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转型时刻:打造产业工人的未来
· 金融海啸
考验中国职教应对能力
· 当重复劳动被机器取代时
流水线上更需要独立思考的工人
· 在德国当一名矿工必须学习三年
制造业的竞争力来源于工人
· 任何一次经济转型
“能工巧匠”都不会失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金融海啸
考验中国职教应对能力

王寿斌
  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转手,世界经济持续动荡,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接二连三的坏消息,在非常现实地拷问着学校的应对能力。

  毫无疑问,这场金融风暴已经影响到了就业。尤其是对于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的我国职业教育来说,如果原本赖以“吸引眼球”的就业优势出现了问题,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呈现停滞不前,甚至快速倒退的颓势。

  如何有效应对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我国职业院校带来的负面冲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对汉语“危机”作出过非常精辟的拆词解字:“危”字代表着危险,“机”字则代表着机会。身处危机之中,我们在意识到危险的同时,更不要忽略机会的存在。

  职业教育同样如此。从积极的角度看,危机并不意味着只会带来麻烦,相反,它也可能蕴藏着很大的机遇。这次金融危机不仅会挑战中国职业教育的就业,同样也会给职教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我们能够从危机中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得到“塞翁失马”的回报。

  一是抓住时机查漏补缺。冷静反思今天的这场金融危机,之所以会发生,正暴露了许多国家的金融制度和金融体制存在着漏洞。同样,我们的许多职业院校为什么会在金融风暴带来的就业压力面前手足无措?因为我们过惯了高枕无忧的日子,长期习惯于企业上门“收购”,而使学校的“推销”能力不断下降。眼下,问题既然暴露了,我们就必须及时查漏补缺,通过提升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学生渡过全球金融危机大势下的就业难关。

  二是以人为本广纳专才。相比之下,全球金融危机是企业的灾难,而学校则是相对安全的“避风港”。随着生产订单的减少,很多企业被迫大幅度裁员。此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技术人员期望到职业院校寻求“避难”,为职业院校广纳专才提供了大好的机遇。职业院校的领导们如果能够慧眼识才而又不拘一格地纳贤,把这些能工巧匠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将可以较好地改善学校的师资结构,从而顺利解决长期困扰学校课程改革和事业发展的“双师”难题。

  三是应时调整专业设置。金融危机之下,企业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发展方向是必然趋势,为了降低成本,规避风险,企业必然会将很多的产品服务“外包”,或把员工需求较大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为企业提供配套人才资源产品的高职院校,必须结合企业发展形势动态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改变以往过于热衷制造业、忽略服务业的做法,适时进行涉及更多产业的专业改造,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四是雪中送炭倾情校企合作。长期以来,很多职业院校都抱怨校企合作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满腔热忱,而企业却爱理不理。究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不对路,而且在于校企之间没有较深的感情交融,没能做到无缝对接。如今,企业遇到了困难,职业院校理当主动热情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在广泛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为转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专门人才的转岗培训支持、接收并保养企业目前富余的机器设备等等。危难之时学校给予企业帮助,一旦企业形势好转,校企双方必将成为最“铁”的合作伙伴。

  正视危机,危机永远和机遇并存。把握机遇,机会永远给予有准备之人。(据《中国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金融海啸
考验中国职教应对能力
王寿斌 2008-11-21 浙江日报000102008-11-21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