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规规矩矩的读书人
要做原料最安全的标准化粽子
· 粽子店首日开张 客人都是慕名而来
· 动物饲料专业的硕士生 用科学方法配比出了“硕士粽”
· 卖粽子的硕士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动物饲料专业的硕士生 用科学方法配比出了“硕士粽”
  粽子店,纯粹是林文学“吃”出来的。

  从小,林文学就喜欢吃粽子。妈妈做的粽子,他可以一口气吃5个。

  2003年硕士毕业后,林文学先是到了嘉兴一家公司作办公室文员。在这里,他吃到了“全世界最好吃的粽子”,“比我妈做的更好吃,为什么我妈就做不出这个味道?”林文学简直为粽子着迷。

  林文学的硕士专业是浙江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是“有关仔猪抗菌肽的研究”。

  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饲料和粽子的营养和配料思路应该是一致的:不同的口味,肯定是不同的配料比例实现的,而这是林文学的强项。他虽然不知道嘉兴粽子的各种配料比例,但通过实验手段,是可以倒推出来的。

  “和可乐的配料不一样。可乐的配料本身是秘密,而粽子的秘密只在配料比例。只要知道有哪些配料,总可以找到口味最好的比例。”林文学说。

  因为老婆在永康老家,2004年2月林文学回到永康,因为没有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便在一家外贸公司作休闲车方面的外贸,同时自己也接一些小订单。

  “现在整个经济形势不好,单子难接,一旦质量不能保证就没钱可赚,甚至要赔偿。”林文学说,3年下来,他觉得要做长远生意,还得自己创业。“自己做的东西放心,可以保证质量,这样才有好口碑。”

  不过,当时没有想到要卖粽子。只是在闲下来的时候,林文学会拿出厨房秤,在家里完全按照实验室的流程不停地试验:根据不同的配料比例,得到不同的口味。

  在此之前,林文学从未下过厨房。起先,他裹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以后,捞出时要么不成模样,要么四处胀出米粒,而且味同嚼蜡,有的夹生,有的糊烂,根本没法吃。

  不成模样是糯米太少,露馅是糯米太多,或者用火太猛。林文学用厨房秤称糯米,并将数量一一记录。并推出猛火、温火、先猛后温三组对比试验。经过10多次反复对比试验,最终确定糯米用量在3两左右时最理想,用猛火煮出的粽子容易开裂,用温火烧不出香味,最理想是先猛后温。

  最难是味道对比试验。他买来条肉、栗子、鸡蛋、红枣等材料,以及多种佐料,进行一次又一次对比试验,每次实验都详细记录数据。

  “我习惯了不同用料、记录用量和流程、改进,肯定可以得到最佳结果,这都是实验室里形成的习惯。”林文学说,“嘉兴粽子做了这么多年,配料比例肯定是最符合大众口味的。这个试验得到的配料比例,就是‘林家粽子’的质量标准之一”。

  一开始煮出的粽子,被林美锦评价为“像药一样难吃。”但试验到最后,林文学几乎可以制作出与嘉兴粽子一模一样的口味,而且还可以根据永康人的口味,进行精确控制。

  这个时候,亲友们都知道了林文学研究粽子有了成果,已经小有名气,有时还会有陌生人上门买几只带回去吃。

  这个名气给他带来了机遇。10月23日到25日之间,永康市举办农展会。这个展会只为农民提供免费展位,但工业园妇联主任吃过林文学做的粽子后,极力推荐他上农展会上露一手。

  展会上只有两家卖粽子的,另一家是连锁店,一元一只。林文学的4元一只,3天卖了700多只。

  “许多人并不知道我是硕士。”于是,林文学把自己硕士的名头印在了宣传粽子的名片上,当场散发。

  媒体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很快,电视台和报纸上都有了林文学“硕士粽”的消息。

  “店还没开,已经沸沸扬扬。记者到家里来采访,食客到家里来买粽子,觉得蛮不好意思的,就赶快开个店吧。”林文学说,他这一次简直是被人架着做了老板。

  对于读了研究生却卖粽子的儿子,林文学母亲一直担心被笑话。但农展会上的成功,让她有了另一番看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动物饲料专业的硕士生 用科学方法配比出了“硕士粽” 2008-11-7 浙江日报000102008-11-07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