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温州30年
3  4  
PDF 版
· 温州民营经济30年
· 温州人精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1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温州民营经济30年
  温州

  民营经济30年

  温州30年的创业创新,突出地表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上。

  温州的经济发展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从萌芽初现到灿若星河,从当初微不足道到成为国民经济的补充,并迅速崛起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成为推动温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温州市统计局测算,2007年温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为174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80.7%,比浙江省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是温州经济最大的特色,在工业领域已经占主导地位,目前温州市形成了电气制造、通用机械、鞋革、服装、化学原料及制品、塑料制品等六大工业行业。200万人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行商天下”,投资逾3000亿元,温州人年销售产品达6650亿元,相当于“华夏第一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2007年348亿元市场成交额的19倍。在外温州人的经济活动,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个引人注目、蔚为壮观的经济现象。

  1984年12月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扩大会议上,温州市市长卢声亮作《民办工业的发展给温州城乡增添了生机》的发言。卢声亮在发言中说:遍布温州城乡的民办小企业,“生在里弄里,长在民宅中”。1983年农村联户、家庭工业和村办工业产值达10.58亿元,比1978年增加8倍多,成了温州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

  当时下乡的干部,往往用几句话来形容当时的情景:“户户办工厂,家家无闲人。”温州经济是老百姓经济,企业以民营为主,资金以民资为主,市场以民办为主。

  经济学家钟朋荣说温州是:家家户户开发项目、家家户户研究管理、家家户户融通资金、家家户户开拓市场、家家户户承担风险,以致于家家户户都有企业家。通过这种经营模式,不仅把每个家庭、每个亲戚朋友、每个人的体力和精力充分调动出来,更重要的是把每个人的智慧都充分调动出来。在温州,则是家家户户有能人,家家户户都在培育能人。整个温州经济不是由少数几个能人支撑起来的,而是由成千上万的能人支撑起来的。

  一开始,温州民办工厂靠挂户经营,后来是合股经营。

  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在温州诞生。

  有文字资料记载最早创办的合股企业是李家车针织厂。该厂于1979年春由40个股东合股联办,1981年元旦扩展为119股,改为“苍南县毛纺厂”。

  1983年以后,这种众人合股经营的企业在温州大量产生。当时的农民是“既怕太公(平调),又怕太私(割尾巴)”。如,1983年,苍南县金乡镇支边知识青年叶文贵联合12位伙伴,集资25万元,创办的压延薄膜厂。又如,1984年6月苍南县炎亭镇徐定松等渔民联络21个股东,以资带劳,每股5500元,共计115500元,为私人股,创办了炎亭冷冻厂。

  1985年中央1号文件肯定了这种股份式合作企业。1985年,温州的合股企业大量浮出水面,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这些企业发展初期,没有法律依据,没有规范性的政策可循,因此当时被称为“非驴非马”,被斥为“搞假集体”。但正是这种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形式,既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又符合当时温州家庭工业发展再上台阶的实际。

  温州学者马津龙认为:这种股份合作制,以资金、设备、田地、技术和劳力作股,区别于依附于政权的乡镇企业;它实行两权分离,区别于私营家族企业;向社会直接融资,区别于单纯靠银行贷款、负债经营的国营企业;有一定公共积累,吸取了合作制优点,区别于个体合伙企业。这项试验,使多个业主进行资本联合和劳动者的劳动联合,解决了企业规模小的问题,推动了温州市场经济的发展。

  温州地方政府把股份合作制企业确认为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政策上“视同集体”对待。1987年11月7日,《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以温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文件颁发,并在《温州日报》上公布。这是温州市,也是全国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比较系统的地方行政性的规定。

  1988年10月苍南县在桥墩门啤酒厂进行股份合作企业规范化试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企业章程。之后,苍南县有关部门到炎亭冷冻厂进行股份合作企业的规范化工作,也制订了《苍南县炎亭冷冻厂企业章程》。桥墩门啤酒厂章程和炎亭冷冻厂章程后来成为了苍南县股份合作企业示范章程,又成为农业部1990年2月颁布的《农民股份合作企业示范章程》的重要蓝本。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温州开展第二次创业,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破解发展难题,突破本地要素资源极为缺乏的困境,温州人用产业集群、虚拟经营和“走出去”等一系列新的探讨,探索科学发展模式,在借力经营、集聚优势中,形成战略联盟,推进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创新,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列。

  “温州是浙江块状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张仁寿、盛世豪、蓝蔚青等著《透析“浙江现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67页)。温州是中国地方性产业集群发展最为典型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温州企业规模偏小,为解决企业做强做大的问题,温州人进行了富有东方色彩的“经济结义”(费孝通语),先是解决民营企业的合法化问题,后来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中小企业联盟,“合指为拳”,发展“块状经济”,靠企业集聚,靠产业集群,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创新。

  二次创业阶段,温州的“块状经济”发展成型,围绕鞋革、服装、低压电器、眼镜、打火机、塑编等主打产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专业化分工网络。温州相继获得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等35张“金名片”。

  虚拟经营的办法,也是温州企业在创新经营模式中参照国际先进经验而创造出来的。

  1999年5月,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在温州市委上报的《虚拟经营与美特斯·邦威公司的发展》材料上作批示,批示说:温州美特斯·邦威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值得研究。我认为这是适应现代化生产和流通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创建于1995年,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美特斯·邦威品牌休闲系列服饰。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最大的优势,摆脱传统的做法,不再进行机器设备的重复投资,而采用虚拟经营的办法,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采取定牌生产的策略,公司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而将其它的功能虚拟化。正是采用这种“借鸡生蛋”的虚拟生产策略和“借网捕鱼”的虚拟销售策略,实现了产品市场的快速扩张。年产销量300多万件休闲服,公司与广东、江苏等地的20家具有一流生产设备、管理严格规范的服装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至1999年初,连锁专卖店已发展到160多家,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的90多个城市,全系统销售额由500万元增至2.5亿元,1998年创利税1500万元。至2005年,年销售额达30亿元,在全国设有专卖店1700家,拥有16家分公司。截至2008年3月31日,美特斯·邦威已拥有直营店和加盟店2211家,其中加盟店1927家,直营店284家。广东、上海、江苏等地300余家生产厂家为公司定牌生产,形成年产系列休闲服近5000万件(套)的强大生产基地。集团已连续8年跻身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2008年8月上市发行A股。

  2003年以来,温州人争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谋划和推进新的发展。跳出温州看温州、跳出温州发展温州,把“走出去”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实施,充分发挥温州人善于闯市场的优势,更好地利用市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到2008年3月末,温州市已累计审批509家境外企业和机构“走出去”,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民办企业从挂户经营、合股经营起家,到二次创业以后进行集聚经营、虚拟经营和跨国经营,从股份合作制企业到公司制企业和跨国企业,温州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每个阶段的各种探索试验,都体现了温州人的商业智慧和创造能力,体现了温州人的务实品格和创新精神。

  温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洪振宁认为:温州民营经济,是民本经济。老百姓全民创业,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得以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受到尊重,企业产权明晰,流转顺畅,民有、民营、民富、民享,以个人产权为基础,民间资本、民间人才为发展的主导动力,劳动者成为社会投资主体和社会财产占有主体,全面改善民生、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理念得以体现,藏富于民是其特色。

  温州民营经济,是集群经济。温州的民本经济不是几棵大树,而是一片森林。企业集聚起来,形成企业集团、产业集群,进行战略联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创品牌,发挥在外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温州经济与温州人经济的联动发展,相互促进,在借力经营中集聚优势,离散劣势,体现了温州人的“创新共生”的战略思维和“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

  温州民营经济,是创新经济。初创崛起时期,温州民企勇于进行体制创新;二次创业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出现了产业集群、虚拟经营和较早的“走出去”跨区经营、跨国经营;近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进行全面创新,每个阶段都在探索中提升和发展,创新精神得以弘扬,创新文化逐渐生成,温州成为创业者的热土,创新者的乐园。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温州30年 00014 温州民营经济30年 2008-11-18 浙江日报000142008-11-1800010;浙江日报000142008-11-1800011;浙江日报000142008-11-1800012;浙江日报000142008-11-1800005;浙江日报000142008-11-18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