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沈爱君 记者 陈培华)吟诗作画的苏东坡因为进不了门而电话订购拳击手套,玩起拳击;诗仙李白讲起嘉兴方言,还要将老奶奶的绣花针磨成金箍棒……这些搞笑片段来自嘉兴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编写的校园课本剧。充满想象力的改编博得同学的阵阵掌声,但教育专家提醒,小学生创新形式时,也需要对主题进行引导。
“喂,拳击手套公司吗?我是苏东坡,请立刻给我送一副泰森牌拳击手套过来……对,就要那一款‘一拳就见效、两拳牙就掉’的……”前不久,嘉兴市实验小学404班的小史等4名学生刚在语文课上学了苏东坡的“茶、上茶、上香茶”和“坐、请坐、请上座”的典故,小史他们觉得苏东坡的表现很酷,放学后又查阅了相关资料。第二天,他们不禁说起各自觉得更酷的做法,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不断得到灵感,一个融合了英语对话、夸张无厘头等风格的小品脚本诞生了。其后,不断有同学加入,于是故事中又有了态度不好又倒霉的门卫、气喘吁吁送手套的快递员、往茶水里添加胡椒粉的小和尚……
学生们在自己班上表演了一场,结果获得一致喝彩。在文艺主题班会上,其他歌舞类、器乐演奏类节目的得票都在20票左右,而苏东坡的搞笑课本剧小品获得了40多票——几乎全票。
小史负责查阅资料并提出初步构想,小金负责演员动作设计,小刘设计演员的服装造型……搞笑课本剧打响“头炮”后,同学们都期待他们下一部“力作”。“主创”之一的小金说,他们下一步的对象是诗人李白,第一句台词准备用嘉兴方言来表现,李白看着辛苦磨铁棒的老奶奶,问:“老太太,内咯货做啥么事呀(你在干什么呀)?”初步设想的情节是李白喝酒之后把绣花针磨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
谈到为什么选择名人故事作为素材,学生们说:一是名人有名,能吸引大家关注;二是以名人故事为基础排练,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些名人,并因此对语文课和历史课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据了解,新课程进入嘉兴市中小学后,由以前“分角色有表情朗读”进化而来的课本剧表演受到学生欢迎。对于学生课余自编剧本表演走夸张搞笑路线,老师大多给予肯定,认为学生们想象力丰富,在古人故事中融合了很多现代元素,说明他们平日里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值得肯定。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的朱建人老师力推生活作文教育理念,他首先肯定学生对课本剧编排形式上的创新,相比网络上的恶搞,学生们显得纯洁有趣。但他也提醒:编演课本剧不仅为了搞笑,最好能在老师指导下提炼主题,一个搞笑的故事最好能给大家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