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部反映中国山村贫困儿童求学生活的纪录片《柳菲的暑假》,成功入选韩国EBS国际纪录片节展映单元,并被韩国EBS电视台买走2年播放权。此前,这部纪录片已经收获了无数荣誉:中国电视金鹰奖、省牡丹奖的一等奖、第九届四川电视节评委会特别奖提名奖。而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柳菲,依旧过着原有的艰难生活。
柳菲的真名叫“尹柳飞”,名字是爸爸尹希亮取的,一直到她10岁时被导演选中拍纪录片时,才被改名“柳菲”。导演说,原来的名字太土气。似懂非懂的尹柳飞也觉得现在这个名字很有文化,不过,在学校里,她用的还是原来的名字。“将来我当电影明星时,我会用这个新名字的。”尹柳飞说。
意外“触电”
尹柳飞的老家在仙居安岭,这里到县城乘坐公交车要3个多小时,地处台州的最西面,是全省数得着的经济欠发达乡镇。
尹柳飞就出生在乡政府所在地的新官村,她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父亲尹希亮快40岁才结婚,对象是比他小13岁的贵州人黄流霞。在尹柳飞很小的时候,黄流霞就经常外出打工,有时几年也不回家一趟,但从没有见到母亲寄过一次钱回家,更多的时候是打电话向父亲要回家的路费。记忆中的母亲留给尹柳飞的只是模糊的身影,更多的时间,是他们父女俩相依为命。
2006年,来自台州广电的导演找上她家,要为他们拍一部纪录片。当时她记得父亲曾经很犹豫,但导演说,你们平时怎么生活就怎么做,不碍事的。
事隔一年多时间后,尹柳飞才在村口小店的电脑里看到以自己为主角的《柳菲的暑假》这部纪录片。这台电脑是村里唯一的一台上网电脑,这件事,让她觉得特别惊奇。纪录片讲述的是她10岁时,为了凑够四年级下学期的学费,父亲先带他去卖烧饼,结果亏了本。祸不单行,家里养得好好的几只鸡也因鸡瘟死光了,最后她随着父亲去沿街卖菜,也没有赚到什么学费。片中还涉及到她的父母为了生活艰辛,争吵不休的镜头,最后母亲又一次离家出走。
对于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尹柳飞的感觉“不满意”,因为这里面的对话全是山里话,尽管有字幕,但她觉得如果是用普通话,喜欢看的人会更多。
事隔两年多时间,尹柳飞至今仍能清楚地记得,纪录片里反映的生活有些地方也有导演安排的成份,事实上,那一年她并不缺学费,因为有个好心的仙居婆婆与她结了对,再接下去一年,学校就不收学费了。交不起学费的事情,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另外,电影里她上学的小学非常差,其实那所小学是她过去的学校,好几年前就已经废弃了,那时她已经在安岭九年制中心学校,校舍是新建的。事后,导演给了他家1000元钱。
尹柳飞并不知道,当时才25岁的导演,凭着这部处女作《柳菲的暑假》,收获了无数荣誉。
渴望住上新房
中午时分,尹柳飞回到了家吃午饭,一盘剩饭加上一盘青菜,这就是他和父亲午餐的全部内容,两个月前,母亲又回贵州老家去了,家里又再一次剩下了父女俩。
两年前,纪录片拍好后不久,老房子的左墙就塌了,房子不能再住人,父女俩就在村头空地上搭了一处草棚,后来其他村民帮忙,就租下了一间民房,一年租金180元。“有一天能住上自己的房子就好了。”尹柳飞红着眼说。
“你在学校是不是最困难的学生。”记者问。
“也不算是,还有比我更困难的,他们的家离学校有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现在还要靠步行。”尹柳飞说。
“班里条件最好的学生是怎么样的。”
“他们口袋里总有10多元钱,还有同学口袋里装着100元钱,有一次我看见的。我要是那么有钱就好了。”
“长大后,你想干什么。”“我想当明星,拍电影。挣好多好多钱。让爸爸过上好日子。”她的眼里充满天真。
尽管家徒四壁,但尹柳飞穿得却干干净净,尹希亮说,女儿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拍了电影后,她就特别在意打扮。这一点也让父亲感到很意外。
墙上贴着不少尹柳飞的奖状,刚刚获得仙居县小学生讲故事大赛三等奖的奖状贴在最显眼处,这是她上个月到仙居城里拿来的。校长俞志红说,尹柳飞的语文成绩非常突出,人也很聪明。
尹希亮今年年过5旬,种了3亩多地辣椒,由于一斤只卖3角钱,收入不多。邻居尹美华说,这个家实在太穷了,一年到头从没有见他们吃过一顿肉。“种了几亩田地,没钱买化肥,只是望天收。这样的收成他们总是不会太好。”尹美华说。
尹希亮觉得这辈子,他一直很努力,他有手艺,会烤红薯,会做烧饼,他也曾十分努力地去赚钱,10多年前,他曾在杭州街头烤过红薯,到温州做过皮鞋,也在本地一家砖瓦厂干过苦力……尹希亮觉得自己这辈子窝囊透了,唯一值得自豪的是,女儿很听话,很懂事,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女儿在家做彩灯,一个暑假帮家里赚了230多元钱。
记者离开安岭乡的时候,已近黄昏,渐起的山中薄雾,让人有一种迷蒙的感觉。被雾气包围着的小柳飞,显得那么单薄。在渐渐远去的车上,记者默默地为她祝福,希望小女孩长大后真的能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