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前林村,距离104国道线仅300米,在村里转上一圈,会发现整个村庄布局整齐:300多户村民家,家家户户门前都有绿化带,绿化带里摆放着各式鲜花盆景。每个居民点旁设一个垃圾桶,一路走过来,街道上看不见果皮纸屑。村内街道拐角处,均设水冲式生态公厕,与城市社区无异。
村容的改变,让前林村村民酝酿出更加大胆的发展计划。前林村北面占地600多亩的现代化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正是前林村村民一起组团外出参观学来的成果。园区分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区、保健蔬菜鲜花生产区、高档盆花观赏苗木区、养殖区、蔬菜花卉加工区、休闲娱乐观光区,已成为乐清同类园区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齐全的一个。
而瑞安市塘下镇的陈岙村,则是个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生态村庄,村里靠山上的泉水受益,村集体经济连年翻番,村民靠电镀、水暖产业发展。村强民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条件,村里装了“电子眼”,盖了“老人之家”,建起了公园,还搞了村史馆。
走进洞头县东岙村,随着半岛工程相继完工,洞头成了温州市民周末度假的好去处,东岙村也成了一片热土。世世代代的渔民把大渔船卖了,换成小渔船,开发“休闲渔业”。他们把自家的院落稍加改造,吸引城里人来此小住;他们还让城里人随同渔船出海过一把“渔民瘾”,让城里人亲手烹饪捕获的生猛海鲜。
温州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的背后,是温州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温州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根据中央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为民办实事为重点、以富民攻坚为推动、以民主法制建设为基础、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班子建设为关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温州把全市139个欠发达乡镇列入今后重点扶持的对象,制定“139富民攻坚计划”,并出台了8个配套政策。通过“农业产业化、工业生态化、旅游主业化、城乡一体化、就业多样化、帮扶社会化”,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千方百计让“另一部分人”也富起来。
2006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温州明确提出并实施“千村千企结对共建”、“环境卫生革命”、“攻三通、破三难”等“三大行动”,同时制定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和“千村千企结对共建”、“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攻三通、破三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等“1+4”配套文件,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并明确了目标要求和责任单位,同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大行动”,成为温州新农村建设的主载体、实举措、新动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温州全市重点开展“千企千村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动员和鼓励广大企业家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为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认真开展以“清洁乡村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集中力量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认真开展“攻三通、破三难”活动,切实解决农村通水、通电、通路和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