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昌,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大桥生态农庄董事长。他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是浙江省第九、十届人大代表。2001年中共浙江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开展向张建昌同志学习的活动。
“搞了30年农业,生态农庄是我最得意的作品。”见到张建昌时,他正在慈溪市大桥生态农庄四处“转悠”。摸摸长势喜人的大棚蔬菜,看看新建成的蜜蜂博物馆,张建昌很有成就感。
张建昌是个大名鼎鼎的“庄稼人”。1978年3月,高中毕业后又进修了一年的农业知识后,张建昌背着行囊,从慈溪县城回到家乡——慈溪长河镇,在镇农技站当上了一名农技员。这一呆就是30年,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加工农业到休闲农业,3次引领我省农业产业化进程后,张建昌成了全国最著名的农民之一。
让张建昌第一次感受到农民生产力被解放后迸发出巨大力量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从那时起我认识到,只要政策好,农民很快就能接受,农业马上就能增产。”张建昌回忆说,到1982年,长河镇的棉花产量从1978年的每亩20公斤增加到每亩75公斤,农民年收入由不到300元增加到600多元。
但是,新问题又来了。由于连年丰收,到1987年时,全国棉花出现产量过剩,长河镇棉农陷入了丰产不增收的尴尬境地。“究竟该种什么?”年轻的张建昌开始了一次他事后才知道其重大意义的探索,“就是调整农业结构,这在当时是一个全国性的新课题。”
“单纯种棉花不行,还要种蔬菜瓜果,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从‘一字形’向‘十字型’的转变。”在国家鼓励调整政策的激励下,张建昌提出了自己的大胆建议,立刻在长河镇引起热烈讨论。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张建昌带领长河镇农民开始“试验”:在省内率先引种绿花菜、白毛豆、甘蓝菜等优质农产品。到1992年底,长河镇棉花种植面积由原来占总耕地面积的90%大幅调减到50%,蔬菜亩产收入高出棉花数倍。慈溪市立刻就在全市推广长河镇的经验,随后宁波市、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场会也相继在长河举行,长河镇一下子成为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样板之一。
“一战成名”,但张建昌的探索才刚刚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我国农业,又迎来了产业化、国际化的挑战。“当时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附加值仍然偏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缺乏新的空间。”张建昌说。
“发展加工农业,用更先进的设备武装农业,把土地变成车间,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从1998年开始,张建昌带领的慈溪农民,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的第二次探索:加工农业。短短两三年间,长河镇涌现出3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产值达到1亿多元,加工的农产品80%出口。与此相适应,张建昌还提高了农业服务的现代化程度,组建专业合作社。
在农业产业化探索中的一次次引领,让长河镇在全省较早实现了从农业镇向工业镇的转变。目前,长河镇农业人口占比从改革开放前的80%降至10%,许多长河农民进入工业领域,由他们创办的家电、五金等产业如今已经颇具声势。与此同时,长河镇农民的年收入也增加到了1万多元。
但张建昌还是一个“农民”,而且越做越“痴迷”。2003年8月,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开建后不久,他在大桥西侧海涂上兴办起大桥生态农庄。对自己的这一举动,他解释说,生态农庄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交汇融合的产业体系,这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新方向。
记者感言:
在张建昌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浙江农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智慧和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的探索,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省农业产业化的水平,还引导众多浙江农民“走出”传统农业,在工业领域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