塘、文化南塘、休闲南塘的构思;将成为市民休闲、游客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改建街区将通过特色的“水上游”与“夜游”的方式以及展示民间工艺、民俗民风的项目,让游客体味到别样的温州南塘水乡风貌,丰富居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

  安居指挥部也积极参加城市交通建设,正在建设的2公里惠民路南段,北起锦江路,南到瓯海大道,它的建成将贯通温州城区南部交通环,大大方便周边居民的出行。

  随着国家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国家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温州市的经济适有房、廉租房等安居工程建设保障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黄龙栖凤组团(原黄龙一号地块)1000套经济适用房已经交付使用,黄龙六号地块100套廉租房、瑶溪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正在建设中,娄桥4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南白象2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德政村经济适用房等项目正在前期准备。

  15年,安居工程建成7个住宅区,合计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解决了17000多户市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15年,安居工程建设收获多项荣誉、1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小区,1个全国优秀管理小区,2个全国詹天佑优秀住宅金奖小区,3个建设部性能认定小区,3个钱江杯,9个瓯江杯。

  15年,安居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它的建设为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对社会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为城市的改造,新城区的拓展起到了先遣部队的作用;为市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温州30年 00019 安居工程的跨越之路 2008-12-2 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12;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05;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06;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09;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10;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08;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49;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51;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52;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55;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56;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53;浙江日报000192008-12-02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