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金华汽车,逆风前行
· 钱塘江管理局喜迎百年华诞
· 转型升级,需要这样的引导服务
· 我省调整用人单位
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
· 确定六项政策措施
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
· 浙江物流业进入发展提速期
· “平安和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平安是金,平安是福。昨天上午,省委副书记夏宝龙来到浙江在线网站,与网民就“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话题,进行广泛深入的零距离交流与探讨——
“平安和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本报记者 周咏南 朱海兵
  一次坦诚的对话,一次思想的碰撞,一次互动的交流,更是一位网民与16万余名网友在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网上面对面”。

  “富而思安。平安和谐是我们共同祈盼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今天上午,省委副书记夏宝龙来到浙江在线网站演播室,与广大网友就“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话题,进行了一次真挚的、实时的、零距离的交流与探讨。

  说不完的话语,道不尽的心声。一次次充满期望的点击,一条条诚意切切的帖子,网上互动交流的热度不断攀升,原定1个小时的零距离交流与探讨,也一次又一次地延长……

  “一个地方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

  “一个地方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我们评价一个地方平安建设搞得怎么样,不是看发了多少个文件、开了多少次会议,而是看矛盾纠纷是否化解了,案件和事故起数是否下降了,突出治安问题是否解决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是否提高了。”

  谁都知道平安的重要,但对大多数网友来说,平安建设的考核标准,似乎仍是个谜。互动对话时间预告以后,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探秘”。

  “浙江是全国开展平安建设比较早的省份之一。2004年5月省委正式提出建设‘平安浙江’4年多来,已形成了浙江自己的特色。”

  “大平安”——“平安浙江”中的“平安”概念,不再局限于社会治安,而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重结果”——我们把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平安考核的一个先决条件。平安建设的考核办法有6大类、100个指标,其中大部分是“重结果”的指标,有15个更是一票否决。

  “讲动态”——省委、省政府每年都要命名一批平安市、平安县(市、区),但不搞“终身制”,做不好就“摘牌”。考核办法和内容也是根据平安建设的具体进程而不断改进。

  “平安浙江”建设带来了什么变化?夏宝龙如数家珍地向网友列举了一组数据:

  “一个提高”:我省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已连续4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有92.3%的受访群众认为浙江是安全的,2007年上升到9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三个下降”: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矛盾多发的大背景下,2004年至2007年,我省信访总量分别下降2.5%、12.0%、10.1%;群体性事件发生起数,2006年比2005年下降30.0%,2007年比2006年下降39.9%;从2005年开始,全省刑事发案绝对数逐年下降,2006年、2007年降幅分别为3.3%和3.1%。

  “三个零增长”:就是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连续3年实现“零增长”。

  “抓安全生产就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网友们对近日在杭州萧山地铁湘湖站施工地点发生的大面积塌陷事故十分关心。有网友问,浙江这几年的生产安全、火灾和交通等事故仍然多发,有什么好的对策?

  “对这起事故的发生,我感到非常痛心。抓安全生产就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我们一定要以铁的手腕,最大限度地‘压事故、减伤亡、降损失’。”

  “伤一个人,死一个人,对全省和一个地方在统计上来讲是一个数字百分比的变化。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它带来的灾难是百分之百的。”夏宝龙告诉网友,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这几年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全省去年平均每天发生各类事故119起,死亡21人,直接经济损失98万元。特别是杭州地铁这起事故的发生,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来不得半点麻痹松懈,一定要抓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

  网友“TIGER”发帖反映杭州四季青服装老市场存在逃生通道窄、人流拥挤和安全意识淡薄等消防问题。夏宝龙当即表示,对他反映的问题,将责成消防等有关部门查明情况,及时整改。“消防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要不断地查隐患、堵漏洞、促整改。”

  针对网友“飞刀客”反映的交通事故多发问题,夏宝龙说,下一步,我省将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的“双排查”、“双整治”力度,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努力确保大家出行平安。他还以一位长者的身份,给驾驶员朋友提了一条中肯的建议:开车要稳,不要闯红灯,也不要抢道、超速。

  “对责任不落实并造成后果的,就要进行责任追究!”

  今年以来,国内很多地方掀起了一股“问责风暴”,对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领域发生的一些重大问题,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对此,网友“民生无小事”问,我省这几年如何落实平安建设的责任。

  “各级党政‘一把手’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现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的手中,每个月都有“两张报表”,一张是经济发展报表,一张是平安建设报表。而平安建设考核的成果,已经在我省去年的换届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经济发展慢了、社会进步慢了不行,社会不稳定更不行。能不能有效维护本地、本部门的稳定,是衡量各级党政‘一把手’能力、水平和政绩的一个重要标准。”

  夏宝龙告诉网友们,这些年来,我省从严落实“第一责任”。一方面,严格考核。省委把建设“平安浙江”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严格责任追究。责任不落实怎么办?就要进行责任追究。对于因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都要按照规定严肃追究当事人及相关领导的责任。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严是爱,宽是害。做干部就要有一种寝食不安的责任感。”

  瓮安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贵州男人”对政法队伍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浙江政法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队伍。如果没有这么一支队伍,我们浙江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平安,我们今天也不可能坐在这里安心地聊天。”

  夏宝龙指出,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关键要抓三条:抓班子带队伍,讲纪律严管理,树正气刹歪风。

  “我也做过街道干部,深知基层干部的甘苦。”在看了网友“一个乡镇综治干部”的“基层政法干部压力太大,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哪一天出问题”留言后,夏宝龙深有感触地向这位网友及全省所有基层政法干部表示慰问。他说:“我要讲两句话。第一句话,作为基层干部,就应该要有这种寝食不安的责任感,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只有基层的平安,才有全省的平安;只有广大基层干部切实负起了责任,做好了本职工作,才有我们浙江的平安。第二句话,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加关心、关怀、爱护基层干部,努力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对来浙江务工人员,我们要敞开怀抱,真诚欢迎!”

  流动人口管理是网友们普遍关心的话题。网友“思考者”问,有人将社会治安存在的部分问题归结到流动人口身上,浙江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

  “浙江有常住人口5050万,外省籍流动人口1300多万。所以有人问,浙江有多少人口?我说应该是6300多万人。”夏宝龙向网友介绍说,浙江是流动人口大省,目前流动人口数量已达1800万,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二位。流动人口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办法,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

  “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优化服务,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对于来浙江务工、经商、就学、创业的人员,要敞开怀抱,真诚欢迎!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外来人口居住、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浙江,在浙江安居乐业,与当地群众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规范管理,打击流动人口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浙江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来之不易,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来之不易,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捣乱破坏。”

  “我最关注的是,浙江老百姓是不是感到安全。”

  “这些年,我最关注的是,浙江老百姓是不是感到安全,是不是感受到了‘平安浙江’带来的和谐之美;最担心的是,哪里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最感动的是,政法稳定战线的同志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心血汗水,甚至是流血牺牲,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安宁;最欣慰的是,建设‘平安浙江’越来越成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

  对网友“春天的背影”问的“四个最”,夏宝龙诚恳地一一作了回答。他还坦率地告诉网友,这几年,他主管社会稳定工作,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始终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夏宝龙对网友说,作为我省政法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枫桥经验”是新时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棵“常青树”。

  “网络是沟通民意的好渠道,我愿意经常与网友交流。”

  “‘我们也是老百姓’,说得多实在。顶!”

  “看到省领导这么真诚地与我们网友对话,真的很感动!感觉到党委、政府与我们老百姓越来越近了,我相信在这么好的社会氛围之下,一定能建设好‘平安浙江’。”

  “省领导对话网民的这种形式真不错,我已经连续看了两场,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继续坚持下去。”

  ……

  网上回应的帖子在不断地刷新,达到了800多条,互动对话也已超过预定时间20分钟。

  “我在网页上看到很多网友留下的帖子,提了很多问题和建议。尽管在一个小时的访谈中无法一一为网友解答,但我会一个个帖子认真地去看,网民提出的有些问题我会转给有关部门处理。”夏宝龙诚恳地向网友们表示,领导与网民互动的形式很好,应该坚持下去。他说:“我没有很多时间来上网,但每天只要有空,我都会浏览一些网页,了解国内外新闻动态和社情民意等。”

  和谐的“和”,“禾”加“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言”加“皆”,人皆可言,就是“人人可说话”。“广大人民群众既是和谐社会的享有者和建设者,也是建设‘平安浙江’的主体,希望有更多的网友关注、关心、支持、参与平安建设,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临结束时,夏宝龙还与网友们约定:“我很愿意与网友们多交流互动,我们下次网上再见。”

  (本报杭州11月19日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平安和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本报记者 周咏南 朱海兵 2008-11-20 48256F32002924A648257506002D9EE8[A1-朱海兵≈A1-周咏南≈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