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滴泪的乒乓球赛
· 罗迪克“伤”别大师杯
· 90后的宋容慧成擂主
· 大师杯表情
· 浙江绿城客场战平长春队
· 姚明易建联进候选名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奋发求实,树立严谨治学的良好学风

  五十年来,学校一直秉承着“奋发求实的精神”,保持着严谨治学的教学、学术风气和勤奋上进的优良学风。创业初期,学校没有校舍,与温州卫校合用;缺乏教材、标本,教师们自编自制。教师们严谨治学,学生们求知欲望强烈,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与求知的风气。

  1983年和1984年,温医两届毕业生参加全国举行的两年医学本科院校统考,在全国40多所院校中,分别获得第三、第二名的好成绩,地处浙南一隅的温州医学院一下子就在全国出了名。2003年以来的历次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温州医学院毕业生成绩在全国一百多所医学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中的医学院)中均名列前10位。

  面对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结合医学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特点,改进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学校的附属医院与临床医学院“院院结合”,加大投入,加强各项教学建设,一批项目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在建校之初,温州医学院就有不少著名的学者。缪天荣教授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对数视力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90年,国家强制性标准《标准对数视力表》在全国颁布实施;钱礼教授独著的《腹部外科学》是我国最早出版的最具权威的腹部外科临床专著,被称为当今四十五岁以上外科医生的“枕边书”。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批新的“温医学人”崭露头角,他们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家级教学团队、浙江省特级专家、省高校特聘教授等。他们承担着国家“863”“973”科技计划专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在内的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项,学校的科研实力处于国内同类院校的前列。

  近年来,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形成“从个体引进到团队引进,从国内引进到海外引进,从引进博士到引进学科领军人物”的全方位招才引智格局。包括耶鲁大学、杜克大学、东京大学、中科院等海内外名校、科研机构的一批专家学者来到温医,成为温医的专职或兼职科研人员。此外,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智力,聘请的外国专家有1人获国家友谊奖,4人获浙江省政府“西湖友谊奖”。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教育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50年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近10万名毕业生,他们其中有许多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81届硕士毕业生王光霁,在全美的视光学考试中获得第一名;82届本科毕业生周健,是世界上第一个宫颈癌疫苗的共同发明人;87届硕士毕业生沈晓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各条医疗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差异化发展,创立“温州模式”品牌学科

  “扬长避短,做出特色”,这是眼视光学奠基人缪天荣教授生前常常向学生们灌输的理念。温州医学院正是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特制胜”的差异化发展理念,抢占制高点,逐步形成了若干在国内乃至世界前沿的学科,以带动和引领学校的学科发展。

  以改善视觉功能为目标的眼视光学是温州医学院的一个典型的特色学科。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借鉴西方国家视光学发展的经验,在国内率先进行眼视光学的研究;1992年,“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落户温州医学院;2001年,教育部批准“眼视光学”本科专业为目录外专业。目前,设在温州医学院的浙江省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眼视光学在国内已处于领导地位,在国际学术界也占据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中科院院士杨雄里教授说:“现在整个国际上谈到眼视光学教育模式的时候,都必须谈到这种‘温州模式’。”

  医学检验是温州医学院的另一特色学科专业。1984年,温州医学院经过充分酝酿和论证,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办医学检验专业,并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从专科专业发展成为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为全省检验医学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02年起,学校担任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检验教育分会秘书长单位。临床检验诊断学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优势特色学科的建立,为学校赢得了广泛声誉,也带动了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学校注重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提出了建设以医学为重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的奋斗目标。目前,学校的学科专业已涉及医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工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一个多学科和谐共进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已初步形成。

  顶天立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增强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温州医学院强调科研工作要坚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指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特色,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点上力争达到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立地”则是指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全面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

  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医学院校的医疗资源,积极致力于为温州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积极发挥行业特色,服务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学校共有5所直管的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已成为浙南闽东北地区医疗服务的“领跑者”和“主力军”。医院开展了一批前沿的医疗技术,在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手术等医疗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针对“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判断指标的研究,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中重大成果奖。医院积极致力于公益事业,与国际特殊奥林匹克组织合作,为智障者提供保健服务;与“微笑列车”、“微笑联盟”等各种国际组织合作,为唇腭裂儿童实施免费手术;与国际狮子会、奥比斯等合作,实施免费或廉价的白内障手术。

  学校将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相结合,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走向世界,在国际化平台中实现跨越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新英格兰视光学院院长、太平洋大学副校长的拉里·克劳森从2002起担任温州医学院的国际顾问。在回顾与温州医学院十几年的交流与合作时,拉里·克劳森说道:为师生提供国际交流的经历,给予他们接触西方文化与教育的机会,同时自身也作为资源向他国师生开放,在这些方面,温州医学院始终走在前列……它们带来的变化是深远而持久的。

  登高望远,积极融入国际学术大家庭,加快提升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这是温州医学院的另一条强校之路。学校领导把这一过程形象地称作“筑巢引凤,借梯上楼,借船出海”。

  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交流与合作,从互派学生、联合培养、交换学者、合作研究、共建实验室到引进人才、争取捐赠等,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2000年以来,学校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视光学院)联合实施培养眼视光学博士的项目。这是我国第一个实施的授予博士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随着办学实力的增强,学校的教育国际化在继续做好“引进来”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地“输出去”。学校的一些教师被聘为国外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一批优秀教材被国外高校采用。鉴于中国眼视光学教育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学校正在逐步把这种模式向国外输出。经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学校与泰国东方大学在泰国建立孔子学院,在全国孔子学院中首次向外输出祖国传统的中医文化。2006年起,温州医学院在浙江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成建制地招收攻读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目前,学校拥有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300多人,在向国外输出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扩大了国际影响。

  温州医学院:在差异化发展中凸显特色

  五十年前,一粒先天有些不足的种子,被播在了浙南这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它不怨天尤人,更不自暴自弃,而是深深地扎下根,默默地汲取着有限的养份,顽强地生长着。五十年的风雨,五十年的奋争。今天,它终于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并育出了累累果实。这,就是温州医学院既饱含艰辛又充满成就的成长历程。

  回望这五十年,支撑着温医一路茁壮发展的,是“奋发求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植根于温州文化土地上的“温州人”精神。温州医学院的成长,极好地诠释并且丰富、发展了这一精神。

  2008年,温州医学院迎来50周年华诞。

  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温州医学院已形成从本科生到博士生教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是一所以医学为主,涉及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其中研究生近2000人,学历教育留学生300多人。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一批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和重点学科。

  追本溯源,温州医学院的前身可上溯到1912年在杭州建立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决定,设立“浙江第二医学院”,由浙江医学院分迁到温州办学,当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

  是年9月,原浙江医学院的一百多名教师、职工,告别美丽的西子湖,带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风尘仆仆,来到浙南,与温州的创业者一道,创立浙江第二医学院,后更名为温州医学院。

  昨天,凭藉“温州人”精神,温州医学院在浙江、在中国乃至在世界大学教育和科技研究之林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明天,温州医学院将把枝叶伸向更广大的世界,在不断壮大自我的同时,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知识、人才甚或思想和文化产品,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奉上温医独有的贡献。

  温州医学院茶山校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体育新闻 00009 2008-11-13 浙江日报000092008-11-1300024;浙江日报000092008-11-1300025;浙江日报000092008-11-1300026;浙江日报000092008-11-1300027;浙江日报000092008-11-1300029;浙江日报000092008-11-1300030;浙江日报000092008-11-13000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