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温州30年
3  4  
PDF 版
· 温州建滨海山水文化名城创文化强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温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温州经济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乃至被世界关注,是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分不开的。

  多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温州的经济文化不断进行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特别是自2002年7月,温州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创立“温州学”,当年10月公布“温州学”研究的系列选题以来,六年里,温州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出版呈现规模效应】

  今年是孙诒让先生逝世100周年,作为“温州研究集刊”之一的《孙诒让传论》,日前摆上了各大书店的新书架。

  温州著名学者胡珠生先生年届八旬,其史学论文精选《胡珠生集》作为“温州学人文选”第一部,最近也出现在读者面前;

  讲述温州名门望族传承不息的《温州望族》,走访记录市井街巷的《温州老街》,作为“温州乡土文化书系”的首批书目,前一段时间也在书市亮相;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温州社科界编纂《温州民营经济发展三十年》五卷六册,计310万字,已付梓,今年底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温州当代发展个案实录”两部《温州金融改革三十年》、《温州商人访谈录》也已相继出书;

  而此前,以出版温州地方文献、先贤著作为主旨的《温州文献丛书》,历经5年多时间,在数十位学人兢兢业业的艰苦努力下,四辑40部48册1990万字已全部出齐,成为温州学界的一个品牌。

  不同于温州历史上几次古籍整理对永嘉学派的明显偏重,《温州文献丛书》基本囊括了科技、农业、医药、文学、历史、经济等各大学科的成就。

  如此庞大的整理规模,文献品种涵盖面如此宽广,在温州历史上都属空前。而绝大多数依托于一个地级市自身的学术力量来系统整理历史文献,出版地方文献丛书,在省内,温州也是第一家。

  如今,继《温州文献丛书》之后,其续编《温州文献丛刊》也已提上议事日程。第一辑共九种整理工作日前接近尾声,预计《蒋叔南集》《王叔杲集》不日即可出版。

  《温州文献丛书》的规模化出版,引发了温州各县(市、区)的“丛书热”。乐清、龙湾、永嘉、苍南等纷纷推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丛书。

  【研究注重当代现实】

  温州市第11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今年初揭晓,共104项获奖作品,包括《生物课程论》《国际贸易壁垒战略研究》《温州竞争力:以学习型鹿城为坐标》等17项著作奖,《宋代科技文献研究》《温州市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等69项论文奖,以及《陈适文存》等5项著作类学术进步奖与《强力谈判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等13项论文类学术进步奖。

  据市社科联副主席洪振宁介绍,从最近两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奖结果分析,近些年本土学者致力于温州当代发展研究,应用对策性、实践性的成果数量大幅增加,其中不少研究成果直接对温州社会经济发展提出思考,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产生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温籍学者纷纷投入到对家乡的研究中,在温州当代发展研究上已经形成了优势学科与重点学科。获得第10届社科奖著作类一等奖的《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是温州大学青年学者张一力的著作。通过自己的理论探索,张一力对温州与苏州的经济增长进行比较实证研究,说明了两种不同模式的经济增长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式形成的制度原因。

  同样获得社科著作类一等奖的《现代化进程中的温州社会阶层结构研究》,则是对温州社会的深入研究。王尚银、任丽萍两位学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如今温州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出来,正处于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发育成长期,但还是一个雏形。如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但温州基本上还是“金字塔”型。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来自底层的变革——龙港城市化个案研究》一书,是温州学者朱康对的研究成果结集。其课题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之一,被专家评为综合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化学的方法,不仅分析了中国第一农民城——龙港城市化的背景、道路、演变过程和经验启示,阐述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还考察研究了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文化转型以及市民社会形成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温州模式研究上的空白。

  【新老交替薪火传承】

  六年来,专家学者们会聚在“温州文化研究”这一共同的大旗下,鞠躬尽瘁,探幽发潜,秉持着为学术奉献绵薄之力的精神,死而后已。

  《温州文献丛书》的主编、年逾八旬高龄的胡珠生老先生,曾认真地将已经出版的文献在地上叠成一摞,用卷尺细细量过,笑着说:“看,差不多有1.2米高呢。”

  这沉甸甸的收获是41位饱学之士的心血凝成。他们中,80岁以上的老先生就有将近10位,超过三分之二的学者年过花甲。胡珠生感慨地说:“丛书要是再晚几年开始编,有3部书就出不来了。这5年多时间里,《张璁集》和《王叔杲集》的编者张宪文老先生,以及《黄体芳集》的编者俞天舒老先生都在文献出版前后相继去世了。”

  接手《张璁集》校注工作时,张宪文已年过80,为了能更清楚地审读文稿,他冒着手术风险,切除了白内障。没想到就在当年,老先生又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在后期校注《王叔杲集》时,老人四次入院接受治疗,《王叔杲集》的文稿始终随身携带,稍有力气就坐起来握着放大镜看稿子。最终老先生去世时,《王叔杲集》已基本完成。

  《黄体芳集》的编者俞天舒老先生原是瑞安玉海楼文物馆的老馆长,他是几十年的老病号,胃一直不太好,但直到《黄体芳集》编撰后期才通过一次体检发现已是胃癌晚期。老人怕自己来不及完成全部工作,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全力投入。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送到老人手中仅两个星期后,他便含笑离开了人世。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中青年学者们秉承了老一代学人的传统,不畏艰辛,埋头学术,使温州文化研究后继有人。

  从2002年至2005年,国家级学术刊物《哲学研究》连续四年发表温州大学教授陈安金等人关于永嘉学派研究的论文,其对永嘉学派所做的新探讨引起学术界关注。

  温州大学副教授盛爱萍的《温州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分别从语言学与文化学两个角度研究温州地名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和结构规则,地名所反映的区域文化,以其独特的视角填补了方言研究中的空白。

  吴明哲编的《温州历代碑刻二集》收入了919块来自温州各地的碑刻,其中216块新拓的完整碑文可以和史书上一些零星的记录相印证,另有200多块却是他多年来走访于温州乡野民间收录的全新发现。为了一块传说中的石碑,他自己掏腰包“收买”了瑞安偏远山村里的老人,才得以爬过祠堂的围墙,将那块保存完整的关于清朝教育的碑文拓下。为了完整地拓齐雁荡的碑文,他在盛夏的高温里马不停蹄地奔走了一天,最后连放在口袋里的手机也被汗水泡坏了……吴明哲称自己的工作是在“打捞民间的文化遗存”,他说:“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后人应承担起的责任。”

  【著书立说多方合力】

  由于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特别是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今年以来,温州对文化研究工程更是加强了支持力度,如决定每年增加拨款资助,其中包括对温州学研究成果的资助出版。与此相应的,乐清、瑞安、鹿城等县(市、区)也增加专款,用于文化大市建设,投入文化项目与文化工程,如龙湾推行了当地文化名人评选与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节等。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使温州文化研究工程进展顺利,而民间力量的介入则给温州的文化研究增添了活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

  从事美术教育40年的退休教师胡春生因为个人兴趣爱好,很早就开始收集散落在温州民间的花板、瓦当和铜皮。六年来,他走遍了温州的11个县(市、区),踏访了200多座上百年的老房子,寻访了多位民间艺人,拍下了数百张照片,并用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给瓦当拓片。如今,在温州市社科联的资助下,他和儿子共同写就的两部书稿《温州花板铜皮》》、《温州瓦当花檐》,已纳入“温州乡土文化书系”,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关注民间的学术研究”,温州不少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这个问题。事实上,温州的文化研究最大的特色即是民间启动,政府引导,必要时还引进外援,多方合力推动文化建设。

  《王十朋全集》即是在族人集资20万元的基础上,由乐清市政府牵头,杭州专家校点而出版;《浙南徐氏》一书也是族人出钱出力完成。

  作为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研究项目,“温州学”自2002年提出创立以来,从本土到全国再到日韩欧美,据不完全统计,迄今至少吸引了三四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投身于此。

  南京大学教授俞为民是南戏研究专家,他虽然不是温州人,但其研究论著《宋元南戏考论续编》则是在温州市社科联的资助下,方得以顺利出版;他的另一部著作《南戏通论》也被列入“温州研究集刊”丛书,于日前付梓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温州30年 00014 2008-11-26 浙江日报000142008-11-2600005;浙江日报000142008-11-2600007;浙江日报000142008-11-2600008;浙江日报000142008-11-2600004;浙江日报000142008-11-26000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