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地方资讯
3  
PDF 版
· 解放思想 敢为人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1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解放思想 敢为人先
打造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杭州模式”(下)
  解放思想 敢为人先

  打造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杭州模式”(下)

  链接

  农村实用人才是一支新型的人才队伍,国家已将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五类人才队伍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并明确指出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三农”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长期贫困落后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农村完成了从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过渡的历史性转变,这些变化促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重大分化和演进。一是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等产业部门演进;二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演进;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原来集中在农业产中就业,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非农产业多领域就业演进;四是农民收入来源的分化,由原来单纯依靠种养业收入,向务农及打工多元化收入演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强调,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农民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依靠农民的劳动和创造。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素质优良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源泉,切实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是用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代替落后生产经营方式的过程。只有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学会使用现代技术装备,能够合理支配资源,遵循市场规律进行经营管理,才能有效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农民富则国家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农民素质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依然是诸多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因素中的最主要根源之一。只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农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技能,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劳务收入与政府扶助并举,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农村安定和谐是全国安定和谐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首先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只有大力培养新型农民,使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自强自立、勤劳致富蔚然成风,遵纪守法、清洁卫生、爱护环境变成习惯,摒弃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崇尚文明成为时尚,才能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貌,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

  (三)创新形式,建立作用发挥机制

  杭州市农办提出了创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的设想并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目的在于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那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些“土专家”、“田秀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呢?

  1.对示范实训基地的定位。所谓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它应当是农村实用人才自身发展的“创业园”;是提供农村各类人才和农民群众学习培训的“田间课堂”;是向社会开放尤其是农民群众和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参观、考察、观摩的最具实用性的“致富样板”;是科技创新、新技术新知识应用推广的“孵化园区”;是为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营销中心”。而且基地创办者、领办人既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又是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农技员、土专家。

  2.示范实训基地评定对象和条件。评定的对象为:基地的经营或管理者应是市级及以上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示范带动能力、经济和产业前景发展良好的种植养殖基地(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家乐”大户和农村文化之家。基地所在区、县(市)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每个基地至少有一家市级以上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或推广机构作为技术依托单位。

  3.择优筛选示范实训基地。今年,在去年搞试点的基础上,考虑到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种植养殖和主导产业分布以及产、加、销等各个因素,确定了临安太湖源观赏竹种园有限公司、杭州萧山苗夫花木合作社、桐庐县分江蚕业合作社、杭州白马湖观光农业有限公司和建德市三都西红花专业合作社等8家为杭州市示范实训基地。还与杭州市科协共同评选出了江干区花卉行业协会、杭州万羽养殖有限公司、富阳渌渚特种水产养殖场、杭州千岛湖淳牌鮰鱼专业合作社等15家杭州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4.因地因业制宜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临安太湖源观赏竹种园示范培训基地的培训主要分场内培训和场外培训两种形式。前者是利用公司培训场地提供签订培训协议的竹业种植户、村和相关竹业科技企业进场培训。后者是对一些不能在培训中心内进行培训的竹业种植科技户,培训中心派出科技人员到其所在地,定期开展种植技术、丰产栽培技术和现场讲座,帮助选择合适的种植场地并提供竹苗,通过培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为临安及其附近县市的竹业种植大户先后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掌握现代竹笋产业新品种、应用栽培新技术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出程雨根、朗勇、刘爱夫等竹业科技种植示范户11户,带动农户发展四季竹种植186户,带动示范农户近2000户。萧山苗夫花木示范实训基地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对50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从业时间3年以上,且年经销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各类农村经纪人,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短期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且针对不同需求,每年有系统地开展2次以上的培训。采取聘请与之合作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农村经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桐庐分江蚕桑示范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桐庐分水成校教学资源,紧紧依托浙江农科院蚕桑所师资力量,开展理论培训和实践辅导,把新技术及时地灌输和传授给蚕农。通过多次不同渠道的技术培训方式,带动新增蚕农2000多户,新建标准化基地1500余亩,推广方簇60000多张,蚕茧质量明显提高,蚕农收入明显增加。建德市三都西红花示范实训基地为西红花种植户进行培训的主要方法:一是组织社员到合作社进行系统培训,二是集中培训和召开现场会相结合,三是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今年,8个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48期,有6500余名农民参加了培训,带动农户20068户,引进新品种26个,推广新技术14项。

  5.创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是顺民意、求实效的创新之举。

  (1)创建示范实训基地既能促进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自身发展,又能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农村实用人才的最大特点就是根在农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熟悉农村和农业,最大的资本就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自成一体的技术专长。创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就是让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新兴的休闲观光农业及农村社会事业各个领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自愿承担起对当地农民致富的示范带动和引领的义务,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创建示范实训基地,一方面使基地创办者可在与科研院校和同类农村实用人才的交往中获取更多的“营养”,使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推进本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示范实训基地创办者,以自己创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现身说法、言传身教、现场观摩、办班培训等方式有效地传授生产技能,帮助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可以达到“双赢”的效应。

  (2)创办示范实训基地是最贴近农民群众、最直观可学、最具实用性之举。示范实训基地作为各产业的领头羊,能够较及时地在第一时间发现本产业在各农时季节和生产环节上遇到的问题,因而在培训选题内容上都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帮助农民群众在生产中解决各种难题,有效避免培训的盲目性。根据这两年杭州市抓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经验和通过下基层调查了解的情况综合分析,农民迫切期盼符合“三性”要求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实用技术指导。一是针对性。培训内容要区分对象、分层设计培训内容和课程,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避免 “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示范性。培训最好在种养殖等龙头企业(基地、园区)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使理论知识灌输与实际操作示范相结合,充分发挥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指导性。将课堂“下移”,按农产品种养、储藏、销售等时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零距离指导。为此,今年8个实训基地都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观摩,农民群众反映很好。这些培训,内容都非常实用,有针对性,贴近农民所需,聘请的专家从理论上说清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身边的“土专家”则以身说法,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解决了生产中“怎么办”的问题,深受农村实用人才好评。

  (3)创建示范实训基地是拓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模式和机制的一种探索和实践。近年来,随着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的实施,各地各类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班的办班热情空前高涨,办班的密度加大,但由于多种原因,有的地方存在培训工作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一方面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为农民培训买单,另一方面培训对象组织困难,有的存在“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问题,也有的地方培训课程和内容与参训对象存在学非所用,没有真正体现因人施教的要求。因此,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建立的示范实训基地,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发动和组织培训人员,不但培训人员的数量上有保证、而且质量上有标准,来上课的都是“我要学”的。依托示范实训基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也是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新途径、新机制的需要。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和开展这项工作的同时,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重视、支持和参与到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来,更需要根在农村的优秀拔尖农村实用人才去种文化、传技术,手把手地带出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

  (四)创新方法,建立管理服务机制

  变虚为实,科学设计农村实用人才登记表。为了切实做好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调查工作,掌握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的总体规模、层次、结构及分布等情况,自行设计“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登记表”。人才登记表不仅涵盖了省里数据统计的信息点,还增加了如政治面貌、身份证号码、通讯方式等基本信息,尤其是身份证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重复统计和虚假数据的上报,使统计的数据相对客观真实。在人才类别中增加了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和营销大户等。还有简历、主要业绩和村级、乡镇街道、行业(专业)协会及各区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等栏目,为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分级管理打好了基础。

  远程管理,农村实用人才资料数据共享。2005年,结合省里抽样调查,在“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登记表”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数据统计软件。2006年,又建立了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网上平台,实现远程管理、数据共享,方便了基层对农村实用人才信息的查找、统计和利用,实现了市、县(区、市)信息联动和动态管理。2008年又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文件精神,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升级,完成了《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市、县、乡分级管理,形成了“市级指导、区县主抓、关键在乡、服务到人”的工作格局。完善了人员新增、信息修改等日常维护功能,建立了功能较大的报表系统和模糊查询,既有固定格式的数据汇总表,又提供了单项统计、双项统计、三项统计等组合统计报表,使各类数据报表的生成变得轻而易举。系统架构从原来的C/S结构向基于互联网的B/S结构升级,使县乡两级管理员不再需要承担安装维护终端软件、上报统计数据等工作,大大降低了管理系统的维护难度。管理系统的远程同步维护功能和报表自动生成的功能,使入库人才的总量、质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透明,也使信息库的管理考核工作更加简便、更加科学。同时,数据库的实时备份和恶意攻击的实时监测,确保了信息安全。经实际操作检验,各地统计人员对该系统给予好评:一是使用十分简便。系统采用“傻瓜式”菜单,用户只需按照菜单顺序执行对应模块,就可完成数据录用、生成汇总、报表打印等功能。二是工作效率高。因为采用了远程数据共享的设计理念,同步录入、同步汇总、同步共享,使各区县不必进行繁琐的手工汇总,登记工作完成后,由录入人员录入数据,即可快速生成汇总表,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基层的统计工作量。三是数据准确率高。该系统有较强的数据出错控制功能,把出错控制提前到录入环节,只要出现空白数据或不符合规定的数据,系统立即报警,直到录入正确数据,才能继续下一张调查表的录入,使数据准确度得以大幅度提高。四是便于统计分析。因为有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可根据需要生成各类报表,便于统计分析。如杭州市除了生成规定上报的报表外,还生成按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大县、城区农业等分类汇总报表,使杭州市的农村实用人才分布情况更加明确,可为下一步更好地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详实的决策依据。

  服务到人,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和搭建保障平台。一是信息服务跟踪到人。为切实帮助农村实用人才解决致富信息匮乏的问题,由杭州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负责组织专业人员采集各类农业信息,通过农民信箱向全市相关农村实用人才发送。到目前为止,已发送信息30期16万人次,在反馈的信息中普遍对这种跟踪信息服务叫好。如有关药材土元的信息发送以后,桐庐县横村镇胜峰村药材大户童梓顺马上打来电话,咨询相关的养殖技术,得到了杭州龙网专家咨询的满意答复。临安白洋坞生态农庄业主张萍在收到相关信息后来电,说他也曾在农业部门工作多年,但政府部门能主动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还是第一次遇到,希望今后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信息和服务。二是疑难问题即时解答。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杭州市的农技110热线电话和网上咨询平台,使农村实用人才能即时获取专家的帮助。2008年1~9月份,解答各类问题1471个。三是专家下乡现场指导。除了区县市开展各类培训之外,杭州市还结合农事组织专家下到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举办科技下乡培训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12次专家培训,累计培训种养大户及农技人员等实用人才达1044人次。培训内容包括水果(柑橘、梨)、蔬菜(高山辣椒、四季豆)、水产、畜禽(生猪、放养鸡)等优势产业。

  为了更好地加强杭州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培训质量,充分开发好农村人力资源,发挥农村人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创建“杭州市农村人力资源网”。将农村实用人才、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师资库、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实用技术与农产品市场信息等进行整合,同时又便于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民素质培训的远程管理与全市的数据共享。为了能使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民朋友能更好地使用人力资源网,对杭州龙网、杭州就业网的栏目进行了整合,使本网同时具备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劳动就业等服务功能。通过该网的使用,帮助农村实用人才找政策、找技术、找市场、找工作、找培训,而且还帮助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的企业找人才,有效促进农业科技的快速传播、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杭州市每年20万劳动力培训的数据将告别纸质而进入信息化时代,大量的劳动力信息为杭州市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提供重要基础。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地方资讯 00006 解放思想 敢为人先 2008-11-9 浙江日报000062008-11-0900011;浙江日报000062008-11-0900012;浙江日报000062008-11-0900014;浙江日报000062008-11-0900013;浙江日报000062008-11-0900016;浙江日报000062008-11-09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