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经典浙江
3  4  
PDF 版
· 我省统筹城乡发展
大事记
· 城乡一体化的网络建设
· 平水镇“异地建物业”扶贫
· 正在消失的城乡藩篱
· 高山村有了自来水
· 统筹城乡发展的绍兴实践
· 桃阮村的新社区革命
· 一位校长的“甜蜜烦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省统筹城乡发展
大事记

  ●2000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规划了136个中心镇。2003年省政府出台了整顿工业小区的意见,促进工业小区向产业集中区域集聚。2007年制定了支持中心镇发展的十大政策,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在全省建设200个左右中心镇,一大批农村企业因依托于中心镇发展而变得更富有活力。

  ●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要求用5年时间整治10000个村,把其中1000个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2006年起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推动了农村环境全面改善。

  ●2003年以来,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我省实施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工程,不断健全政府扶持、区域协作、社会援助的扶贫机制,着力增强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发展。

  ●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目标,提出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6个方面的任务。

  ●2005年,我省宣布全面停征农业税,使这项延续了上千年的专门针对农民的税种退出历史舞台。

  ●2006年,我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突出了要把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增强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重点转向农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典浙江 00003 我省统筹城乡发展
大事记
2008-11-5 48256F32002924A6482574F60021A453[A1-吴妙丽≈B1-蒋卫阳] 2