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温州30年
3  4  
PDF 版
· 旧城改建为温州发展提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传承厚重历史 激发城市活力
旧城改建为温州发展提速
  城市建设·旧城改建篇

  温州,民营经济之都,以其独特的活力让世人叹服。

  今日之温州,创业以及人居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得到彰显,这一切,都与温州市旧城改建密切相关。正是大规模旧城改建取得的卓著成就,令温州在创业创新的征程中分外靓丽、活力四射。

  旧城改建让温州插上腾飞的翅膀,使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城市,以其快速稳健的步伐走向新的辉煌。

  传承厚重历史 激发城市活力

  旧城改建为温州发展提速

  在旧城改建工作中,温州旧城改建指挥部坚持以人为本,以超前的眼光和思路,完善城市功能,树立大都市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文化品质,并且通过“显山露水”,建设山水城市,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现代化大都市的幸福生活。

  舒展彩色的城市画卷

  20多年前,对于温州城市的印象,或者可以用“陈旧”一词来回忆。

  一大片的旧居盘踞在温州城区,木门上沾满尘灰,房间弥漫着苍老的味道,阳光照进弄堂却只能停留片刻光阴。到了傍晚,居民做饭时各自生起煤球炉,烟雾弥漫四周……

  而留在温州人记忆中的菲亚特,时常排成一条长队,在小巷中蜿蜒穿行。温州城区东西走向的主干道——人民路,经常堵得水泄不通。

  1986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改建温州旧城,旨在拓宽道路、缓解旧城区交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市容市貌和居住条件等,同时提出的政策是“双自”方针,即“自我消化、自求平衡”。温州市成立了人民路改建指挥部,改建工作从人民中、西路试点。1992年成立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改建工作继而推向府前街、胜利路、小南路、飞霞南路、环城东路、人民东路、安澜亭路段、新村路等8条城市干道。经过10多年的努力,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初步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1999年,温州启动新一轮旧城改建,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旧城改建的范围主要是老城区,南至城南大道,东至车站大道,西至九山路,北至百里路。温州旧城改建指挥部提出了新的改建思路并实行了改建工作的制度创新,稳步推进高档次的改建工作。通过旧城改建工作,为温州旧城区转换功能、疏解人口、畅通道路、改善环境、注重旧城区功能布局的调整、注重旧城区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旧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旧城区的发展动力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后,温州老百姓享受到了温州旧城改建带来的丰硕成果。一座座新的住宅区让人们的生活其乐融融,一座座高楼大厦见证着温州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速度。

  如今,关于温州城市陈旧的印象已经成了历史,旧城改建带来的城市全新的变化,多彩的画卷在温州人们面前展开。

  迈向现代化大都市

  这是一片繁华的景象--解放街、信河街道路整洁,一间挨着一间的店铺宽敞明亮,商品琳琅满目,车水马龙,展示着浓浓的商业气息;五马街人山人海,“五马奔腾”的标志性建筑矗立在五马街口,见证着这条著名商业街的活力。

  曾几何时,狭窄的路面挤满了行人和汽车,尘土飞扬,瓦盖的屋檐在阳光下显得灰暗,而玻璃钢的遮阳棚以及沿街一片陈旧的店铺与温州特有的商业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温州城市的迅速发展,由于车流量大,停车不方便及物流不便等因素,原来的老商业区面临发展瓶颈,如何给商业区注入新的活力?温州市旧城改建给出了答案。

  2000年7月,五马街开始改建道路,2001年1月五马街一期房屋改建工程开工,同年10月交付商家营业。改建后的五马街集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同时对纱帽河、解放北路等进行修整,使五马街区成为具有丰富温州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区博物馆”。

  同样历史悠久的信河街也迎来了她崭新的时刻。信河街南段双向六车道,该路段的建设采用了新型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2001年8月1日全面建成通车。2002年9月开始启动信河街北段的建设。2003年春节完成了信河街北段主干道的建设。如今,信河街已经全线贯通,道路两边的绿化和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一条高标准、高水平、高档次的城市景观大道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举措让历史悠久的商业街焕发活力,不仅有利于振兴经济,还有利于商业街的发展与城市原有部分相融合,进一步改善和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

  温州旧城改建不仅通过改建商业街,彰显温州经济活力,还通过建设高档次商贸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树立大都市形象。

  解南商贸中心区的建设就是这样一个大手笔。

  解南中心商贸圈西靠莲花路、东临解放南路,南接马鞍池路、北界龙泉中路,商圈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包括解南街区东片居住区,虞师里北片居住区,莲花路西片居住区,以安置商住楼底层、裙楼为主。第二层次是解放中心商贸区内不同开发商开发的商品商住楼裙房部分,以设置专业商店、银行网络、特色酒家与休闲服务业为主。而第三层次就是世贸中心大厦。三个层次商圈,打造了解南商贸中心区,集中体现了温州商贸城市的现代化形象。

  如今,解南商贸中心区已初具规模,有着“浙江第一高楼”之誉的世贸中心及其周边的联合广场、南方大厦、百好大厦等高层建筑群已开始展示魅力,“解南商圈”已展现在市民面前。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湖光山色的九山湖公园,绿色遍野的松台广场……遍布公园广场的大型绿地以及美不胜收的景观工程,如一颗颗夺目的明珠,镶嵌到温州这座山水城市中。随着一个个公园和广场的建成开放,一座魅力四射的城市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这几年,从拆墙透绿到显山露水,再到绿色大行动、山水城市建设……为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旧城改建指挥部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旧城指挥部积极配合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99绿色大行动”、“千喜之绿行动”、建设“山水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活动。把绿化美化环境工作作为为民造福的重要工作来抓。

  新一轮旧城改建把“拓展绿地,显山露水,以改造环境,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为主要目标”作为基本思路之一,并将此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作为温州市十大公园建设项目之一的九山湖公园,一期工程完成了绿化工程、建成了露天剧场、疏浚了九山河道、设置了灯光音乐喷泉,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娱乐、观赏、休闲的好去处。

  位于旧城绿带西线中段的九山湖公园二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新时期公众户外生活要求和历史文化信息的自然留存,强调公园与城市的有机结合。该公园采取开放式的布局,设有多处出入口。其特点是突出了滨水特征、开放性格和绿带的整体性的和谐统一。景观设计中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段,设置了九山路林荫步行带、滨水活动带、休闲带及小岛植物景观、阳光草坪、林间健身活动场所等,建成后的开放式滨水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高档次的休闲空间。

  中山公园-华盖山景观工程则建成了温州市首个水幕投影设施,是温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体现温州山水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建工程的设计、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改建气魄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这些极具特色的广场、公园,成为温州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温州作为一座活力之城,绿色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活力和生机。如今,温州正在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商、宜创业的城市,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在温州展现。

  此外,在旧城改建指挥部的推动下,净光塔、巽山塔、白马殿等古迹的恢复以及修建工作得到有条不紊的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果。

  时代在前进,城市在发展,新一轮的旧城改建紧锣密鼓,改建工程已全面展开。旧城改建承接着温州的历史,开拓着温州的未来,把未来的温州建设成一座既充满情感寄托和历史回忆的、山水秀美的文化名城,又充满时代气息和勃勃生机、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大都市。

  以上摄影:孙守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温州30年 00018 旧城改建为温州发展提速 2008-12-2 浙江日报000182008-12-0200027;浙江日报000182008-12-0200004;浙江日报000182008-12-0200016;浙江日报000182008-12-0200028;浙江日报000182008-12-02000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