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以人为本 和谐至美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党校要成为理论创新生力军
· 看“阿拉伯数字”用人
· “海亮”郑重承诺
“不裁员不降薪”
· 胡锦涛发表重要演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以人为本 和谐至美
——新时期“枫桥经验”启示之二
本报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翁均飞 孙永祥
  45年前,这个江南偏僻小镇群众的自创做法,受到毛泽东同志的多次充分肯定,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样本。

  45年来,经受历史的考验,这面全国政法战线的“旗帜”,如今更加高高飘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上……

  “枫桥经验”,它的魅力从何而来?它的奇迹因何产生?

  可以说,“枫桥经验”的魅力,就是“和谐至美”的魅力;“枫桥经验”的奇迹,就是“以人为本”的奇迹。

  矛盾纠纷好不好解决?从警20多年,写了70多本日记的枫桥派出所民警老杨总结了一条经验,那就是——

  只有服务群众,

  才能取得群众信任

  《老杨回来了!》这篇署名为“枫桥镇一大批群众”的文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枫桥派出所民警杨光照复印了一份,仔仔细细地存放在自己的办公室抽屉里。

  59岁的老杨,1986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枫桥派出所工作,3年前因健康原因,调到诸暨市交警大队工作。临近退休,他决定回到枫桥,没想到迎接自己的,竟是这样一篇洋洋洒洒近3000字的文章。他昔日为枫桥村民所做的好人好事,浓缩在其中。

  “我只想回到枫桥,看看能不能为枫桥的老百姓再做点事,想不到他们一直都在关心着我。”老杨的眼眶湿润了。今年7月底他回来后成立的“老杨调解工作室”,至今已接待群众240多批次,受理纠纷36起,调解成功率100%。

  文章的执笔人、退休干部骆朝对记者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老杨数十年如一日,真情对待老百姓,真心服务老百姓,谁还会不信他、不服他?”

  “枫桥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那么高,很多来参观考察的人经常会很惊讶地问有什么诀窍,” 做了10多年调解工作的陈家村治保主任赵祖光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很简单。调解矛盾纠纷,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取信于双方。而这种信任,就来自于我们平时是不是一心一意对待群众,是不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我们不怕群众来找,只怕群众不来找。来找的本身,就是一种信任。”枫桥镇党委副书记陶志勇告诉记者,枫桥镇党委、政府有一个坚持不懈的努力目标,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取信于群众,让“人人享受改革成果,人人得到社会关爱”。

  “助困、助工、助居、助医、助老、助残”——在枫桥各村走访中,“六助安民”这个词汇,为很多村干部、村民所津津乐道。陈家村村民陈旺章一家三口,或残或病,生活十分困难。在记者去采访的前几天,村里发动党员、干部为他家募捐了3万多元,还确立他家为长期帮扶对象。

  联系陈旺章家的村民代表陈校中说:“镇里、村里一直很关心困难村民。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镇里、村里的工作,也就格外支持。” (下转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以人为本 和谐至美 本报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翁均飞 孙永祥 2008-11-23 48256F32002924A6482575090048BD04[A1-朱海兵≈A5-翁均飞≈B1-霍建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