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乡黄岩,奏响创业创新的主旋律
————黄岩区推进科学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洪 卫 俞益成 区报道组 王华军
序
这是一块历史悠久的神奇土地。“中国蜜橘之乡”、“中国杨梅之乡”让她扬名神州大地,素有“中华橘祖、民商之源、东南邹鲁、山水园林”之美誉。诗人戴复古曾用美丽的诗篇赞美黄岩蜜橘:“百果之中无此香,青青不待满林霜。明年归侍传柑宴,认取仙乡御爱黄。”
这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古城。自唐朝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立县,距今已有1300余年。这里不仅有黄岩孔庙、青瓷窑址、灵石寺塔等文物古迹,更有南宋名相杜范、著名诗人戴复古等历史名人和当代的“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等国之瑰宝。
这是一块生机勃勃的创业热土。这里颁布了全国第一个保护和规范股份合作制企业政策性文件,掀起了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浪潮;创办全国第一家小商品市场,促成了现代商贸星火燎原;建立全国第一家县级民航站,为黄岩的腾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她曾两度跻身“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这更是一块创新发展的和谐家园。她不但是驰名国内外的中国模具之乡、中国工艺品之都、中国塑料日用品之都,还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等荣誉。
在新的历史时期,黄岩区委、区政府带领人民,正在实现着新的跨越,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以全民创业、全面创新为主旋律,努力把黄岩建设成为最具成长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先导区、最具实力的先进文化创新区和最具魅力的现代化生态型主城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中走在前列。
绘好了蓝图的黄岩干部群众,正在深入实施“东部提升,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大力推进以“八网八区”为载体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建设,奋力开创黄岩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东部提升,就是以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打造“城市经济区”;中部崛起,就是加快中部扶贫工业功能区和院桥中心镇建设,打造“产业成长区”;西部开发,就是以建设15万亩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为载体,打造“生态示范区”。
开拓创新 打造最具成长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橘乡黄岩,拥有着许多让人惊叹的国字号“金名片”:中国模具之乡、中国模具产业升级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黄岩塑料模具生产基地、中国塑料日用品之都、全国最大的踏板摩托车塑料件生产基地、全国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中国工艺品之都和世界最大的柑橘罐头生产基地。
在这些金名片背后,是黄岩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扎实的工业基础。且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吧:全区规模上企业有667家,超亿元企业46家,超10亿元企业3家;私营企业有5000多家,个体工商户有2万多户;全区每万人人才拥有量1171人,专利授权量894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0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0个,均居全省、全市前列。
台州市委常委、黄岩区委书记黄志平说:“打造最具成长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关键在于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新一轮创业创新的主攻方向,以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主战场,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增创民营经济新优势。”
打造最具成长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了黄岩全区干部群众的共识:坚持工业立区、品牌兴区,建设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特色产业基地;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生态绿色、高效精品农业发展格局。
在这样的共识下,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主战场拉开了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帷幕。省级黄岩经济开发区万亩工业园区、轻化投资区、食品工业集聚区、中国模具城以及澄江石柜岙、高桥联丰螺屿、院桥合屿、新前西拓区块等各类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如火如荼,通过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了产业集聚功能区建设,形成黄岩经济新增长极。
由临海向南,穿过黄土岭山洞,就是黄岩经济开发区的万亩工业园区。万亩工业园区由黄土岭岭脚线和永宁江岸线勾画而成,这里已成为黄岩制造业大展宏图的宝地。落户在万亩工业园区内的浙江市下喷雾器有限公司,在18亩土地上做了1.5亿元的产值,目前在同行业中产值、销售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四。市下公司的业绩正是黄岩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缩影。目前,省级黄岩经济开发区已有入园工业企业近700家,建成投产企业500家左右,2007年规模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约140亿元,出口交货值约50亿元。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优势,已成为模具、医化、塑料制品、机械电器、摩托车及汽摩配件、工艺美术、食品饮料等黄岩七大产业的立足点。
有着50多年历史的黄岩模具产业,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1/10,数控化率达到66%。黄岩医化产业,是我国14个全国中小城市精细化工基地之一,正在着力打造成为“台州药谷”。作为“中国塑料日用品之都”,黄岩塑料日用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约占全国出口量的10%。被誉为黄岩工业摇篮的机械电器产业,90%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美发达国家。黄岩的摩托车及汽摩配件产业经过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洗礼,目前全区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有6家。作为中国木制工艺礼品生产的发源地,黄岩也是全国最大的木制工艺礼品生产基地。依托黄岩蜜橘的优势,黄岩的食品工业集聚区是全世界最大的柑橘罐头生产基地,年柑橘罐头出口量约占国际贸易量的1/3。
转型升级 打造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先导区
黄岩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民营经济温台模式的发源地之一。1986年,黄岩出台了全国第一个保护和规范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政策性文件,载入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史册。
面对国际国内新的机遇和挑战,黄岩区委、区政府提出,要以经济转型升级为抓手,打造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先导区。推进一批企业上市,推动龙头骨干企业扩张和管理模式创新,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改造一批企业升级,鼓励企业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队伍梯度提升;打造一批品牌企业,以产品品质提升和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培育一批成长型企业,完善扶持政策和服务体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在黄岩这片创业创新的热土上,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这“五大创新”正引导着民营企业“浴火重生”,推动区域经济从制造大区向创造强区的新跨越。
结构创新是民营经济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必由之路。黄岩区把模具产业作为全区战略性产业培育的重中之重来抓,以打造全球重要的模具生产基地为目标,通过不断开拓产业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模具-塑料制品-机械电器-电动自行车及摩托车-汽摩配件”主导产业链。并以此为基础,扩大汽摩塑料覆盖件和工程塑料生产,打造中国重要的汽摩塑料覆盖件、塑料日用品和化学建材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模具城,一期规划面积800亩,它的建成将使黄岩成为模具技术、信息、模具及其上下游产业各生产要素聚集且综合成本最低的地区,并成为国际知名的模具重要生产基地。
与时同时,黄岩区推动医化产业从中间体生产向原料药、成品药生产转型,确保每年有1~2个成品药项目获批生产;工艺美术产业从加工基地向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发展,培育和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技术创新是民营经济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黄岩区重点组织实施了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提高现有先进设备的利用率;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在黄岩,许多民营企业将自身的技术创新优势凝聚升华为品牌、专利和行业标准。
目前,黄岩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2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1家。4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还拥有国家免检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
制度创新是民营经济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途径。今年6月19日,黄岩的民营企业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A股。黄岩区对所有拟上市企业实行了“一厂一策”,给予了大力扶持。随着联化科技成功上市,目前已有4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22家企业成为重点上市培育对象。
开放创新是民营经济拓展国际市场的生命线。黄岩区重点走好4步棋:一是推进出口市场创新,产品出口从以欧美市场为主向俄罗斯、拉美、印度、非洲等地拓展;二是推进出口产品结构创新,从以工艺品、塑料等产品为主向机电、太阳能等新兴产品出口拓展;三是推进出口产品品牌创新,努力做大做强出口品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四是推进对外合作创新,引进国外一流企业,进行股权转让,提高主导产品的全球占有率和辐射力。
作为国内一次性输注医疗产品的龙头企业,双鸽集团实现了与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的合作,将迅速做大主打产品,年规划产值将达到50亿元;而且用股权转让获得的资金投资发展太阳能晶片,未来3年新产业规划产值又将达到30亿元。
发展模式创新是民营经济突破要素瓶颈的关口。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黄岩区出台了3记“妙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第一招是优化要素配置,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倡导“以亩产论英雄”,鼓励“零增地技改”、生产流程再造或建造多层厂房,按照亩产出率每年提高15%的要求,5年“内生一个黄岩工业”。第二招是抓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从而实现产业和行业“腾笼换鸟”。第三招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规划300亩土地,分期分批用于“总部经济”大楼建设。
素质提升 打造最具实力的先进文化创新区
第十届中国·黄岩柑橘节将于11月22日至24日举行。中国蜜橘之乡的柑橘节已成为千年橘文化的名片,这正是黄岩区文化创新的一个缩影。以打造最具实力的先进文化创新区为己任的黄岩区委、区政府,以文化创新为载体,着力构建“文化大区”和“人才强区”,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黄岩的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推进人文精神,培育以“凝心聚力、创业创新”为内核的新时期黄岩人文精神,激发全区上下励精图治创事业的勇气、开拓创新闯新路的锐气、敢于超越争一流的志气,这也成为了黄岩经济社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黄岩籍两院院士有8人,这既是黄岩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黄岩教育事业的骄傲。黄岩区积极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新一轮校网调整,实施教育扶弱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建设黄岩中学新校区并实现学校整体搬迁。
黄岩是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南戏发源地之一,同时,翻簧竹雕、台州乱弹均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这些历史文化相辉映的是,刚刚落成的中国柑橘博物馆是黄岩区第一个国家级博物馆,现代化的体育馆、射击馆承办了多次大型体育活动。黄岩区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第十届中国·黄岩柑橘节的举办,乡土剧《澄江情》的拍摄,“黄岩文化研究工程”的实施,孔庙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俱乐部的建设等等,黄岩文化事业发展呈现了绚丽多彩的风姿,彰显着日益繁荣的文化发展之路。
黄岩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每万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多年居浙江前列、台州首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黄岩人才建设的成效。黄岩区推进人才建设百花齐放,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3支队伍一起抓,大力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万名蓝领培养”、“企业家素质提升”和“人才智力回归”等工程,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近年来,黄岩区先后获得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等称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受到传媒界的广泛关注。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人人享有良好教育、健康服务、基本社会保障”为目标,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构建和谐 打造最具魅力的现代化生态型主城区
清洁节能的工业生产、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自然秀美的青山绿水,无不展现了黄岩这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美丽画卷和可持续发展的灿烂篇章……以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社会环境建设为重点,构建了宜居乐业的和谐黄岩。
黄岩区委、区政府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协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加强生态保护,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全面推进生态区和生态乡镇村建设。
王西外东浦是黄岩医化产业的发源地之一,对黄岩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此,在两年时间里,黄岩区上下共同努力,分步关停王西外东浦化工区内48家医化企业,每年削减COD产生量845.96吨。在江口轻化投资区,黄岩区积极推动以医化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为主要内容的“总部经济”建设,让昔日的“精细化工王国”转变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谷”。
在此基础上,黄岩区开展了省级生态区创建活动,重点抓好工业、城市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印染、电镀、罐头等重点行业整治步伐;加快生态公益林和环库区村庄生态湿地建设,保护长潭水库水质;争创宁溪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上郑、富山、屿头、平田、上垟“市级生态乡”。
九曲澄江,山水黄岩,风景如画美不胜收。黄岩区加强环境建设,注重自然景观开发和城市绿化景观效果,提升休闲旅游和人居环境。城区江畔的永宁公园,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展现橘文化的中国柑橘博览园,橘海叠翠、橘香四溢;黄岩的西部更是被人们称做“台州市的后花园”,长潭湖区碧波涟漪、富山裂谷地质造化、瀑布群落轻盈秀美、石窟壁画世界之最、十八龙潭弯弯跌宕、划岩山景溪秀谷幽;还有遍布城乡的居民小区和农民小区,四季花开,绿茵似锦。
以“多城同创”工作为契机,黄岩区加强城乡规划,统筹生活服务设施、住房和交通网络建设,提升城乡生活品质。“数字城管”、“垃圾清理整治月”、治理“五小行业”、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以及十院线、北院线、省道延伸线的亮化工程等等,扮靓了这座现代化的城市。
面向未来,黄岩区提出崭新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3番、超过1万美元,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岩人民正以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创业创新的时代新姿,合奏出一曲建设现代化新黄岩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