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一个轰动全国的楼梯间
· 被“小人物”的乐观精神
感动的网络回音
· 乐观从哪里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学会对生活微笑——
一个轰动全国的楼梯间
■本报记者 沈宇翔
  在杭州打工的网友“风雨孙策”至今不明白,他在去年发的帖子《绝对是最彪悍的迷你户型》,却在今年的秋天一下子红遍了网络,仅在天涯社区一个月来网络点击率就已突破62万,回帖3530次。网友接二连三从全国各地跑到他在杭州的小窝来参观,还引来了全国近十家媒体报道。

  11月2日,阴雨连绵,在杭州城西以成片农民房著称的五联西苑,我们见到了“风雨孙策”和他不足4平米的小窝。没有任何可以腾挪的空间,这次采访,我很不好意思地坐在了主人的床沿,而主人坐在阶梯上,脸上带着“许三多”式的笑。

  4平方米蜗居里的快乐生活

  “风雨孙策”的本名就叫孙策。这个名字会让人联想起古代那位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同名英雄人物,然而眼前的孙策不是。在杭州城西五联西苑这个外来打工者聚集的地方,孙策只是其中渺小的一分子,2003年从老家安徽只身来到杭州打工。

  经过阴暗狭长高低不平的楼梯,孙策的迷你户型在五联西苑248号的3楼。以肉眼观察,大约100平方米的3楼被分割出10个出租房,住了17个人。其中孙策的房间最小,也最奇特,一进门就是一段下坡楼梯,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滚下去,楼梯下面不足4平方米的小窝搭建在楼梯拐角处,一张床、一张电脑桌、还有一个小小的书架,是房间的所有家具。这样一个改造而成的所谓房间,月租金250元。

  在网络上,孙策的蜗居被称为“史上最牛迷你户型”,引来无数人的惊叹和同情。然而,蜗居陋室的主人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自得其乐地享受这一切。

  他号称自己的房间是绝无仅有的“跃层户型”,可以坐在台阶上看DVD,“有点阶梯教室的感觉”;

  他在简陋的房门上挂了一个“招财进宝”的牌子,又乐呵呵地说,“可惜财宝总也招不来”;

  他没有女朋友,站在黑魆魆的楼道里,他会想,“带个姑娘走在这里该多好呀!在这么恐怖的气氛下,她一定会吓得钻进我的怀里。哈哈!”遗憾的是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倒是一天晚上灯灭了,一只野猫从楼梯口突然窜了出来,惨叫一声直接撞进了孙策的怀里,把他吓了个半死。

  他把房间布置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还颇有情趣地摆设了各种不同来历的小饰品——摆地摊剩下的青蛙笔筒、用零钱包换来的车模、中奖得来的米老鼠电话机、哥们失恋后留给他的绒毛玩具……各种各样的卡通图案映衬得房间别有生趣;

  他说房东对他特别照顾,别人的房租起价都是300元了,就只有他的从2006年到现在一直没有涨。以前住的房子漏水,自从住进这间小屋,外面怎么下雨他的房间里也不会漏雨了,他感觉很满意;

  他的书架上有他最喜爱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平凡的世界》,他买不起正价书,唯一的这几本正价书,也已经被他翻烂了。一次在余华的签名售书活动上,他把自己看了12遍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拿到了余华面前要求签名,余华愣住了,“他可能从来没见过自己的书被弄得这么破旧过,我向他解释了那是看得次数太多的缘故,最后余华很认真地在书上签名,双手奉上。”

  ……

  当孙策把这些蜗居生活的细节感受变成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文字,在网络上发帖,透着诙谐幽默地向网友娓娓道来的时候,网络上因八卦猎奇而来的看客,竟然纷纷停下脚步,6000多条回帖,条条都是真心的回应,在网络这个带着面具的虚拟世界里实属罕见。

  “生活不会因抱怨而美好”

  和千千万万在外漂泊的打工者一样,孙策没有一个“富爸爸”,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优越条件。但是生活总是公平的,让孙策练就了一种化苦难为乐趣的本领。

  孙策的老家在安徽枞阳县横埠镇,父母都是当地的小学教师,按说也算得上出身“书香门第”。然而,孙策连高中也没能毕业。2002年的秋天,孙策的父亲突然查出肿瘤,要马上住院开刀,前后花了十几万元,孙策很自觉地知道自己没有理由再念书了。9月1日是交学费的日子,孙策在前一天晚上做完了一套一张历史试卷和一张地理试卷,没有署名,送给其他懒得做试卷的同学当作业交给了老师,而自己就这样结束了读书生涯,成了一个社会人。

  “原来我一直很调皮,但是高三前的那个暑假我开始认真复习功课,打算好好念书,偏偏命运就是喜欢开玩笑,老爸的医药费对我们家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实在掏不出钱念书,只能辍学喽!”在孙策的描述里,生活的艰辛都是淡淡而过。

  孙策清楚地记得,来到杭州的那天是2003年大年初五。背着家里人偷偷溜到杭州,干起了每月工资300元、送快餐的活。“连公交车都舍不得坐,每天伙食费才1元,为了省两块钱的公交费我要走两个小时的路程。”

  到杭州5年多,孙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到底尝试了多少行当。从一开始的送快餐到饭店跑堂,再到烧烤店添碳工、花店送花工、花圃的花工、服装店店员、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仪表公司的送货员、浪迹街头的无证摊贩、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广告公司创意……酸甜苦辣人生百味,他尝遍了九十九。也正因为如此丰富的经历,孙策有了自己的名言——“生活不会因为抱怨而美好”。

  比如,2003年底孙策干过半年的快递,那半年让他大长见识。“有一次是为假肢公司送货,结果在送货的地点,我见到了好些残疾人,缺胳膊的,断了腿的,这让我倒吸一口凉气,我马上给家人朋友发短信,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能健康活着是最大的幸福!”

  还有一次,孙策总是去中山北路的一个小区送快递,“小区的保安很奇怪,见所有的人都是面无表情,我每次进出都会向他打招呼,但他就是没有一点反应。”孙策说,这样持续一个星期,孙策一直对着这位保安微笑,进出门说“你好!再见!”,没想到奇迹发生了,有一次孙策进去送快递下来,发现这位保安在给他的自行车打气,这一幕把孙策感动坏了。

  再比如,2006年的夏天,孙策在西城广场边摆过地摊,被城管队员追逐过,损失也惨重。这段经历,被他写在博客里,成了八篇《地摊流水日记》,把为生计奔波的艰辛,变成了他的孙氏幽默,回过头来孙策还说,“其实城管没有人们说得那么凶神恶煞的,我们还成为朋友了。”因为这8篇日记,还有媒体来采访他。

  做下一个“许三多”

  好戏还在后头。

  如今的孙策成了网络红人。

  在孙策的QQ上,一下子有好几百人加他做好友。原来总说自己没有女朋友,现在好多女孩子主动和孙策聊天,搞得他左右为难,不知道要和谁聊才好。还有一个上海的女孩子上周末竟然跑到杭州来看他,还特地定做了蛋糕给他过生日。

  “从小到大从来没人送我生日蛋糕,那一刻我都有点头脑发昏,”发昏的孙策直到女孩子离开杭州了,前后左右的邻居来打听了,他也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芳龄几何,只知道傻笑。

  孙策的“迷你户型”简直有点名人故居的架势。除了那位从上海来的女孩子,还有好几对网友,从广州、深圳来杭州出差或者旅游,都会顺道来瞧瞧,请孙策吃饭,拍着孙策的肩膀说,“哥们,你的房间有个性,你的心态更是少有,我要交你这个朋友。”

  当然,孙策知道,“网络仅仅是网络,它可以给我精神上的鼓励,但是生活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梦想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前段时间看了《士兵突击》,孙策觉得自己和许三多有很多共同点。

  “许三多不抽烟、不打牌,爱好是踢正步。我也不抽烟、不打牌,爱好是看碟、看书、发呆。许三多以傻笑著称,笑的时候,露出两排大白牙,我也有一脸傻笑,傻气里透着几分憨厚。许三多的名言是‘不抛弃不放弃’,我的名言是‘贫困不是堕落的理由’。”

  有意思的是,孙策总能从自己喜欢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路遥《平凡的世界》、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孙策喜欢故事里那些向苦难招手但不向苦难投降的人们,喜欢《活着》结尾处的福贵,他是那样欣慰地看待自己的命运。

  “微笑着面对生活,总会有回报的。”这是孙策的经验之谈。如今,孙策在一个仪表公司做事,月薪2000。因为老板信任他,让他管理采购、报价、送货、收账、内勤等等各种杂物,按孙式幽默的话称,这叫“内务总管”。

  孙策还有更大的梦想正在酝酿。虽然这些年工作走马灯似地换,但孙策说自己一直都在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的梦想做着积累,寻找机会。我一再打听那是一个什么梦想,他却颇为神秘又固执地对我说,只有当他把梦想实现了,他才会告诉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社会 00013 一个轰动全国的楼梯间 ■本报记者 沈宇翔 2008-11-6 浙江日报000132008-11-0600026;浙江日报000132008-11-0600017;浙江日报000132008-11-0600027;浙江日报000132008-11-06000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