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兴:揭开全省农村改革序幕
1979年,长兴县狄家斗村生产队长徐意群与社员协商后,悄悄把30亩零散的油菜田承包到了户,实现全年油菜籽总量翻番。此举拉开了全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2、吴兴“桃树风波”:催生中央相关文件出台
1978年4月19日,《浙江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吴兴《砍掉四千株桃树的错误必须纠正》的读者来信及调查附纪,“桃树风波”成为后来“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生动例证,直接催生了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相关文件的出台。
3、温州:平反“八大王”案件
1982年,乐清县柳市镇发生了 “八大王”案件,即8个在当地最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经营专业户。从1984年5月起,“八大王”案件相继平反,温州市个私经济开始蓬勃发展。
4、临海:诞生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1980年,临海县双港区区委发动6个公社联办一个金属薄膜厂,成为台州第一家打硬股企业,开创了台州股份合作办企业的先河。
5、黄岩:出台全国首个推行股份合作制“红头文件”
1986年10月23日,黄岩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合股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掀起了一场关于企业组织形式和经济形式创新改革的浪潮。这是全国第一个推行股份合作制的“红头文件”。
6、步鑫生:剪开企业改革帷幕的先行者
1984年,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提出“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以及“管理上从严、生产上从紧、经营上搞活、生活上关心”的办厂方针,引起全国关注。
7、永嘉桥头镇:崛起东方第一纽扣市场
1978年,桥头镇桥一村的叶克林、叶克春兄弟从黄岩等地贩进纽扣摆起纽扣摊进行试销,生意异常红火,当地纽扣摊位迅速扩张。2002年桥头赢得了“中国纽扣之都”的盛誉。
8、娃哈哈:“小鱼吃大鱼”
1991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风靡全国,但企业发展场地有限。当时,杭州罐头食品厂濒临困境。娃哈哈兼并杭罐厂后,不仅救活了杭罐,还壮大了自己,此举对当时推进国企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9、冯根生:国企改革的“常青树”
冯根生,1972年被任命为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1978年以来,他抓住改革机遇,使企业由一个小作坊成长为现代化中药大企业。如今75岁的他仍掌门青春宝集团,成为国企改革的“常青树”。
10、义乌市场: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
1982年9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尊重群众发展小商品贸易的强烈要求,出资搭建了简陋的市场设施。近30年来,市场五易其址、九次扩建,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国际性商贸中心。
11、王均瑶:胆大包“天”第一人
1991年,王均瑶向湖南省民航局提出包机申请。几经周折,他拿到了民航局和空军的批准文件。几年后,王均瑶的天龙包机公司率先开通了温州至香港的航班。
12、苍南龙港镇:中国农民第一城
1983年苍南县委、县政府在龙江港区建立龙港镇,在全国率先推出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民营企业制度“三大改革”,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
13、永嘉:“三把火”烧红“品牌之县”
1987年8月,在杭州武林广场,5000余双劣质永嘉鞋被付之一炬;1999年12月16日,同样是在武林广场,2000多双假冒名牌劣质鞋在大火中化为灰烬;2007年8月8日,温商中的两位代表人物南存辉、王振滔分别宣读诚信宣言书和品牌倡议书,与省市领导一同点燃“诚信之火”。
14、吉利造车:冲破壁垒的民企传奇
1998年,吉利在临海建成了第一个轿车生产基地,第一辆吉利汽车“吉利·豪情”当年成功下线。10年来,吉利突破了民营企业进入汽车领域的行政壁垒,走出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造车之路。
15、温州城市信用社:全国首家私人股份制“民间银行”
1986年,自办企业的杨嘉兴向鹿城区政府申请开办“银行”,几经周折,得以开业。杨嘉兴创办股份制城市信用社为温州试验区的金融改革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16、萧山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化蛹成蝶
2004年8月26日,在信用联社发展多年的基础上,浙江萧山农村合作银行破茧而出。 2008年,萧山农合行成为全省首批试点村镇银行主发起人之一。
17、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000年,台州市农业局在温岭市石桥头镇成立了有明确章程并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温岭市石桥头蔬菜合作社,拉开了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序幕,实现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18、衢常铁路:全国首条民资参股建设的铁路
衢常铁路由常山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常山水泥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和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是民资进入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新政”的第一个试水者。
19、安吉上墅私中: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
1984年,上墅中学教师汤有祥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租房办起了60人的“农职班”, 9月20日,“安吉上墅私立高级中学”正式开学了。二十多年来,上墅私中逐步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
20、“世界船王”包玉刚:捐建宁波大学
1985年10月29日,由“世界船王”、港胞包玉刚出资建设的宁波大学,在他老家镇海举行了奠基典礼。一年后,宁波大学正式开学。
21、宁波诺丁汉大学: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第一所依据中国政府最新颁布的有关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筹办的全新的中外合作性质的高校,于2004年9月18日开学,它开创了我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先河。
22、苍南:全国首例“民告官”案
1985年,农民包郑照经镇城建办批准,建造了三间楼房。1987年7月4日,县里以包家的房子建在防洪堤上为由,将包家已竣工落成的楼房炸去1米多。为此,包郑照分别向县人民法院和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县政府,要求经济赔偿。案件虽然以原告的败诉了结,但中国农民的法律意识从此觉醒。
23、横店:崛起一座中国影视城
2004年4月成立了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后,东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全力支持产业实验区。横店被称为“中国的好莱坞”。
24、万向: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
万向前身是鲁冠球1969年创办的宁围公社农机厂, 1983年,鲁冠球率先进行“承包”改革。30多年来,万向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而且稳步进入金融、农业等领域。他们见证了中国个私经济从萌芽到壮大的光辉历程。
25、宁波:“1+x模式”创新外来人员服务管理
宁波市委、市政府探索出外来人员服务管理的“1+X模式”。“1”是指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的《关于加强外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的意见》;“X”是指配套出台的相关社保、就业培训、劳动合同等15个相关政策。
26、“新嘉善人”:首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2005年1月,嘉善县率先成立全省第一家专门服务管理流动人口的机构——“新嘉善人”管理委员会(现更名为嘉善县新居民事务局)。新居民可享受五大类二十四项优惠服务。
27、杭州下城区:建立全国第一个楼道党支部
2002年7月18日,全国第一个楼道党支部——杭州下城区王马社区科普楼党支部诞生。下城区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社区党建和楼道党支部建设的文件,全面推广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工作法。
28、秦山核电站: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调试运行的第一座核电站。它于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目前,秦山核电基地三座核电站已全部建成发电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29、四自公路:从拥堵走向缓解
1992年,浙江省政府推出全新的建设投资体制——“四自”方针,即自行贷款、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还贷。从1992年4月份,省政府批准兴建绍兴“四自公路”工程以来,仅前7年时间,就完成1700公里近140亿元的工程投资规模。
30、沪杭甬高速公路:开启高速时代
1998年12月29日,沪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长248公里的沪杭甬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沪杭甬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引擎”作用。
31、千里海塘建设:沿海人民的“生命线”、“致富线”
1997年,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了“建千里海塘、保千万生灵”的重大决策,到2000年底就建成了1020公里标准海塘。至今累计投入资金近50亿元。千里海塘被喻为 “生命线”、“致富线”、“幸福线”、“发展线”。
32、柳市:成为中国电器之都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柳市人就涉足低压电器的产销。2001年,“首届中国电器文化节”在柳市镇举办。目前,柳市已成为全国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种类最齐全的电器生产基地。
33、海宁:编织皮革神话
海宁皮革业崛起于1984年,1994年9月22日,全国最大的皮革服装市场开张。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与发展,海宁中国皮革城已成为中国皮革业的龙头市场,成为中国皮衣时尚的风向标。
34、嵊州:崛起的国际领带都市
1984年,嵊州生产出了第一条领带。1999年起,嵊州相继举办了八届中国领带越剧节以及多种规模的领带产业学术研讨会。目前,嵊州年产领带3亿条,占国内市场的80%,占国际市场的33%。
35、永康小五金:打造出中国科技五金城
中国科技五金城创建于1992年,十多年来,与永康五金产业互促共进,市场成交额从3亿元增至300亿元,实现了永康五金制造业的规模扩张与整体提升。
36、湖州吴兴区织里镇:“童装名镇”翩跹起舞
30年前,织里人就买了几台缝纫机,开始了艰辛的创业。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有龙头企业领航的织里“童装航母”。现在的织里成为全国最大的童装产销基地和棉坯布集散中心。
37、诸暨大唐袜业:“国际袜都”的传奇
建镇不过20年的大唐,依靠袜子产业,人均纯收入超过了万元。2007年,大唐袜业产量130多亿双,占全国的65%、全球的1/3强。完成工业产值330亿元,成为“国际袜都”。
38、绍兴中国轻纺城:“世界布市”的凤凰涅槃
1988年10月1日,“绍兴轻纺市场”建成开业,1992年,更名为“中国轻纺城”。 2007年,市场成交额574.98亿元,连续15年蝉联全国纺织品专业市场首位,被称为“世界布市”。
39、桐乡市乌镇:古老中的青春激扬
乌镇探索出了保护历史与开发当地旅游和谐发展的“乌镇模式”,在全国古镇中首创“管线地埋”、“改厕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智能化管理”,乌镇西栅在全国第一个贯彻“历史街区再利用”理念。
40、嘉兴:“零资源”经济助推创业创新
嘉兴桐乡市没有成群的牛羊,但是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平湖则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县(市)级出口服装制造基地之一;海宁年产皮革服装产量和出口额均名列全国第一。嘉兴的“零资源经济”正在助推创业创新。
41、大虎:打赢中国民营企业反倾销第一案
2002年,欧盟提出对中国出口的打火机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温州打火机企业重点向调查人员说明,他们的低价位源自温州人独创的生产模式。这场“中国入世第一案”标志着我国民营企业开始运用国际贸易规则来保护自身的利益了。
42、康奈:品牌专卖店开进欧美大都市
2001年,康奈果断地启动“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国际化战略,在欧美地区开辟品牌专卖网络。2007年,康奈率先在全国同行中荣获全国质量奖。
43、华立:首次改变世界通信技术格局的跨国并购
2001年,华立集团与出售技术的一方——飞利浦半导体公司达成一个战略联盟,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并购了飞利浦CDMA移动通信,并购了飞利浦CDMA的国际顶端技术。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国际市场上并购移动通信核心技术。
44、尖峰水泥:国企股份制改革的探索者
1988年11月,尖峰水泥集团在全国建材行业率先搞起了股份制改革,5年后成为中国建材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期间,他们较早引入外部专家董事、探索公司激励机制等,探索出一条国企改革成功之路。
45、三替:开创家政服务新天地
陶晓莺1992年辞职创办了杭城第一家提供综合服务的家政企业“杭州三替综合服务部”,目前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先进典型。
46、阿里巴巴:国际电子商务的引领者
1999年3月,马云和他的团队在杭州创立阿里巴巴公司,优先发展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商务(B2B),目前,阿里巴巴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领头羊”。
47、舟山渔业:“二次”创业 扬帆远航
2001年10月以来,舟山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逐步走出了一条捕养加、渔工贸一体化的新路子,舟山也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大踏步迈进。
48、传化样本: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模式
由传化集团运作的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创造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传化样本”。传化人用自主创新和工业化手段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引领农民在发展现代园艺产业中增加收入。
49、景宁:托起“中国农村水电之乡”
从2000年开始,景宁县全面推行水电资源开发经济补偿制度,促进了水电产业的健康发展。2004年,被水利部授予“中国农村水电之乡”称号。
50、遂昌:敲下小水电阳光交易的第一槌
2002年4月10日,遂昌县水利局首次对水电站的资源开发权进行规范化公开招标,此举也开创了全国先河,敲响了全国公开拍卖小水电资源开发权的第一槌。
51、奉化滕头村: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滕头村提出了以商活村、以游促村的发展战略,村里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2、武义:下山脱贫经验走进联合国
1994年,武义在全国率先探索“下山脱贫,异地发展”的扶贫之路。武义县对下山移民的产业开发给予结对帮扶等一系列“特殊政策”,既保护了山区生态环境,又推进了城乡融合。
53、衢州农技110: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
衢州市委、市政府于1998年10月创办了专为“三农”提供科技和信息服务的“农技110”。到2007年底,全市各级农技110共发布信息65.5万条,接受咨询131.25万人次,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54、农村税费改革:农民“零负担”
2002年,我省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明确取消乡统筹费等面向农民征收的政府性收费和集资、屠宰税、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及农业特产税。2005年,浙江又全面取消征收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
55、衢州“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新时期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2003年以来,衢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思路,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农民培训的新路子。
56、长兴:发放中国首批教育券
浙江长兴县2001年起开始发放扶持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教育券,后来,又相继推出扶贫助学教育券、补助薄弱高中和民办高中的教育券,从而也开创了教育经费拨款体制改革的新尝试。
57、湖州:开启全国户籍制度改革先河
1995年6月,湖州市城区织里镇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此后,探索了一系列的户籍制度改革。湖州市的这一改革开了全国中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之先河。
58、平湖:成立全国首个“新居民事务局”
2007年6月1日,平湖市成立了全国首个“新居民事务局”。从11月20日起,由平湖市新埭镇作为试点,在平湖工作的新居民们开始陆续领取“居住证”,居住证与社保、就业、教育、居住等挂钩。
59、常山:首创“民情沟通日”制度
常山县于2005年11月开始实施“民情沟通日”制度,每月10日左右,村干部在相对固定的场所接待村民。
60、嵊州《民情日记》:架起干群连心桥
为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1998年,嵊州市雅璜乡率先开展了《民情日记》活动,嵊州市在全市进行宣传和推广了这一机制。
61、温岭:诞生“民主恳谈”
“民主恳谈”创建于1999年6月。2001年台州市委出台文件,在全市推广,全市各地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民主沟通、民主对话、民主监督活动。
62、余杭:首创法治量化评估
2006年,余杭与浙大法学院课题组共同制订完成了《法治余杭评估体系研究报告》。2008年,余杭区正式运用“量化考核评估体系”,成为中国内地首个“法治指数”评级城市。
63、义乌:外来建设者参政议政
义乌的本地户籍人口71.6万,外来常住人口107万。2002年以来,相继有22名外来建设者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义乌还积极引导外来人员参政议政,包括邀请外省籍公民旁听市人代会、请外来人员党代表参加党代会。
64、宁波海曙区:社区直选成功
2003年3月,宁波市海曙区59个社区开始全部实行居委会直接选举,“海曙直选”是全国首例县级行政区成功实行全部社区直选,是中国基层民主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根本性标志。
65、“枫桥经验”:不断创新的“政法旗帜”
1963年11月,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后,枫桥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典范。
66、上虞市便民服务中心:建政府服务“大超市”
1999年9月29日,全省第一家规范的行政服务中心——上虞市便民服务中心产生。“中心”实行“一窗受理,一口收费,集中踏勘,并联审批,综合验收”新型审批运作模式。
67、宁波81890市民求助服务中心: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模式
2001年8月18日,81890求助服务中心正式开通。“中心”提供的180多项服务信息,涵盖了家政、维修、购物、交通旅游等18大门类。
68、台州椒江区:20年实践和探索党代会常任制
1988年12月,椒江区被中组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县(市、区)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单位。经过20年实践,椒江坚持和完善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69、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新领域 新实践 新作为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截至2007年底,全省28.92万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有4536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达到100%。
70、技术参股:为创业插上翅膀
1998年10月,浙江省政府率先在全国出台了《浙江省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若干规定》,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
71、台州“草根金融”:助推经济腾飞
2002年,台州市政府以银座城市信用社为核心组建成立台州市商业银行。2006年,泰隆城市信用社升格为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银泰城市信用社整体改建为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台州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家地方商业银行的地级市。
72、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省财政积极发挥财政分配职能,不断创新分配体制,不断完善“两保两挂”、“两保一挂”、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浙江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因其效率、效益、公平,推动了块状经济发展。
73、强县扩权改革: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和推进经济强县扩权改革, 2002年,扩大了17个经济强县(市)经济管理权限。2006年,扩大了义乌市60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74、浙江开发区:奏响发展交响曲
1984年10月,我国东部沿海14个港口城市被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宁波名列其中,同时,设立了国家级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杭州、萧山、温州、大榭等国家级开发区相继被批准设立。2007年,我省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415亿元。
75、“4小时交通圈”:全面提速的“黄金通道”
1999年1月15日,浙江省政府召开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动员大会,到2002年,随着一系列交通工程的建成,浙江已经实现了省城到地市“4小时交通圈”的历史性突破。
76、杭州湾跨海大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2008年5月1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投资、自行建造、自行管理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交通工程。它使宁波和上海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公里。
77、宁波港:跨入世界级亿吨大港
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2007年,货物吞吐量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中国大陆港口第四位。
78、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天堑变通途 彩虹挂海峡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全长约50公里,总投资逾百亿元。预计工程明年就可通车。这是舟山有史以来最为浩大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
79、“乡村康庄工程”:农民走上康庄路
2003年6月23日,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乡村康庄工程的重大决策,计划5年投巨资,在全省建设55000公里通乡通村等级公路。4年来共投资170余亿元,浙江农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了90%以上,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80、丽水:生态文明著新篇
丽水出台了《丽水市生态文明纲要》,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
81、安吉:生态文明实践的中国样本
2001年1月17日,安吉县委、县政府作出了“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决定,探索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82、云和:“小县大城”
2000年,丽水云和县提出和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以城市化带动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组合,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8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新农村在浙江萌芽
2003年初夏,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还乡村以“美、洁、净”的容貌。截至2007年末,我省累计建设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181个、环境整治村10303个。
84、村里来了“指导员”: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200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全省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每年都从机关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选派35000名左右党员干部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指导、帮助和配合农村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85、村民自治:由群众当家作主 让权力透明运行
1988年,浙江省成为少数几个制定了组织法实施办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省初步将村民自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群众参政议政积极性。
86、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为千百万农民撑起风险防护伞
2006年我省率先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和农村住房保险,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并将两大政策性保险纳入了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87、基本医疗保险:人人有医保
2006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筹资机制明确为个人(家庭)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参保均给予补助。
88、嘉兴:实现人人老有所养
2007年9月,嘉兴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89、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让放心食品走进千万农户
2004年底,我省构建了以“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为重点的覆盖城乡的“食品安全三张网”,使得每一个乡镇都有连锁超市,每一个行政村都有放心店。
90、少生快富项目:让计划生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省计生协会从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到2007年底,全省共建立省级新家庭计划活动少生快富项目175个,主要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开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91、高等教育:从“独木桥”到“立交桥”
自1998年以来,浙江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时代”一举进入到“大众化时代”,毛入学率居全国省区第一,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92、义务教育:圆了每个孩子的读书梦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全社会的不懈努力下,我省奏响了基础教育事业普及、均衡、优质、高效发展的交响乐。1989年普及初等教育,2002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93、杭州西湖区:优质教育惠及百姓人家
1999年,求是小学先后在蒋村商住区接管了两所配套小学,成立两个分校区。截至目前,西湖区连锁办学的学校达到16所,从而使中小学优质教育覆盖率提高到了92%以上。
94、体育健儿: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健儿在奥运盛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各项比赛中取得巨大进步,夺得多枚奖牌。浙江体坛冠军们的奉献精神、拼搏精神,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体育文化。
95、 “平安浙江”:关系你我他
建设“平安浙江”,是2004年5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四年多来,通过推进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方法、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社会面治安管控、积极推进网格化巡逻和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平安浙江”建设日益深入人心。
96、抗击“非典”:风口浪尖显英雄本色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我省广大医护人员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敬业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坚守在风口浪尖,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英雄赞歌。
97、舟山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和谐文化 从心开始
2006年4月,由舟山市主承办的世界首届佛教论坛在普陀山等地举行,论坛上发表了《普陀山宣言》,共同代表世界佛教界祈求世界和平,祈求人类和谐。
98、舟山国际沙雕节:点沙成金
1999年9月,首届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在朱家尖南沙举行,确立了舟山沙雕在国内沙雕艺术领域的首创地位。
99、宁波:荣获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2001年底,宁波市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以后,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早日把宁波建成全国一流文明城市的目标。2005年10月26日,宁波市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100、文明城市创建: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
1991年,全省兴起了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潮。2005年,制定了《浙江省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测评体系》,设置了城市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创建工作情况7个方面的测评项目。我省文明城市创建呈现出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