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毛广绘 通讯员 王崇军 姜小武) 浙江虎山集团日产5000吨的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于10月中旬点火试产,其关键技术实现了全国产化,奋斗在一线的技术工人有30%来自江山职业教育中心。在衢州,几乎每个支柱产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都活跃着衢州职业学校“量身定做”的技术工人的身影。
工业经济的腾飞,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近年来,衢州市职业教育改变以往学生“出口”为主的格局,积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开设“对口”专业“无缝对接”支柱产业,为工业经济高起点、跨越式发展“量身定做”技术工人。像开化、常山等各县市区的职业学校,都针对当地的硅、轴承加工等支柱产业开设专业课,为企业开展订单式的员工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全市职校就为本地企业培训劳动力2900人,输送毕业生2800多人。
原先以文科为主的衢州中专,从2004年开始紧跟产业调整步伐积极“转身”,每年都有新的专业推出,与企业合作开办“劳克斯班”、“乐业光伏班”、“巨化班”等20多个特色班,在企业开工前就为其准备好“量身定做”的技术工人。衢州中专的实训基地还成了一些企业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推广的中心,创办4年来,为当地近10家企业解决了100多个技术难题。
正因如此,像衢州中专这样的职教龙头学校无形中就成了衢州招商引资的重要砝码,在重大项目谈判时,校长翁孝川经常现身谈判桌。申洲国际公司董事长马建荣正是考察了衢州中专后,当场拍板在衢州投资4亿元,还专门设立申洲国际奖励基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
衢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推进衢州工业经济新飞跃”的发展方略后,衢州教育部门立即开展“心系工业、服务工业”活动。根据调研情况,衢州将继续加大职教改革力度,为企业“定做”更多技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