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的话题,近日持续升温。对此,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教授非常不满:“网络成瘾不是精神疾病,甚至都谈不上是一种病!广为流传如此轻率的定义,这只能证明公众对精神疾病还不了解。”
标准未得到权威认定
网络成瘾之所以与精神疾病挂钩,是因为一份所谓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出台。有媒体称:“这份标准将报批卫生部后,在全国各大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精神科推广使用。”随后,网络上对这一提法的质疑声不断:“一觉醒来我就成了精神病?”“网吧竟成了疯人院?”
记者在查阅了《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后,并未找到将网络成瘾与精神疾病直接联系的字句。组织撰写这一标准的相关专家,也只是在接受部分媒体采访时含含糊糊地提到“《标准》的确立为临床医学增加了新病种。”
与此同时,国家主管部门对所谓《标准》尚在听取更权威的意见,目前还没有定论。杜亚松说,医学上界定一种疾病,需要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精神疾病也是这样,某家单位出台的标准在未得到认可之前,不应被推广或公布。
杜亚松说,要定义一种疾病,其本身必须具备区别于其他疾病的明显症状。精神疾病是一种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不仅有外界因素,也必须有生物学基础。”杜亚松说,精神疾病的患者不会仅有外界因素的干扰,其自身一定也存在遗传因素、大脑发育等内在因素影响。“过度上网带来的生活影响,肯定不是精神疾病。”专家们说,如果网瘾是精神疾病,那么吸毒成瘾、赌博成瘾,甚至神经衰弱、失眠,都应该被称为精神病。
两种偏见导致炒作
热炒一个尚不成熟、还不权威的《标准》,炒的到底是网瘾,还是精神病?杜亚松认为,这是社会上两种偏见的叠加反应。
第一种偏见是对网瘾。长期以来,医学专家都在呼吁,不要轻易判定为网瘾。有专家表示,仅有极少数网络成瘾者有病理性原因,真正属于“病理性成瘾”的青少年,尚不足青少年总数的0.1%。
让医生们头痛的是,由于过度宣传网瘾,并将之妖魔化,反而对青少年产生了反作用。其实,网络过度使用有专门的诊断标准,胡乱定义的恶果是,会把假性网瘾的孩子,推向难以自拔的真网瘾。
杜亚松在治疗过程中,就从来不与孩子们谈论网络成瘾,而是更多地谈论关爱。他认为,在人与机器过度交流的背后,是家庭和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缺失。对孩子而言,只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往往就能不治自愈。
另一种偏见是对精神疾病。长期以来,人们始终对精神医学不甚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和歧视。相当一部分精神疾病的患者并未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理解,人们甚至将“精神病”当作辱骂他人的代号。
(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